河南梆子腔系戏曲剧种:内乡宛梆_梆子腔剧种有哪些,戏曲界的明星?

2023-08-01 23:34:04 作者:承受不起你的温柔



河南梆子腔系戏曲剧种:内乡宛梆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度,有非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艺术,不仅代表了千年传承的伟大创造力,而且通过艺术更是深深影响周边的国家,在河南梆子腔系的内乡宛梆就是一门非常令人赞叹的艺术,本期戏曲大全为你解析。

河南省内乡县 宛梆

起源

宛梆(南阳梆子),是生长形成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期人们称它为“西调”、“南阳调”、“乱弹”、“老梆子”,建国后更名为“宛梆”。

它是明末清初由陕西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市,结合南阳民歌小调,乡音俚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基本上保持着河南梆子的早期精华和原始音乐形态,其唱腔优美,风格独特,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目前,仅存内乡县一个专业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

兴盛

宛梆的兴盛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宛梆,其流行程度极为普及。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高粱)地里喊乱弹”的民谣。

其班社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南阳各县,影响较大的班社有南阳城关的白音堂班、十八里岗班、府门外班、高庙李庄班、石桥黄碧班、掘地坪班,社旗泥河班,邓县的磨户张班、构林班、林扒班、库粮房班、肖店班、蒋庄班、桑庄班、滩班,新野的孔楼班,内乡齐营齐大茂班、王店四张张风山班、西后街王福清班、曹冲班、螺蛳河班,镇平城关王少班、芦医庙班、石佛寺班,以及方城、南召、唐河、桐柏等地的班社数以百计之多,演出地域除宛属各县之外,东至沙河两岸的周口、项城,西至商洛、蓝田,北到卢氏、灵宝,南达襄樊、河口。

特别是内乡夏馆张珊的“公义”班,该班创办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名角荟萃,箱具齐全,先后培养了着名武丑王老四等诸多的艺术人才。“公义”班由赤眉齐俊显任戏主之后,请来着名演员王春生掌班及着名红脸翟道三、着名黑头杜林保相继加入该班,使“公义”班的名声大振,成为宛属各县梆子班无人匹敌的班社。

衰落

进入30年代后期,由于豫剧的流入和兴起,加之抗战及解放战争的动乱,多数宛梆班社停办,艺人相继离散,使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老剧种逐渐衰萎。至解放前夕,宛属各县的宛梆班社已经所剩无几,内乡县境内仅存以聂国政为班主的“公义”班,也濒临停演,部分艺人离散改业。



梆子腔剧种有哪些,戏曲界的明星?

梆子腔,是我国汉族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它以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要介绍的是关于梆子腔的剧种及其代表人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梆子戏中了解一下吧。

梆子腔简介: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汉族民间音东结合,逐渐衍变成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迈的民风,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调,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与此相应,秦腔的传统剧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斗争的,当然,秦腔传统剧目中也不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剧目。

梆子腔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不少人认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陇东调或西秦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则产生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分别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陕西也被称为老秦腔。

梆子腔代表剧种:

1、秦腔

以西安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为秦腔的主流。现流行于西北各省(区)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最为著名。

知名艺人: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

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

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任哲中,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华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和家彦、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



河南戏曲之一怀梆的传统剧目大全

怀梆,河南省古老西游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于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梆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并有了很大的传统剧目。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河南戏剧大全来了解一下怀梆的传统剧目吧。

怀梆的传统剧目之怀梆代表剧:

其中代表剧有:《反徐州》、《燕王扫北》、《反西京》、《天仙乐》、《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扬排风》等。

怀梆的传统剧目之怀梆流派:

东路怀梆以著名老艺人崔福岭(拐兰孩)(1904—1999)为代表,他以旦角戏出众,包括一些生、净行,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稳,吐字清晰,韵味醇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时腔少字多用字巧妙,善于叙述和抒情,给人以淳朴健朗、清澈委婉之感。在表演上以质朴细腻善于刻画人物见长。演出的主要旦角戏是:《五凤岭》、《樊梨花征西》、《黄金蝉》、《宋孔明坐楼》、《山海关》、《桃花庵》、《凤仪亭》等。

