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历程?_

2023-11-02 10:24:41 作者:




相关解答:

《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又是分阶段进行着。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汉以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们相互间的明显差别,就是汉字形体变化发展阶段性的最好说明。

  一、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称契文;又由于它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市郊区的小屯村一带,历史上叫“殷墟”的地方,因此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所以还有“卜辞”或“殷墟卜辞”的名称。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二、西周的金文
二、西周的金文
  周初甲骨文出土600多,字都很小。谈西周文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代表性上讲,都比不上金文的价值。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铸或刻在铜器上。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这样的文字称金文。由于古铜器中乐器的钟体型最大,乐器中的鼎数量最多,因此也称金文为“钟鼎文”。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三、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
  这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文字也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应用文字空前广泛,书写形式多样。除金文外,尚有书于竹简与缣帛上的简帛文,刻于玉石上的石刻文以及钤印在陶上的陶文,钱币上的货币文,印章上的玺引文等。
四、秦代的小篆和秦隶
  六国地域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不便,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着手文字的统一。标准字体为小篆。
  1.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五、汉代的隶书和章草
  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它是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和波磔的开放由竖伸变为横展使字形扁平,体势左右相分的汉隶风格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1.汉隶的特点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变革,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变篆书圆转线条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看不出原来的相形面貌了。(2)对一些繁复的字的笔画乃至部件省并简化。如“雷,屈”两字的部件简省,“书,承,胜”的偏旁省并。(3)部分偏旁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形分化为若干不同的形体。“冰、浆、注”的“水”旁,到隶书就五花八门了。(4)偏旁的变形,省略与归并,使一些篆书形体不同的偏旁混而为一。如:“丰”,到隶书基本上变得完全相同。
  隶书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子变成抽象的符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章草
  它是隶书的快写,实际上是由秦隶中的草书因素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以笔画牵带和借让为特色的隶书快写,后期隶书波磔精美,章草也跟着波磔精美。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六、汉代后的楷书、行书、草书
  1.楷书
  它是今天通行的正体字,含有楷模,规范的意思它。由汉隶发展而来,大抵出现于汉末魏初,成书于东晋时期。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
  2.行书
  它是楷书的快写,它的取名从“民间最为流行的书体”而来它,与楷书同时产生。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一方面,它克服了草书过于放肆而难于辨认的缺点而采取了楷书的形体。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草书书写快捷的优点,弥补楷书过于拘谨的缺陷,既易识易认,又简易快捷。所以,在实用方面,都与楷书无本质区别。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行书是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3.草书
  它包括章草和今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今草是楷书的草写。这里重点说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是从长草发展过来的,他一方面承袭了章草的牵丝引带写法,并且由字字独立发展到字字相连属;另一方面,它又尽去章草的波磔,变章草的横势为纵势,使草书由隶书的体势转变到楷书的范畴,因此成为楷书的草书是恰当的。


相关解答:

《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发展历程如下:

一、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2019河南事业单位专业知识备考知识点 文学常识之 古代汉字书籍

1、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5、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6、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变化,书写更为简便。

7、草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奔放。

8、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

二、关于汉字

1、起源: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

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

3、简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相关解答:

《历史文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1、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2、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3、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

它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东夷文化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4、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5、甲骨文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

6、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7、大小篆

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

8、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9、楷书

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10、草书

“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

11、行书

行书是介乎楷、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之末。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字




相关解答:

《汉字是怎么发展的》


汉字是怎么发展的如下:

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而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可以分为先秦、秦、汉、唐时期文字、宋元时期、明清文字、中国近代文字和中国现代文字等。中国文字是我国最古老发明之一。也是至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文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商朝时期—甲骨文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甲骨文”指的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汉字,又称“契文”。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和记事。在商朝时期,在甲骨上刻字可能并不是主要的记录方式,可能还有其他的刻在木头或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只是年代过于久远,只有不易腐烂的甲骨才能保存下来。也有很少的字被刻在金属器皿上,由于当时金属比较稀缺,并没有成为常见的文字载体。
周朝时期—金文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文字刻于金属器皿上,可能周朝人认为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并不十分雅观,并且当时青铜器大量出现,青铜器也常用作祭祀先祖的器物,金属开始成为文字的载体,但同时还会有文字被刻在甲骨上。由于流传下来的文字多见于钟鼎之上,因此被称作“钟鼎文”;由于是刻在青铜器上,也被称作“金文”。这一时期的金文也成了周朝文字的代表。


