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字的意思 恪是什么意思_恪怎么读 恪的拼音是什么

2023-08-13 12:18:16 作者:君执我之手



恪字的意思 恪是什么意思

恪的拼音是kè,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恪的意思是什么?恪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恪字的意思 恪是什么意思吧。

社长 饕餮这两个字的拼音是社么日语怎么写

恪字的意思:

kè  ㄎㄜˋ

◎ 恭敬,谨慎:恪遵。恪守。恪慎。

恪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愙 kè 

〈形〉

(1)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2) 同本义 [scrupulously and respectfully]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3) 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4) 庄严 [solemn]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 应劭《风俗通》

恪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恪;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85第12

【廣韻】苦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克各切,



恪怎么读 恪的拼音是什么

恪的拼音:

kè。

恪的笔画

共9画,

恪的部首

为忄,

恪的汉字结构

为左右结构。

恪的解释:

kè  ㄎㄜˋ

◎ 恭敬,谨慎:恪遵。恪守。恪慎。



恪怎么读 恪的读法

1、拼音:kè,声母是k,韵母e,声调是四声。

2、恪组词:恪守、恪谨、严恪、敬恪、允恪、恪遵、明恪、诚恪、慎恪、备恪、谨恪。

3、释义:谨慎而恭敬:恪守、恪遵。

3、部首:忄,四角码:97064,仓颉:pher

4、86五笔:ntkg,98五笔:ntkg,郑码:urj

5、统一码:606a,总笔画数:9,笔顺:442354251



顾颉刚怎么读 陈寅恪为什么读que

今天小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寅恪为什么读que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顾颉刚怎么读 陈寅恪为什么读que


1、阅读《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这本书中分享的二种精读的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还可以这样读书。

2、 二种精读书的方法:独木舟精读法和核潜艇精读法。

3、 独木舟法是从一本书的前面直接读到后面,就像是乘坐一条独木舟顺流而下。

4、而核潜艇法,是挑着读书,就像核潜艇一样,随时下潜,又随时浮出水面,一切行动都由自己把控。

5、 独木舟精读法 (一)独木舟精读法的本质是互动 独木舟法是从按照顺序从头读到尾,但是这种读法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6、 优点是作者按照这个思路写,他一定是精心设计过的,也符合知识表述的逻辑,但是从头读到尾也有明显的弊端: ·一般来说,即使是一本好书(经典中的经典),也会有30%左右的重复、啰嗦和无效的内容。

7、一般的书籍就更是如此了。

8、 ·书里的内容有些你早已熟悉了,有些地方你完全看不懂。

9、如果都花同样的时间去读的话,就有点不公平。

10、 ·很多地方虽然读起来意犹未尽,但是长期停在这里,会耽误阅读的速度。

11、 所以,独木舟阅读法,最重要的是由你掌握步调和节奏 (二)三步提问法 第一,读完序章和第一章之后,列出一串“是什么”。

12、 当你决定精读一本书,需要提前做完功课,包括了解作者、他在知识树里面的位置、他的队友和对手,以及他要解决的问题。

13、然后,你就可以准备精读一本书了。

14、 先抛开杂念,按照作者的思路读完序章和第一章。

15、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都不要想,理解作者说什么就可以了。

16、 之后,放下书,在纸上列出5-10个“是什么”。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中悍刀行》宋恪礼是谁什么人 宋恪礼真实身份揭秘

《雪中悍刀行》宋恪礼在后期占据一定篇幅,是离阳朝堂缓缓升起的新星,在新帝继位后,元本溪选的传承人。

开始出现徽山,宋家大公子,父亲国子监祭酒,爷爷大文豪,被誉为宋家雏凤,轩辕青锋当时与宋恪礼眉来眼去,是为了威慑徽山别的势力,也是想要让自己不要被老祖宗选中,当时轩辕青锋还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宋恪礼的父亲其实与轩辕敬城交好,觉得他很有高见,所以才让宋恪礼和轩辕青锋接触。

接着高中,进入翰林院当小黄门,这时瞎子陆诩投靠靖安王,说宋家会覆灭,果然家族获罪,只留下了宋恪礼,遇到元本溪,把他当储相培养,下放当小官,后来回到京城,新皇帝逼死元本溪,元本溪让他杀了自己,好让新皇帝信任他,后来虽然换了小乞丐当了皇帝,他们人还是被评价为中兴