西路怀梆以“盖八县”脱须老生张树柱(麻柱)(1892—1978)为代表。他所带领的剧团经常演出《两狼山》、《七郎八虎闯幽州》、《马三保征东》、《卖苗郎》、《赶秦三》、《对花枪》、《反长安》等。以文武老生著称,非常注重蟒靠架子戏,也包括一些旦角。西路演唱先声夺人、以声促情、声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朴属于硬上弦的唱法,同时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这与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格调很相适宜。在表演上粗犷豪放,仍保持着大架势。尽管东西两路的怀梆各有特色,但他们也经常同台演出。

怀梆的传统剧目之怀梆传承意义: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的形式下,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区别,河北梆子有哪些剧目

在中国戏曲文化上分有着很多不同的派别跟唱腔,河北梆子就是其中一个唱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河北梆子也是流传于北方的河北附近地区。本期戏曲大全了解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区别以及河北梆子的剧目。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河北梆子和京剧都属于板腔体,主要区别就是河北梆子用板胡演奏,京剧用京胡演奏,还有就是板式的区别。中国戏曲有四大声腔:即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京剧是皮黄腔,河北梆子是梆子腔。

京剧与河北梆子都属板腔体,但唱法上是不同的。中国戏曲有四大声腔:即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京剧是皮黄腔,河北梆子是梆子腔。还有乐队的主要乐器也有区别:京剧的主弦是京胡;河北梆子是板胡,还经常用笙、笛子等。打击乐(武场)在打法上基本相同。其他在念白(河北梆子不念上口词)、服装等方面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京剧的起源于乾隆时期(1790年)的徽班进京,而河北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山陕梆子形成于明末清初,梆子的历史早于京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是有历史渊源的,京剧中的南梆子既由梆子腔演变过来的。

河北梆子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小戏,数量甚少,且不常上演。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江东计》、《南北和》、《打金枝》、《杜十娘》、《三上轿》、《双锁山》、《乌玉带》、《辛安驿》、《花田错》、《罚子都》、《喜荣归》、《赶斋》、《打柴得宝》、《观阵》、《作文》、《疯僧扫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芦花记》等。

1890年至1910年,是河北梆子时装戏的初期,剧目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惠兴女士》、《烟鬼叹》、《梦游上海》、《火烧第一楼》、《蚂蚁拿臭虫》、《耗子成亲》、《春阿氏》、《张傻子游街》等。这些时装戏开始多由田际云所办的玉成班上演,也多属玉成班自编。

宣统三年至民国十五年,是时装戏的中期。由于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时装戏的题材有所扩大,不仅有以国内社会新闻为题材的戏,而且还有一些改编外国着名小说的戏,像《茶花女》、《复活》、《拿破仑》等即是;另外也编写了反映近代科技的戏,如《电术奇谈》等。

民国十六年至民国二十六年,是河北梆子时装戏的末期。这时以“三言”、“二拍”、“聊斋”等取材改编的戏大量增加,如《十五贯》、《庚娘传》、《胡四娘》等。因这些戏大都化为当代故事,穿时装演出,所以也称时装戏。



梆子名篇剧目之一:河北梆子宝莲灯选段

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讲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

《宝莲灯》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河北梆子的一部知名代表作。

那么就让我们从中选取部分唱段,一起来聆听这曲折神奇的故事。

河北梆子《宝莲灯》,讲的是宋时有个书生叫做刘彦昌,一日彦昌上华山采药,在圣母庙乘兴题诗,与华山三圣母喜结良缘,相互缔婚,后三圣母在山中生子,取名沉香。

三圣母之兄二郎神闻妹思凡,勃然大怒,欲捉拿圣母,但圣母有宝莲灯在手,其威力巨大,二郎神奈何不得,遂派孝天犬盗走宝莲灯,在圣母生子之后,将圣母抓走,压在了华山之下。