秦朝时期—小篆
秦朝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政策,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将汉字书写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小篆也因此成为秦朝文字的代表。小篆的产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汉字的异化趋势,也为今天的汉字奠定了基础。如若不是秦始皇的政策及时遏止了汉字的分化,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就像英德语一样,虽然相似但却不再相同。




相关解答:

《汉字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哪七个阶段》


1、甲骨文(商及商之前)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2、金文(周)

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3、小篆(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4、隶书(汉)

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楷书(汉末)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6、草书(汉末)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7、行书(汉末)

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相关解答:

《文字是 如何发展的?》


2.1文字的产生
第一节 文字与文字学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第三节 文字的创新与改革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交际、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有了可能,但作为音义符号,语言有明显的局限,就是在时间上稍纵即逝,难以保留传承,在空间上传播距离有限,难以远播,我国清代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对此就作了很精当的分析:“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可见,文字是人类在使用语言相当长久之后,为了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传播得更久更远而发明的符号形式。

2.2文字的发展阶段
据文字学的现有研究表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较为成熟文字形态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的,有一个慢慢演化发展的过程。[1]一般认为文字的演化过程主要有这样两个阶段:

2.2.1前文字阶段 所谓前文字阶段是指为弥补口头语言的局限而采用的非文字符号时期,又称实物记事阶段。据考察,早期人类曾经使用过的非图形表意手段主要为结绳记事法。

结绳作为一种实物记事手段,在我国古籍中就有记载,《易经·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老子·小国寡民》中说:“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后世典籍也有描写,唐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引《九家易》描绘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直至现代,我国的藏族普通牧民也还有使用结绳法记事的。[2]其他民族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据摩洛哥学者乔治·艾弗拉哈在《结绳记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史》中文版,1982年4月)一文记载,“即使到今天,玻利维亚和秘鲁印第安人,还在使用一种直接从’基普’演变而来的结绳方法,叫’奇普’。这种方法较之’基普’直接,但更为复杂。”,文章还对这种方法作了描绘:“以绳子为计算单位,上面可根据需要打结,最多打九个,打在两根相邻绳子上的结表示十位数,打在三根绳子上的结表示百位数,以此类推。”打结和解结都有专职人员负责,分布在各个城镇和乡村。

除了结绳外,还有结珠(将涂有颜色的偏圆型贝壳制成的小珠串在绳上)、刻木(在木上刻画花纹等)等方法。

很显然,前文字阶段的方法较为简单,它们对简单表意和记忆有一定效果,但不能表达复杂和抽象意义,与语言单位没有任何联系。

2.2.2文字阶段 经过实物记事后,人类已经开始用图形符号表达意义,这就标志着记事手段的发展真正进入了文字符号的范畴。从现有材料看,文字阶段的发展也经历了较为复杂过程,而且不同民族的文字形态也不尽相同。一般来看,文字的直接源头是记事图画,而真正的最初文字应该是与语言产生对应关联的表意符号。

图画记事 这里的图画是指运用图画类符号表达意义、传递思想的一种形式。与只用于观赏的图画不同,用于达意的图画不求形体的逼真、丰满、美观,只是用线条勾勒对象的特征。不过,这种记事图画并不标志着文字阶段的开始,应该被看作是文字的直接源头。因为这类符号还没有与语言系统中的任何单位产生关联。下面两幅图画被文字学界公认作此类形式的代表:

