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之麋的寓意 临江之麋原文及翻译_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既来之则安之原文及翻译

2023-07-29 09:31:16 作者:你结婚,我劫婚



临江之麋的寓意 临江之麋原文及翻译

重庆,念安 ,重庆自助游攻略 马蜂窝

1、《临江之麋》的寓意:这篇文章描写了临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

2、原文:《临江之麋》

唐代 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3、翻译: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

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的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麋鹿到死也没有明白过来。



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既来之则安之原文及翻译

1、“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已经将他们招抚来了,就要将他们安顿下来。“既来之,则安之”的“安”指的是: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全文主要记述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议论。

2、原文:

《论语·季氏》的节选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翻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赤壁之战》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注释

赤壁原文及翻译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以下是我带来赤壁原文及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赤壁之战》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注释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鉴赏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赤壁之战》原文+翻译

原文: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翻译:

当初,鲁肃听到刘表死亡的消息,对孙权说:“荆州与我东吴连接,江山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宽广,百姓殷实富足,如果占据这块地盘,这是创建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刘表的儿子刘琦和刘琮争夺荆州的统治权,互不团结,军中的将领们,有的拥护刘琮,有的拥护刘琦。刘备是天下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与曹操有矛盾,投靠于刘表,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使用他。

如果刘备与荆州方面的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则适宜采取抚慰政策,和他们建立同盟友好的关系;如果人心不齐,应该另打主意去攻打荆州,取得帝王的资本。请允许我能够奉你的命令去吊唁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他们军队中掌权的人,并且说服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且听从命令,如果能够办妥,天下就可安定了。现在不快速到那里去,恐怕被曹操抢先据有。”孙权马上派鲁肃到荆州去。

这是第一段,鲁肃向孙权建议到荆州去吊唁,以图大事。鲁肃这个建议是很有政治眼光的,因为荆州与东吴相接邻,而汉代共有十三个州,每个州管辖的地域有现在的省那么大。比如荆州,就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是很大一片土地,所以才称得上“沃野千里”。曹操这时也正想夺取荆州,荆州是被曹操所攻破,还是与东吴结盟,它与东吴的安危关系极大。

到了夏口(今湖北省武昌市),得到消息曹操大军已经向荆州进发,日夜加速赶路,等鲁肃赶到南郡的时候,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刘备往南逃走,鲁肃直接去找刘备。鲁肃与刘备在当阳的长坂相会,鲁肃宣示传达孙权的意图,同刘备一起讨论天下时势,表达了深厚而恳切的希望。并且问刘备道:“你要到哪里去?”刘备说:“我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交,欲到那里去投奔他。”

鲁肃说:“讨虏将军孙权英明仁爱,尊敬贤者,礼遇才能之士,长江以南地方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于他,现在占据有六个郡的地盘,兵精粮足,足以成就帝王之业。现在为你设想,不如派遣亲信主动结交于吴,以共同完成流传后世的功业。你却要投靠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地处在偏僻的苍梧郡,不久就要被别人吞并,哪里可以投靠呢?”

刘备听了他的话以后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立即共同建立了交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因为避战乱,到江东在孙权手下担任长史的重要官职。刘备采用鲁肃的计谋,进驻鄂县(今湖北鄂城县)的樊口。

这一段是写鲁肃倡议孙刘联合。鲁肃为了促进孙刘联合,对诸葛亮也表示亲近,建立私交。

曹操大军将要从江陵顺流而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请允许我奉你的命令向孙将军求救。”于是和鲁肃都到孙权那里去。诸葛亮谒见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起兵,刘备在汉南收集人马,和曹操一起争夺天下。现在曹操消除大难,基本把一些问题解决了,于是就攻破荆州,使天下为之震惊。刘备失去了地盘,所以他只能逃到此地求救于孙将军。

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对付这种情况!如果能够以东吴的人马与中原地区曹操的力量抗衡,不如提前与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与曹操对抗,就向他们投降。现在将军对外假托服从曹操,而内心并不听命于曹操,犹豫不决,形势危急而不加决断,祸患没有几天就到了。”孙权说:“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刘备为什么不立即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齐国的壮士,他尚且守义不辱,何况刘备是王室的后代,英才高出于当代之上,如果与曹操争天下之事不能成功,这是由于天意,怎么能再给他做部下。”