而沉香则被霹雳大仙救走,并将其养大,授以武功,十五年后,沉香奉师命下山救母,在圣母庙中与刘彦昌相遇,父子相认。随后,沉香打败了二郎神,他用巨斧劈开华山,救出圣母,一家团圆。

以下唱词,是主人公多年后再登华山时抒发的悲叹:

十五年前登此峰,

人正青春花正红。

此处得见圣母面,

红纱留诗情意浓。

宝莲灯前把亲订,

生下沉香小娇生。

恨二郎凶狠豺狼性,

华山下压圣母怙恶行凶。

娇妻幼子无踪影,

彦昌独自受孤零。

何年圣母重出世,

华山依然庆升平。

但愿圣母多保重,

有朝一日在相逢。

恨不能将华山推倒,

一刹时头昏眩无力支撑。

结束语:《宝莲灯》是河北梆子中的重要作品,历史上,裴艳玲、齐花坦、田春鸟、周春山等一大批知名戏曲艺术家都曾演出该剧。近年来,河北梆子《宝莲灯》主打青春牌,起用更多青年演员扮演角色,并将它带进了各地高校,让年轻人也能领略古老的河北梆子的风采。



戏曲名篇:河北梆子五百剧目中的经典之作

河北梆子在2006年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梆子戏在剧种方面不但善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还能很好的反应出现实生活。有着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这期戏剧文化就让我们来看看。

河北梆子剧目,约有五百余出,多数来自山陕梆子,也有一部分是移植京剧、高腔、丝弦腔、喝喝腔的剧目;此外还有一百余出时装戏,是梆簧合演(两下锅)以来的产物,但多未流传下来。

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小戏,数量甚少,且不常上演。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江东计》、《南北和》、《打金枝》、《杜十娘》、《三上轿》、《双锁山》、《乌玉带》、《辛安驿》、《花田错》、《罚子都》、《喜荣归》、《赶斋》、《打柴得宝》、《观阵》、《作文》、《疯僧扫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芦花记》等。

传统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常有河北地方土语杂糅其间,具有农民生活气息。文字绝少有人加工,因之有些戏文失之粗糙。主体唱词皆系齐头句式,多用七言、十言句,偶也有五言句式。

河北梆子时装戏,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约止于民国二十六年。大致可分三个时期:1890年至1910年,是河北梆子时装戏的初期,剧目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惠兴女士》、《烟鬼叹》、《梦游上海》、《火烧第一楼》、《蚂蚁拿臭虫》、《耗子成亲》、《春阿氏》、《张傻子游街》等。这些时装戏开始多由田际云所办的玉成班上演,也多属玉成班自编。

宣统三年至民国十五年,是时装戏的中期。由于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时装戏的题材有所扩大,不仅有以国内社会新闻为题材的戏,而且还有一些改编外国着名小说的戏,像《茶花女》、《复活》、《拿破仑》等即是;另外也编写了反映近代科技的戏,如《电术奇谈》等。

民国十六年至民国二十六年,是河北梆子时装戏的末期。这时以“三言”、“二拍”、“聊斋”等取材改编的戏大量增加,如《十五贯》、《庚娘传》、《胡四娘》等。因这些戏大都化为当代故事,穿时装演出,所以也称时装戏。



梆子名篇剧目之一:河北梆子彭蕙蘅简历

提起彭蕙蘅这个名字,河北梆子的爱好者们一定相当熟悉。

作为著名的河北梆子旦角演员,她凭借一部《美狄亚》红遍海内外,受到无数赞誉。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彭蕙蘅,这位视河北梆子艺术如生命的艺术家。

彭蕙蘅,1966年2月生,河北隆尧人,一级演员,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后分配到河北省梆子剧院,师从贾桂兰、刘香玉等河北梆子名家。曾于1996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当时最年轻的梅花奖获奖演员。

