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_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什么 有哪些?

2023-08-14 02:21:28 作者:吃颗草莓糖



属于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

包括: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

其他如地光烧伤人畜等。

拓展资料: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什么 有哪些?

1、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2、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广,是地震袭击的主要对象。房屋坍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恶果是砸压屋内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室内财产破坏损失。

3、人工建造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输油、供暖等生命线系统,大坝、灌渠等水利工程等,都是地震破坏的对象,这些结构设施破坏的后果也包括本身的价值和功能丧失两个方面。城镇生命线系统的功能丧失还给救灾带来极大的障碍,加剧地震灾害。

4、工业设施、设备、装置的破坏显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正常的供应和经济发展。

5、牲畜、车辆等室外财产也遭到地震的破坏。

6、大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崩塌、液化等现象还破坏基础设施、农田等,造成林地和农田的损毁。



赤潮属于水文灾害吗

赤潮不属于水文灾害。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四川属于什么地震带 四川省属于什么地震带

关于四川属于什么地震带,四川省属于什么地震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四川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

四川属于什么地震带 四川省属于什么地震带


2、 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3、我国的四川省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4、 四川最危险的地震带 川西高原属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部分,是亚欧板块遭印度次大陆板块撞击挤压,隆升形成的高原。

5、由于撞击所形成的褶皱断裂,遍布整个川西高原地区。

6、 在这些断裂带中,有三个地震地带最为危险。

7、它们分别是以鲜水河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甘孜州北部地震地带、以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龙门山地震地带和以安宁河-则木河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攀西地震地带。

四川属于什么地震带 四川省属于什么地震带


8、 它们涵盖三州六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雅安市、攀枝花市),形成一个“Y”字形的地震地带。

四川属于什么地震带 四川省属于什么地震带


9、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 。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有哪些 常见的地质灾害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地震是怎么引起的 地震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

地震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的破坏力是不可以忽视的,那么地震是怎么引起的?一般什么地方发生的地震比较多?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地震是怎么引起的

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地震始终处于运动状况,每天既在自转,又在公转。因地球内部是由不同形态物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加之地壳分为不同的岩石圈和板块,板块间的活动差异成为地震的发生原因之一。

地震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

地震那个地方都有可能遇到,要是在地震带上就通常会出现地震,大地震通常会出现在山川,但是大地震多在平原,向长沙,北京要是发生地震的话可能会有5-7级左右,向那次紧靠着北京的唐山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7.8级,北京就受到了影响.

部分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其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相比之下但是发生最多的地方是在山川,其次是海域因为海域的面积比陆地大,所以囊括的地震的地区最大,但是海底也有海底山川,如果山川都算上,应该是山川最多,不过发生的地震多的地方不一定震级很大,从理论上讲,经常发生小地震的地区,由于地壳运动的能量经常释放,不一定会有大地震,很多都是轻微或无感地震,但也不排除有没发现的另一个方向上的能量的聚集,再加上人烟也很稀少,所以这些地区地震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发生地震面积也相对小一些,通常也就不报道了,在地震活跃的地震带上,是最容易发生地震的,不管是山川,还是平原,有的地区可以很长时间发生一次地震,但是由于地地下深处岩层能量的累积,所以发生一次地震,会是大地震,大地震往往在处在地震带上的平原地区,这里也正是人们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所以造成的影响比较大,给人们的印象比较深的原因,象唐山大地震,在人们一提到地震,总会提起唐山大地震.

一般地震震级大约应该在5-7级之间,向长沙,北京如果发生地震了,那次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到了影响,唐山就在北京很近的.

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比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总的来说,地震主要发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古板块边缘等构造活动带.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 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地震一般发生在几月

任何时候都在发生

只是强度太小,

人们感觉不到而已.