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拿整个儿吴地,十万多的军队受曹操控制。我已经考虑决定了!除了刘备没有一个可以挡住曹操的力量,然而刘备新败之后,还有抵抗的力量吗?”诸葛亮说:“刘备虽在长坂战败,现在战士回来的以及关羽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和江夏战士没有投降曹操的也有一万人。曹操人数虽多,但是长途远征,士兵疲惫,听说追赶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走三百多里,此所谓强弩发出的箭到射程终了时,它的力量连最薄的绢也穿不过。

因此兵法忌惮这样的事,说,‘必然折损上将军’。而且北方士兵,不习惯于水战,另外荆州的百姓附和曹操,是为兵势所逼,并非内心诚服。现在将军果真能够命令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备同心协力,曹操的军队必然能够击破,必定往北退兵;如果这样的话,荆州和东吴的势力强大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成败的机会,在于今天!”孙权很高兴,和他的部下商量是否要救援刘备。

这一段是写诸葛亮见孙权,分析着曹军的弱点,主张孙刘结盟抗曹。

这时曹操给孙权写信说:“近来奉朝廷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向南进军,刘琮投降。现在训练水军八十万,将要和将军较量一番。”孙权给手下看了,没有不震惊失色的。长史张昭等说:“曹操是豺虎一般的人物,挟持天子以征服四方,动辄以朝廷为命令;现在拒绝他,事情于理不顺,况且江东能够拒绝曹操,是因为有了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得到了荆州,全部占有它的地方,刘表治理水军,轻快的战艇河和大型的战舰有数千艘,把这些战船在水面上全部摆开,还有步兵,水陆一起进军,这样长江天险已经与我方共同占有了,而且实力彼众我寡不可相提并论。我认为大计不如投降迎接他。”

鲁肃独独没有说话,孙权起来小便上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孙权知道他的意思,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有什么话说?”鲁肃说:“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专门是用来耽误将军的,不能够与他们商量国家大事,现在我可以投降曹操,至于将军不可以。怎么说呢?如果我投降曹操,曹操把我送回老家去品评名望地位,还是能够担任地方官员,乘坐牛车,有吏卒跟随,与士大夫结交,仍能做到州郡一级的长官。将军投降曹操,归宿是在哪里呢?希望早日做出决定,不要采用众人的议论。”孙权叹息说:“众人的议论,对此我很失望。如今你阐发抗曹的意见,和我相同。”

这一段写在曹军进攻的威胁面前,东吴不少臣子感到害怕,主张投降,鲁肃主张坚决抵抗,说服孙权。

当时周瑜奉命出使鄱阳(今江西波阳县),鲁肃劝孙权把周瑜召回。周瑜到了,对孙权说:“曹操虽然打着汉朝丞相的名义,其实是汉朝的窃贼,将军以你的非凡的军事才能,依靠你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所建立的基业,以江东为根据地,土地方方数千里,兵力精良足够使用,英雄们乐于建功立业,应当纵横驰骋,为汉朝剪除残暴,去掉污秽;何况曹操自己率兵前来送死,怎么能够投降他呢?

让我为将军再分析一下:现在北方尚未平定,马超、韩遂仍统兵在函谷关以西割据,这是曹操后方的祸患;而曹操舍弃骑兵,依靠船只,与我们东吴争斗。现在天气又寒冷,马匹没有饲料,驱使中原地方的士兵长途跋涉在河流和湖泊之间,水土不服,必然生病。这几件事都是用兵的大忌,但是曹操却都冒失轻率地做它,将军捉拿曹操的良机,就是现在。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一定为你击破曹军!”

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要废除汉朝自己想当皇帝已经很久了,仅仅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现在这几位枭雄已经被灭掉了,只有我还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出击,和我想的一样,这是老天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并因此拔出刀来砍向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说:“各位将领官员再敢有说向曹操投降的,和这个矮桌同样的下场。”

这一段写周瑜分析敌我形势,促使孙权下决心抗击曹操,周瑜的这种分析和上面诸葛亮的分析一样,都是正确的,冒进这是几十万曹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的根本原因。