使彭蕙蘅获得巨大成功的当属《美狄亚》。这出戏改编自一部希腊悲剧,为利用中国传统的戏曲把它演绎出来,彭蕙蘅付出了无数心血:排练、看剧本、查阅有关资料,每天她都工作到深夜;在单身宿舍,同伴们常常被她在梦境中揣摩主人公在不同境况下的笑声惊醒……有付出必有回报。《美狄亚》的成功上演,使彭蕙蘅不仅征服了国内观众,还征服了《美狄亚》的故乡,希腊的观众。

从艺数十年,彭蕙蘅的代表作很多,常演的剧目有《美狄亚》、《宝莲灯》、《穆桂英持帅》、《杨门女将》、《钟馗》、《秦香莲》、《打神告庙》、《辛安驿》、《窦娥冤》、《杀嫂》、《吴汉杀妻》等。

剧坛经历:

1984年《汉宫春》中饰“芙蓉”获省直汇演演员奖。

1987年《打神告庙》中饰“敫桂英”获“河北省地方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十优演员。

1988年2月赴香港演出,5月赴日本演出,在《钟馗》中饰钟梅英、《吴汉杀妻》饰王玉莲。

1989年5月赴香港演出,主演了《美狄亚》、《猫与鼠》、《宝莲灯》等。

1990年赴香港演出,主演了《打神告庙》、《宝莲灯》、《钟馗》等。

1991年赴希腊演出,主演了《美狄亚》。

1992年赴香港演出,在《兰陵王》中饰兰夫人、《武松》中饰韩玉兰、《钟馗》中饰钟梅英等。

1992年10月,参加河北省第三届戏剧节,在《猫与鼠》中饰“潘金莲”获演员一等奖。

1993年赴香港地区、新加坡演出,主演了《打神告庙》、《吴汉杀妻》、《钟馗》、《武松》。《吴汉杀妻》饰王玉莲获“河北省河北梆子大赛”演员一等奖。年底赴法国、意大利、圣玛利诺演出,主演了《美狄亚》。

1994年拍摄了戏曲电视剧《钟馗》(饰钟梅英),获“飞天奖”戏曲类一等奖。

1995年6月赴意大利米兰,同米兰艺术剧院合作了《神奇的门坎》,参加了第48届“斯普兰多国际戏剧节”。10月,《美狄亚》获“河北省第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12月,《美狄亚》、《杀嫂》(饰潘金莲)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结束语: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彭蕙蘅的评价。为了发扬河北梆子艺术,她坚韧内敛,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海外推广演出,她带病上阵。艺术家大爱仁心,国家有难,她心系故土,为国募捐,好技艺兼具好人品,彭蕙蘅当之无愧是当代河北梆子的中坚力量。



优秀地方戏剧剧目,河北梆子辕门斩子词

说起河北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红色革命狼牙山五壮士。巍巍太行作为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大家又对他了解多少呢?河北长城沿线风光更是美不胜收,不过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风景那是什么呢?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河北梆子代表性剧目辕门斩子希望大家喜欢。

宋朝时期,辽南下入侵,几番交战未果,辽邦摆下“天门阵”以赌输赢,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去穆家寨取降龙木,被穆桂英所擒,穆桂英因爱慕杨宗保的人品武艺,私自招亲。杨宗保回营后,杨延昭大怒,将亲生儿子宗保绑在辕门欲将其斩首。众将保本,杨不允,言道再有保本者斩。

众将无奈,请出八贤王赵德芳,赵求情仍不允,以官压之,杨辞官,赵亦无奈。佘太君求情,杨还是不准,佘太君相逼,杨要自杀,佘太君也无法。此时穆桂英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携带降龙木投宋,帐前保本,杨仍不允,穆大怒,杨惧,赦免宗宝,穆桂英献上降龙木,与杨宗宝夫妻合作大破天门阵。