地震的危害不仅在于突发性强,而且大多出现在夜间,甚至在深更半夜人们熟睡时突然降临。

日本千叶县6.1级地震东京震感明显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7日22时41分,日本本州岛千叶县西北发生里氏6.1级地震——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测定为6.5级。

距离震中约37公里的东京震感明显,但目前暂无海啸危险。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为5.8级,震中位置北纬35.50度、东经140.15度,震源深度60千米。

据业内人士分析,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带中前段,是一次中源地震。由于震源深度较深,总体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东京和周边地区震感还是强烈。



防震减灾短语 关于防震减灾短语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加强地震灾害防治,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



地质灾害有哪些(什么是地质灾害)

您好,今天小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地质灾害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灾害有哪些(什么是地质灾害)


1、1、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2、 2、地面沉降: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3、 3、泥石流: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4、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5、 4、岩土膨胀:由于其在土体中杂乱分布的裂隙及反复胀缩变形造成强度衰减的特性,所以常常给人类的工程建筑带来严重破坏,造成许多地质灾害。

6、 5、水土流失: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中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区别有哪些 什么是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

导语:大家都知道,发生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后,常常会诱发出其他的灾害。那么,今天小编想跟大家来好好讲讲,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

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区别

次生灾害是相伴而来的,而衍生灾害是源生灾害发生之后再发生的。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次生灾害多发生在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领域,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危害性大。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称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次生灾害的防灾知识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4、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5、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最大危害当然是高伤亡率。黑死病曾造成全世界2亿人口死亡,而2010年海地地震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31.6万。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死亡人数虽然比它少,但留下了大量令人惊恐的图像资料。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本书选取图片时总体上比较克制,但即便如此,这些图片仍旧呈现出大自然的强大破坏力。有幅印度洋海啸的照片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大多数人被眼前大海瞬间卷起的巨浪惊得目瞪口呆,只有极少数人逃生,但巨浪近在咫尺,很可能是无谓的“挣扎”。

历史上,自然灾害除了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常常会摧毁人类赖以生活的家园,致使无数人流离失所。同时因为卫生条件难以得到保障,灾区极易滋生病症,正所谓大灾后往往有大疫。自然灾害还可能滋生其他次生灾害,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曾制造了一些堰塞湖。历史上因火山爆发和地震等原因,导致江河断流河水泛滥的灾难亦不鲜见,有的还会导致江河改道,比如黄河就在历史上多次改道。

越是重大的自然灾害,越可能导致重大的破坏性。人类现今确实无足够能力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认知高低和应对方式,往往也会影响到灾害的破坏程度。



次生灾害源有哪些 次生灾害源的意思是什么

导语: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其它灾害的引发,引发的其它灾害就叫做次生灾害。小编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次生灾害的内容,那么,次生灾害源有哪些?次生灾害源的意思是什么?

次生灾害源有哪些

次生灾害源有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贮存设施、水坝、堤岸等。

次生灾害,具有后发性的特点,就台风而言,房屋、桥梁以及山体等在台风中受到洪水长时间的冲刷、浸泡,但是当时没有发生坍塌,待台风、洪水退去后,由于上述原因而出现了房屋、桥梁坍塌或者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就是次生灾害。

灾害简介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水灾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的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遇到不同的次生灾害时该怎么办

遇到山洪泥石流时怎么办?

在大雨天或连续阴雨时,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上游地区的人如果发现了泥石流特征,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以便他人及时躲避泥石流;在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居民不要留恋财物,要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发现泥石流来袭时,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而是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遇到山体滑坡时该怎么办

遇到山体滑坡时可通过下列方式自救:

1、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不要朝着滑坡方向跑。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更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

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同时,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3、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可能遭遇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当滑坡已经过去,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且被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城市发生暴雨内涝时,低洼社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基础设施、危旧房屋等往往是受灾严重的对象,同时,无盖暴露的下水口及水中电线也宜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和车辆应尽量避开这些危险的地方。在雨季,市民应及时、密切关注降雨预报和暴雨内涝预警信息,预警发布后,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尽量避开易涝积水危险点和危险区,行车遇到积水点要切忌侥幸心理、不能盲目穿越,万一误入积水区导致车辆熄火,要赶快打开车门逃生,车里应备有破窗工具,以备积水较深、不能打开车门时,及时破窗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