图5-1本图请参见教材

据说这是一幅北美印第安人一位奥杰布哇(Ojibwa)女人写在赤杨树皮上的情书。图意是:熊部落(左上方的熊图腾)女子在路边小屋(三角形帐篷内的小人,路两边有两个湖,左侧有十字架表示离教堂不远处)等待泥鳅部落(图左下方有泥鳅图腾)的人来相会。

图5-2本图请参见教材

这也是一封奥杰布哇人写的信。居住于苏必略湖畔的人们以渔业为生,但19世纪以来他们的渔业受到较大冲击。1849年,为了保护渔业权,奥杰布哇人给当时的总统递交了这封用图画表达意愿的请愿信。图意是:我们七个部落(图中有七种动物图腾,其中六个分别以线汇集于第一个,表示由它领头,而这些线分别出自各个图腾的眼和心)一致要求拥有苏必略湖(位于图的左下方,由一条出自领头图腾的线连接)的渔业权。

很显然,这类图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意图,但它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和表意的不确定性,与语言也没有关联,这决定了记事图画还是文字的前身。因为记事图画直接孕育了文字的产生,有的人也将它称作图画文字。

当图画脱离观赏性,并与语言符号直接相关的时候,就产生了文字。真正的文字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形式,它们由先到后反映了文字的发展历程。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就是以拟图画的形式记录语言符号中词或语素意义的初始形态,它带有明显的图画印记,但形式上更为概括,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形体与语言直接相关。人类文字的最初阶段,以象形的居多,如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一带,约公元前30世纪)的楔形字(也称丁头字)、埃及(约公元前30世纪)的圣书字、中国(公元前16-14世纪)的甲骨文中存在大量象形符号,它们的更早阶段,这一特点应该更明显。下列古埃及文字和我国古代甲骨文即可见一般:

图5-3本图请参见教材

世界上已知的成体系的象形文字符号系统基本消失,目前尚在使用的还有我国纳西东巴象形文字[3].。该文字保留了图画特点,有很明显的象形特点,但又与语言关联,每个符号都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音节,下面分别是肢体类和动作类部分例子:

图5-4本图请参见教材

(引自赵净修,《东巴象形文字常用字词译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4页)

意音文字 象形文字是人类文字的最基本形式,但完全由象形字构成的体系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除了用于构形的符号有限外,语言中的很多意义单位没有办法用图画式符号来记录,必然会出现符号的组合以及借形表音等手段,这就使文字进入表意且记音的阶段,这样的文字符号可以称作意音文字。从已发现的材料看,人类古老的几种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其中的象形字线条化明显,构成了意音文字体系的一部分。以我国的甲骨文为例,其中除了象形的成分外,也有20%的形声字。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文字没有一个独立的象形文字阶段,在经过记事图画后,直接进入意音文字。还有人根据这类文字共同的以形会意的特点,将它们称为表意文字,与后述的拼音文字相对。

世界几种古老文字中,典型的尚在使用的意音文字只有汉字。我国古代的学者曾经对汉字构字特点作过分析,并概括为“六书”理论。它将汉字构造的方法归纳为像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真正属造字的除了上面说过的象形外,另三种是:

指事:上、下、末、至、介等。

会意:休、寒、武、争、好等。

形声:楼、露、呱、壕、削等。

文字学界公认,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成熟的汉字系统,使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400到1100年的商朝时期。后来字体上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等阶段,到中古时期才最后定型为现在仍在使用的楷书。

拼音文字 象形和意音文字的优点是可视性强,能较快地实现视觉符号的效力。但图形繁杂给记忆识别带来困难,图形数量的有限必然导致重复率高,这无论从使用效果上看,还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根本性质看,都有很多不足。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生活在现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的闪族人(Semites,也称塞姆人、闪米特人、腓尼基人),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首次创制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4]这种文字称塞姆字母、闪米特字或腓尼基文字。这一文字特点是借用或改用古埃及文字图形记录自己语言的声音,主要以记录辅音为主,所以最初的文字是辅音文字。例如闪族人语言中“蛇”一词读音的第一个音是n,他们就借用埃及文字中表“蛇”的象形字表音,原写为“ ”,后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