在脍炙人口的唱段“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中,杨延昭面对母亲的求情,先是委婉拒绝,继而耐心解释,最后慷慨陈词。第一句,表现了因母亲突然到来的惊诧。接下来的“迎娘、见娘、拜娘,行腔徐缓逶迤,唱出对老母的一片敬爱之情。“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石敬瑭十三岁拜将登台。

三国中周公瑾名扬四海,十岁上学兵法颇有将才,十二岁掌东吴水军元帅,他看着曹孟德缺少英才,在赤壁用火攻神鬼难解,烧曹兵八十万无处葬埋。这都是父母生非神下界,难道说小奴才是禽兽投胎?”以上十句向母亲申诉斩子根由,喷吐有力,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叫焦赞——”一声“嘎调”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尖锐凌厉,势不可挡。表现了自己执法如山、不殉私情的坚定意志。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唱词

杨延昭唱: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

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

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

问老娘驾到此所为何来?

老娘亲怒冲冲愁眉难解,

莫不是为宗保这不孝的奴才?

儿命他领人马巡查边界,

谁叫他穆柯寨私配裙钗?

因此上儿将他捆绑帐外,

问老娘儿斩他该是不该?

娘道他年纪小孩童气概,

讲几个年幼人娘且听来:

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

石敬瑭十三岁拜将登台。

三国中小周郎名扬四海,

十岁上学道法人称将才。

十二岁掌东吴水军元帅,

他看那曹孟德如同婴孩。

在赤壁用火攻神鬼难解,

烧曹兵八十万无处葬埋。

这也是父母生非神下界,

难道说小奴才是禽兽投胎?

昨日里斩八将头挂营外,

老娘亲你不把军令放开。

今日里斩宗保娘把儿怪,

坐帐前哭啼啼珠泪满腮。

将宝剑悬挂帐外,

老娘亲再讲情儿自刎头来。

【结束语】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



独一无二的戏剧艺术,河北梆子杜十娘戏歌

说起河北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红色革命狼牙山五壮士。巍巍太行作为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大家又对他了解多少呢?河北长城沿线风光更是美不胜收。不过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风景那是什么呢?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河北梆子代表性剧目杜十娘希望大家喜欢。

明朝时候,繁华的北京城里有个妓院叫春光院,春光院里有个红极一时的妓女叫杜十娘,十娘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七八岁时被人拐卖到远离家乡的京城,高价让给春光院里的老鸨。老鸨看出这个伶俐的妞儿日后必能挣大钱,便用心地调教管理,十七八岁时出落成天姿国色,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招惹得京城中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慕名而来,一个个情迷意荡,一掷千金,在所不惜。春光院里有了这棵摇钱树,名扬京城,日进斗金,老鸨把她视如掌上明珠。

杜十娘虽沦落为烟花女子,但痴情善良,不慕浮华,总想寻觅一个知心伴侣,从良成家。但每日来游荡的豪门贵客,不过是逢场做戏,无一能将终身相托。两年前春光院里来了一名国子监的太学生名叫李甲,他出身官宦门第,家住江南绍兴,父亲位居布政司之职,膝下三个儿子,李甲居长,父亲要他顶立门户,要求甚为严厉。

李甲因科考未中,被严父送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希望日后能混个一官半职。李甲独身一人在北京,平日无人管束,身边又带着许多银两,常与同乡柳遇春到妓院沾花惹草。李甲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又有极温存的性格,与杜十娘一见钟情,从此终日厮守,不能分离,不觉一年有余。初来春光院时,李公子挥金如土,手头十分阔绰,老鸨笑脸相迎,百般谄媚。

后来李父对儿子所为渐有耳闻,多次写信催他返家,不再供应银两,李甲迷恋杜十娘不忍分离,闻听老父在家发怒,愈发不敢归家。囊箧渐空,老鸨日渐怠慢,并将他逐出春光院。杜十娘与李甲真情相恋,李公子手头越是短缺,她愈加袒护李公子,明言告诉老鸨,除李甲外,任你是谁,一概不接客。她索性自称有病,不下妆楼。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杜十娘的唱词吧。