宋恪礼出生于离阳官宦之家,恪礼恪礼,他们一家也算得上是恪守礼法,但是依旧成为了朝堂争斗的牺牲品,宋氏满门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也不过是元本溪看中他罢了,与其说元本溪将衣钵传给了孙寅,还不如说宋恪礼才是他的真正传人,在元本溪的授意之下,宋家雏凤从当初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宋恪礼也的确称得上雏凤这个称号,在那个偏远小镇宋恪礼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消除了那里的匪患,也算是为自己的小镇之行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在这里宋恪礼也找到了陪他度过余生的人,当那位身份尊贵的皇室女子看到他与那名乡野村妇站在一起的时候竟然觉得没有一点违和的感觉。宋恪礼的上位之苦可以说是充满了血腥,他的前程是元本溪拿命换来的,即便是非死不可,也要让自己死得有价值,当宋恪礼抱着元本溪的头颅时他泪流满面,毕竟这是自己的伯乐啊。



陈寅恪的语录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为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人文通史 李恪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李恪是唐太宗的爱子是大唐的贤王,理由不外乎如下几点:

①《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因为唐太宗称赞李恪能文善武,很像自己,从而觉得唐太宗应该是很喜爱李恪的。而李恪在高宗时受房遗爱等人的谋反牵连,被冤杀,正因为吴王之贤传遍天下,所以他的死才会“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②《贞观政要·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贞观七年,授吴王恪齐州都督。太宗谓侍臣曰:“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且令其早有定分,绝觊觎之心,我百年后,使其兄弟无危亡之患也。”

虽然很舍不得李恪离开长安远赴藩地,但唐太宗为了家国天下不得不这么做。

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吴王恪曰:“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或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诪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死国除。夫为臣子不得不慎。”

《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十二年,累授安州都督。及将赴职,太宗书诫之曰:“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唐太宗对李恪十分牵挂,时常写信给他,甚至还说知道他刚离开父母膝下一定十分不舍,所以想给他一些珍玩以作安慰却又怕他不务正业。唐太宗对爱子的挂念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④《旧唐书·长孙无忌列传》

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唐太宗一度想过要立李恪为太子,只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阻挠不得不作罢。

那么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呢?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看史实吧。

首先,同样是在《旧唐书》中,对李恪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诸王·杂录》中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通尝,意为曾经),对太子承乾则是“太宗甚爱之”,而对李泰更是用了“魏王泰宠冠诸王”这样的说法。如此一番比照,唐太宗对李恪这位所谓的“爱子”的宠爱,也实在平淡无奇了些。更何况唐太宗对三位嫡子的爱护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数不胜数,而对李恪的照顾相比之下就单薄了许多,甚至无从列举。李恪能否算上是唐太宗爱子,着实值得推敲一番。

其次,若说唐太宗舍不得李恪离开自己离开长安到藩地上任,只是为了安定天下不让众人起了夺嫡之心而不得不为之,那么同样是成年的皇子,同样依例应当前往自己封国的李泰与李治呢?

李泰不仅到了年纪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的。而李治更是“以文德皇后最少子,于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李治不仅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抚养在身边,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分别在贞观十八年、二十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如果唐太宗真的舍不得李恪前往封地,真的心疼爱子的话,想必李恪也应当能如同李泰李治一般,留在自己身侧,但是李恪没有。也许有人认为是朝臣的反对与力谏,使得李恪不得不远赴封地,但是唐太宗可不是会这么乖乖听话的人。

《旧唐书》中有记载,李泰撰成《括地志》后,太宗“赐泰物万段”“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惹得褚遂良上了一篇《谏魏王泰物料逾东宫疏》。唐太宗虽然对褚遂良的观点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下了一封《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可见群臣的意见唐太宗虽然会听取,但如果他是真的想这么做的话,总有达成的手段。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想将李恪留在身边以成全自己的爱子之情,是绝对能做的到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说了一番场面话,什么“父之爱子,人之常情”“但家国事殊”。如此也能认为李恪算得上是唐太宗爱子的话,个人以为这样的“爱子”其实不提也罢。

再者,贞观十一年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的这番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是:父亲爱儿子是人之天性,不用教也知道。但你做儿子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父亲再爱你,也救不了你,你看前朝燕王的例子,还不懂得要循规蹈矩吗!

