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美食有哪些 来莆田必吃的八种美食_莆田有哪些值得一吃的美食

2023-08-05 19:14:57 作者:the sunshine、那抹阳光



莆田美食有哪些 来莆田必吃的八种美食

1、莆田卤面:说到莆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莆田卤面。和漳州卤面不一样,漳州卤面更注重的是搭配的卤料,而莆田卤面更注重的是面本身。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白花花的高汤,再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福建的各个城市,多多少少都开了几家莆田卤面。吃过的朋友都赞不绝口,而我对这种卤面总是嗤之以鼻,因为这种卤面根本不够正宗,火候不够,汤汁没有收紧。想吃正宗的莆田卤面,还是要去吃莆田人的宴席,绝对让你迷上这种食物。

福建莆田,最最最被低估的美食之城,没有之一

2、炝肉:炝肉是一道在福建各地都十分有名的莆田小吃。炝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受到人们的广大喜爱。正宗的炝肉是把猪里脊肉敲成烂肉块,再用调料腌制,这样做出来的才够爽滑美味。一碗炝肉,一碗米饭,就足够满足你的胃。

3、山里白粿:白粿是莆田常见的主食之一,可以炒也可以用来煮汤。莆田的白粿是用韧性、黏性、香味极佳的棱稻制作而成,所以被称作山里白粿。白粿加上瘦肉、海蛎、虾仁、干香菇、葱姜蒜等配料,煮出来的白粿汤味道十分鲜美。加上青菜、瘦肉、鸡蛋,炒出来的炒白粿也是色香味俱全。只有莆田本地,才有品质最好的山里白粿。

4、焖豆腐: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

5、海蛎饼:莆田的海蛎饼不同于福清用黄豆粉和米浆做成的海蛎饼,莆田的是用生芋头浆和本地地瓜粉制作的,更类似于闽南的蚵仔煎。海蛎饼外皮焦脆,浸满酱汁则更是好吃。内馅软糯喷香,有海蛎的鲜香,还有肉馅的咸香,觉得值得一试。

6、包菜饭:莆田人非常爱吃咸饭,包菜饭更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莆田的包菜饭配料十分丰富,包菜、香菇、胡萝卜、肉末、海蛎干你、蛏干、干贝一起放在米饭里焖熟。包菜的爽脆,香菇的香,海蛎干的鲜,全融合在这小小的一碗咸饭里。有机会一定要去莆田吃一次配料丰富的包菜饭。

7、兴化粉:兴化粉是莆田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兴化粉白如雪、细如丝,无论是煮汤粉还是炒粉都非常好吃。而且兴化粉因为很细,所以非常容易煮熟,煮汤只要30秒,比泡面还快,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莆田人做兴化粉的手艺可是非常地道的,一定要去尝一尝。

8、红团:红团是莆田特有的美食,外地人基本没见过。红团是莆田人过年前家家户户必做的美食,艳红的红团,把过年的气氛烘托得特别喜庆。用糯米粉拌上食用红做成的皮,捏成薄饼状,再包入豆沙或者糯米的馅,再用红团印印成上弧下平各种花色,放在蒸笼上面蒸熟。



莆田有哪些值得一吃的美食

莆田美食较多,推荐如下:

仙游皮蛋: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凉、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固醇,全县已形成年产优质松花皮蛋和红心咸蛋粒,产值元,出口供货总值万美元的“两蛋”生产出口基地;

兴化米粉:是国家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吃起来清沁爽口、香气浓郁;

莆田红团:是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于渲染节日气氛,还用于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莆田重阳节祭祖习俗 莆田的重阳节美食

莆田重阳节祭祖习俗有什么?莆田的重阳节美食?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祭祖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而福建莆田就是在重阳节扫墓祭祖的地方,而祭祖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讲究,那么莆田重阳怎么祭祖呢?

莆田重阳节祭祖习俗

莆田人会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田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重阳节这天上山祭祖墓。莆田人祖宗留有祭田,收取的田租由每年轮当值的祭户收入,用以购买祭品。

全族规定:凡男性参加上山祭墓的,每人各分熟猪肉4小两,红柿一个,丁饼一双,下山到主祭户饱吃一餐大擦粉,或干饭配肉汤,并畅饮米酒。

莆仙沿海,重阳节这日,公社则庆祝社公生日,以报庆秋收。九月初九乃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天后祖祠奉祀之宫庙祭祀。

莆田的重阳节美食

九重糕

在重阳节,莆田民间都会蒸九重糕,以糯米、粳米磨浆拌糖制成。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连续蒸九层。

现在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搅拌,加红板糖;