杜薇逃出烟花院,如拨乌云见青天。

多年的宿愿未空想,天从人意配良缘。

今生十娘有依靠,荆钗布衣持家园。

夫妻相依又相爱,牛郎织女在人间。

谢罢天来又谢地,再谢过月老把线牵。

李郎不回心惦念,站立船头眼望穿。

听公子他对我说一声,我好一似冷水浇头怀抱冰。

实指望出苦海终身有靠,不承想他半路途中下了绝情。

二载的恩和爱冷言断送,莫非说以往事全是虚情。

许是他吃醉了酒醉言醉语,好夫妻怎能够就此东西。

想是他用谎言将我试探,这件事我还得仔细问明。

忽听得大船上起了更点,思想起以往事好不伤情。

公子他回船来言讲一遍,好一似万把刀把我的心剜。

用手儿打开了百宝箱,我字字行行写端详。

家住在绍兴府杜家庄上,二高堂遭不幸卖女为娼。

进院去学会了歌舞弹唱,我的名叫杜薇排行十娘。

在院中我受尽了人间凄苦,一心要出苦海嫁夫从良。

也是我目无珠选夫不当,误嫁与小李甲薄情儿郎。

来至在瓜州地他把良心来丧,贼孙富设计谋陷害十娘。

可怜我事处在万般无奈,怀抱着百宝箱自尽长江。

倘有人将尸首打捞岸上,珠宝贝当谢礼与我大报冤枉!

【结束语】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两种艺术:曹州梆子和汶上梆子的区别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任何戏剧能够烙印在人们的心里,一定有它特别之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种艺术:曹州梆子戏和汶上梆子戏的区别。

可能感兴趣》》皮影戏发展现状介绍

曹州梆子、汶上梆子的区别不是以历史上固有的府州行署区划所能够明确割裂开的。商路是戏路,水路是戏路。民风民俗,语音情趣也是戏路。虽说历史上交通讯息不够发达,却是某一个地域的观众喜爱什么剧种、剧目乃至名角、声腔也都是慕名言传,约定俗成的。另外,音乐旋律的区别,演员个人表演风格的不同,都是剧种流派划分的要点。尤其是声腔归韵方面,正如明王骥德在《曲律·论腔调第十》中所说的“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所以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讲,在山东由北至南,基本是冠县、莘县、阳谷、梁山、郓城、巨野、金乡、鱼台、微山包括其县属区域,以东是汶上梆子的流行区域,以西则属曹州梆子的流行范畴。曹州梆子还应包括向河南省的开拓发展区域。

曹州梆子、汶上梆子虽都同属高调,但是在艺术表现风格、艺术追求探寻上却分属于两个不同流派。它们在演出剧目、行当体制、传统程式、用韵声口、师徒传承诸方面都不尽一致。

曹州梆子和豫东南、皖北的“沙河调”以及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关系异常密切,是形成两个流派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传承途径与发展演变的不同而出现的情况。简单地说,曹州梆子较多表现的是一些神话传说、家庭伦理、男女爱情以及民间生活的剧目。生旦戏较多。

汶上梆子则以历史题材的宫廷生活和政治军事斗争以及草莽英雄的演义故事为表现层面。袍带戏多,蟒靠戏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大青衣戏是其主流,即是以“大门头”为头牌的表演格局。

这种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即它不是一种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体制,而是一种形式上不断变化的复合体。或者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部现象。在高调梆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汶上梆子也有生旦戏的剧目,曹州梆子也有许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青衣戏。一般是因人、因时、因科班班社和观众不同才出现的情况。所以,对于山东梆子的两种流派既要溯其源,又要观其变,才能客观的理解分析。无论怎样说这都是一种良性发展。曹州梆子与豫东调、祥符调甚至是沙河调的艺术交流,首先是扩大了高调梆子的流行区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改善了剧种表现风格单一的局面,在声腔艺术和程式技艺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为鲁豫两省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从而使山东梆子的影响范围也日益加深,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