很明显,这口吻已经相当严厉了,根本不像是父子之间联络感情的话语,简直就是在训斥了。而联想一下正是在这一年,李恪因为打猎踩坏百姓庄稼的事被唐太宗罢免了安州都督一职,所以此番话实际上是唐太宗在非常严肃地批评李恪:“虽然你是我儿子,但你若不遵纪守法我也救不了你。”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看得出来,唐太宗其实是一副爱子情深的模样的。

至于贞观十二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所以这封信可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告诫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谆谆告诫之意,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大意是:

两次收到宫里来的信,却不见稚奴(李治小名)你的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不久前忽然收到你的信,说太子妃生病了,我的担心忧虑才顿时解除了,就好像死而复生的感觉。从现在起,如果你的头风病发作,要立刻写信告诉爸爸。如果有什么小病小痛,也要一一写信告诉我。刚刚得到辽东那边来的消息,抄录一份给你。爸爸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爸爸,书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后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于是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一来是所有庶出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二皇子李宽早夭),二来贞观七年便去了自己的封地,再者比起下面明显不成器的李愔、李恽等人,品行也要好得多。相比之下,贞观十六年才开始上朝参与政务的李治自然不够老练成熟。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唐会要·公主·杂录》)

但是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所想到的。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而且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岑文本马周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怎么可能眼睁睁地坐看长孙无忌在朝中一手遮天?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怎么可能只被长孙无忌这么一劝,便立刻就此作罢。而且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嫡子们: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若是李恪在唐太宗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若唐太宗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阻止后既不见其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

还有人因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认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贤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说的那样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作为继承人是懵懂一时(事实上看看某毛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眼光了)。然而通观李恪的生平,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功武治的政绩。《旧唐书》中对李承乾的治国才能好歹还有一句“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的介绍,对李泰至少还能知道他“少善属文”,也的确编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为处理地方政务出色而被当地百姓称赞的。

“纪王慎……十七年,迁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碑。……慎少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然而关于李恪却只知其有文武才,相当笼统的一句赞美之词,至于具体有什么雄才伟略的事迹可以展现其贤能的,史书中便再无一字了。若只因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类己”,便断定了李恪之贤,也着实武断了些。毕竟唐太宗只是觉得李治性格仁厚温和,并没有说他不如李恪贤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出李恪便是大唐众望所归的贤王呢?

至于《旧唐书》中所说的“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为唐太宗年长的皇子唐高宗的皇兄,又是亲王之封,德行也还说得过去,有声望并不足以为奇,没有名声才是要值得奇怪的。毕竟唐中宗时,身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实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也是“贤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孙李孝逸同样是“素有名望,自是时誉益重”;唐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在则天朝受到安抚重用,不仅是因为“地尊望重”,更是为了“顺物情”。

至于李恪被冤杀后史书中又言“以绝众望,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师的时候,也曾说过“用绝天下之望”这样的话。不仅如此,武三思在杀桓彦范等人时,是为了“绝其归望”;王世充杀害杨侗时,也是为了“绝众望”;武则天杀李元嘉更是为了“绝宗室之望”;源休劝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时候,同样是为了“绝人望”。而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构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可见,所谓的“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言罢了,究竟能有几分分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事实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一些电视剧与小说将历史篡改戏说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误导了很大一部分观众,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唐朝最贤明的皇子。但凡愿意认真读一读正史的,看看史书上所记载的唐太宗是如何宠爱他的三个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爱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相比三位嫡子数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唐太宗的一句“类己”以及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

特别是贞观二年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吴王恪除使持节大都督益绵邛眉雅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濮王泰除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唐会要》)

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是李恪的整整一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后来李恪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丢掉了安州都督的头衔,改封为安州刺史。看上去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辖的地方却大大减少了。因为作为安州都督的时候是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的,然而作为刺史就只能掌管安州这一州之地了。李恪从贞观十二年起就顶着一州刺史的职衔,一直到唐高宗即位才重新将他擢为了梁州都督。这样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的胞弟李愔同样享有了,就连唐太宗的第五子李佑,至少在造反前也还好好地保住了齐州都督的头衔。

就这样,还能说李恪是当之无愧的唐太宗“爱子”吗?



陈寅恪的格言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为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的语录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为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

晓漏启严城,宫臣缟素行。灵仪先卤簿,新谥在铭旌。
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
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