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

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莆田重阳节还有什么习俗

送顺风

南日岛重阳节还有送顺风的民俗。其岛四面环海,民众多以海捕鱼与海上贸易为生,大海喜怒无常,孤帆出海凶多吉少,亲朋好友便来送顺风,有祝君一帆风顺之意。

补重阳

南日岛人民还习惯在重阳日进补,称为补重阳。民间多以家禽肉炖当归、川芎、党参等中药吃,也吃其它食物进补。

他们以为重阳日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能达到进补的效果:吃猪脚补脚,吃猪肝补肝,吃柚子补脑,吃面条补肠,吃香蕉补腰,吃甘蔗补四肢,吃红柿补心血,吃花生补手指,吃番薯、芋头补筋骨等等。所以有钱人吃肉补,没钱的人吃番薯、芋头同样进补。



莆田中秋节怎么过 莆田的中秋传统美食是什么

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的日子,而古人因这一天月圆而联想到团圆,因此中秋佳节也就有了中秋团聚的寓意,传统的中秋节是赏月吃月饼,但因为每一个地区的习性不同,所以形成的习俗活动也会不一样。那么像莆田中秋节怎么过?莆田的中秋传统美食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莆田中秋节怎么过

拜秋

回家的人们会带着月饼与莆田特色礼品走亲访友,给亲戚好友拜秋,这种礼尚往来的风俗为中秋佳节增添浓浓的人情味。

送秋

已经出嫁的女儿每年在中秋节前,准备好礼物几天回娘家,与父母和长辈请安,吃团圆饭。如果是刚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秋,仪式是非常隆重的,要请来整个家族的人,把女儿带来的礼物展示出来,体现出女儿对父母的孝心。

这一传统也体现了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准备的送秋的礼物也有特别的说法,有的二色,有的四色。

礼物内容有:月饼、白果、豆腐皮、板栗、香芋、猪蹄、兴化米粉等,这些也是莆田出名的地方特产。

其中猪脚是必备物品,前腿代表男孩,后腿代表女孩,而送秋是女儿送的,所以一般是送后腿。

代表留下脚,以后经常回娘家看看父母,还有衣服、鞋子、袜子、围巾等给父母过冬用的生活用品。所以中秋节也与端午节、春节称为送三季节

莆田的中秋传统美食是什么

芋群米粉炒

莆田的中秋必吃美食就是芋群米粉炒。芋群米粉炒用料十分丰富,除了芋头、五花肉,还有蛏干、虾仁、干贝、香菇、虾米、肉丝、青菜、调料等等,肉的脂肪和米粉的香渗透到芋头中去,芋头味更足了,而肉也不油腻了,成了绝配,芋香扑鼻的味道让人流连不已。

据说兴化米粉代表长寿,因为其形状像老人家花白的胡子,又长又白,意为长寿。而芋头,本地话谐音熬,以前日子比较清苦,都说熬一熬,一年又过去了,中秋吃芋头,意为熬过苦日子,生活就好了。

团圆饭上一家人吃芋滚米粉,表示到了中秋已经是下半年时间,之前比较清苦的日子已经熬过去,苦尽甘来了,将迎来新的进步。



莆田戏剧有哪些

《乞丐与千金》,作者:杨丽花。

《草鞋状元郎》,作者:林献彰。

《烟花女与状元郎》,作者:王菲。

《红尘奇英》,作者:罗灿然。

《龙驭天下》,作者:陆萍。

《薛平贵出世》,作者:顾辉雄。

《啼笑因缘》,作者:黄蜀芹。

《清风亭》,作者:朱赵伟。

《三看御妹刘金定》,作者:李萍倩。

《十五贯》,作者:熊伟。



莆田有哪些方言

莆田方言有:

1、三岁两秋,此语用来讽刺某人如二三岁的幼童一样,不懂事,不知羞;

2、厝边隔壁,莆田人称房子为厝,此语即左邻右舍;

3、孤形独相,指某人喜欢单独行动,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4、单丁孤姓,指旧时某户人家在村里是唯一姓氏,家里又只有一个男子,常受到他姓大户人家的欺侮,此语用来比喻势单力弱;

5、起早冥晏,指早晚时间;

6、张形做状,故意做个样子给人家看,即虚张声势的意思;

7、嘴长目凸,指某人怒气冲冲,说不出话时的脸面;

8、讲天对地,天与地相差甚远,此语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意思;

9、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10、渡船客店,人在过河时才呼唤渡船,在远出时才投宿客店,所以此语是临时处所的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莆田戏剧有哪些

1、《乞丐与千金》,作者:杨丽花。

2、《草鞋状元郎》,作者:林献彰。

3、《烟花女与状元郎》,作者:王菲。

4、《红尘奇英》,作者:罗灿然。

5、《龙驭天下》,作者:陆萍。

6、《薛平贵出世》,作者:顾辉雄。

7、《啼笑因缘》,作者:黄蜀芹。

8、《清风亭》,作者:朱赵伟。

9、《三看御妹刘金定》,作者:李萍倩。

10、《十五贯》,作者:熊伟。



莆田有哪些方言

莆田方言有:

三岁两秋,此语用来讽刺某人如二三岁的幼童一样,不懂事,不知羞;

厝边隔壁,莆田人称房子为厝,此语即左邻右舍;

孤形独相,指某人喜欢单独行动,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单丁孤姓,指旧时某户人家在村里是唯一姓氏,家里又只有一个男子,常受到他姓大户人家的欺侮,此语用来比喻势单力弱;

起早冥晏,指早晚时间;

张形做状,故意做个样子给人家看,即虚张声势的意思;

嘴长目凸,指某人怒气冲冲,说不出话时的脸面;

讲天对地,天与地相差甚远,此语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意思;

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渡船客店,人在过河时才呼唤渡船,在远出时才投宿客店,所以此语是临时处所的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莆田七夕去哪里吃饭 莆田七夕吃什么

七夕节是中国着名的情人节,但其实七夕节的爱情氛围是由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的,一开始只是女孩子们的节日,在这一天女孩们会聚在一起打扮,拜月、拜七娘,期望自己容貌美丽,会有一段佳缘。而在莆田七夕去哪里吃饭?莆田七夕吃什么?

莆田七夕去哪里吃饭

七夕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而在民间,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相传,从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起,阴间的鬼门就会打开持续到三十日才会再度关闭。

同样,在莆田农历七月不是什么好日子,七月半前,老人家忌讳亲友之间互相串门;逢单日特别是七夕,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忌到娘家探亲;七月半当天,家里的老人会提醒孩子要注意出行安全,晚上早点归家等,因此在这个月份也不太适合出门吃饭。

莆田七夕吃什么

炒米花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刚过,在莆阳,七夕节是民间七月半习俗内容之一,莆仙大地家家户户都有炒豆炒米花的习俗,七月半也是祭公妈(祖先)的习俗。

民间炒豆祭公妈配料是:按传统习惯将米蒸熟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干后炒成爆米花,白豆浸水后冷却,次日放在锅里炒半熟,花生炒熟,然后白糖放在锅里文火溶解后,将爆米花加入花生或白豆一起搅拌炒熟即成了七月半炒米花。

三角馃

牵牛星,又称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一颗星,两旁各有一颗亮度小一点的伴星,排成一直线,合称扁担星。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颗星,下边还有两颗较小的伴星,构成等边三角形。

这两颗星及其伴星的形状,莆仙用一句谚语加以概括:牛郎直直甩,织女三角馃。意思是牛郎一直线,织女三角形。三角馃即芋馃,是莆仙特色食品,大米磨成粉加煮熟的芋头,蒸熟后再油炸而成,其外观呈直角三角形,所以也叫三角馃。

我们习惯于称三角形为三角馃或芋馃角。按照这个谚语的描述,夏季晴朗的夜晚,在头顶上偏南的地方,银河的两边,很容易找到这两颗星。

莆田的七夕节寓意

莆仙民间的传统七夕节。七夕,莆仙称为七月七日夜,即七月七日晚上,这个晚上牛郎织女厮(相)会。织女是民间传说中的纺织女神,织成云锦天衣,此衣只应天上有。

织女也被人们看成智慧灵巧的化身。在七夕,女性有向织女星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月下穿针。她们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这基本上与外地相同。这个习俗今已不存。



莆田腔论坛口号:莆田事尽在莆田腔

一、莆田腔,腔的是种韵味。

二、凡人开腔,就在莆田腔。

三、莆田人都力爱莆田腔!

四、字正腔圆,我爱莆田。

五、莆田腔,大聊彪,亲民气,冲云霄。

六、民生论坛,印象莆田。

七、莆田事尽在莆田腔。

八、用莆田腔去讲莆田新闻。

九、我讲莆田腔,你哉还是恩哉?

十、莆田腔味接地气,论坛亲民大有戏。

十一、以下口号哪个最符合莆田腔论坛?。

十二、吐槽莆田得用莆田腔。

十三、莆田乡音,最近最亲(更近更亲)用莆田腔说莆田!最有味!

十四、猪油国烧,春鬼,毒毒无三弄堪。盖连盖连。

十五、乡里乡亲,莆田味道。

十六、传播莆田事,发扬莆田腔。

十七、莆田腔,绝盖连,亲民气,看现现。

十八、都是莆田人,有话好好说。

十九、一嘴莆田腔,说尽兴化城。

二十、土土莆田人,讲土土莆田腔。

二十一、莆田人说莆田话,有腔才有味!

二十二、吃饱聊标,请看莆田腔。

二十三、一张嘴,尽吐莆田腔。

二十四、莆田话,话莆田!莆田腔,献莆田!

二十五、莆田腔,侨乡味,本土情。

二十六、莆田腔地瓜味浓,论坛亲民长称雄。

二十七、莆仙故事有万千,精彩尽在莆田腔。

二十八、莆田人就得有莆田腔!

二十九、没吃地瓜的莆田人,吐不出莆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