这天夜里,周瑜又见孙权说:“主张投降的人只看见曹操信中所说水兵、步兵八十万,因而各自害怕,没有估计他的真假,便阐发投降的言论,这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查的结果,他所率领的中原地方的士兵不过十五六万,他所得到的刘表的部下也只有七八万,这些人内心犹豫,对曹操有二心。以极度疲劳的士卒,控制狐疑不决的重任,人数虽多,并不足为惧,我能够有五万精兵,自然足以制服曹军。

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部说:“公瑾,你这么说了,很合乎我的心意。张昭、秦松等人,各自顾自己的老婆孩子,带有私心,对此我很是失望;唯独你与鲁肃与我相同,这是老天派遣你们两人帮助我啊。五万兵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已经选中三万人,船只粮草、战具都已准备好,你与鲁肃、程普先出发,我当然继续增加兵力,多载物资和粮食,作为你的后援。你如果能办理的事,完全由你去处理。万一不如意,就回到我这里来,我与曹操决战。”于是安排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带领军队与刘备全力迎击曹操;并派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策划策略。

这一段写周瑜再次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抗秦。

刘备在樊口,每天派遣巡逻的官吏在水边等候盼望孙权军队的到来。巡逻的官吏望见周瑜船只的到来,就去禀告刘备,刘备就派遣人员去慰劳他,邀请他。周瑜说:“有军事任务在身,不可委托别人代行职务,如果你能屈尊前来,这符合我的希望。”刘备就乘一只大船去见周瑜说:“今天抵抗曹操,深感这是合适的决策。

不知战斗的士卒有多少?”周瑜说:“三万人。”刘备说:“可惜太少了。”周瑜说:“这足够用了,刘豫州只管看我击败曹操。”刘备要招呼鲁肃等人共同会面谈话,周瑜说:“鲁肃等也接受了军令不能随便前来,如果要见他,可以另外去看他。”刘备深感惭愧,又深感喜悦。

这一段写周瑜率兵与刘备会合。前两段写周瑜对形势的分析,表现出周瑜的政治远见。这一段着墨不多,表现了周瑜军事统帅的风度。

进军,两军在赤壁相遇。

当时曹操军队众多,已经有了疾病瘟疫。首次交战,曹操军队失利,退却驻扎在长江北面。周瑜军队在长江南岸,周瑜部将黄盖献计说:“现在敌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持久,曹操军队正在连接船只舰队,首尾互相连接,可以用火烧的方法使他们败逃。”于是准备轻快的战艇和大型的战船十艘,装满了干燥的芦苇、干枯的柴草,在其中灌上油类,外面用幕布包裹着,插上旌旗,预备逃生的小船,连接在大船后面。

先写信给曹操,向曹操诈降。当时东南风急,用这十艘舰船行走在最前面,到江中升起了船帆,其他的船按照次序行进。曹操的下级军官都出营来看,说黄盖来投降,离开曹操军队二里多,同时点起火来。火烈风猛,船只向前如箭一样,把北岸曹操军队的船全部烧掉,一直烧到岸上的军营。顷刻之间,漫天是黑烟和火焰,人马烧死溺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锐部队跟在后面,擂鼓快速进击,曹操的北军大量崩溃。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陆路败逃,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了大风,派遣体弱的士兵拿稻草填平它,骑兵才得过去。

大家争着逃命,结果体弱的就陷入泥中,给踩死了很多。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赶曹操到南郡。当时曹军在战争中损失外,又兼有饥饿和瘟疫,死的人有一大半。曹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留守江陵、折冲将军了近留守襄阳,自己带兵回到北方。

征南将军、横野将军等都是将军的名号。江陵和襄阳是荆州重镇,曹操不愿轻易放弃,所以派兵留守。曹操自己带兵回到北方,但在后来,江陵、襄阳又先后被刘备夺取。

读完本文后,可以明显地赶到文章中真正描写赤壁之战的战争过程的只有一小段,而其与大部分是写战前孙刘双方的政治活动。这是因为,赤壁之战能否胜利关键在于孙权和刘备是否联合,刘备是在新败以后,显然是无力单独对抗曹操的。但在孙权这一边,面对着曹操军的压倒性优势,也有战与和两种主张。如果主战派的主张不能占上风,如果没有孙权和刘备双方结成的统一战线,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不能发生,所以《通鉴》着重记述诸葛亮、鲁肃、周瑜等对孙权的劝说,是有道理的。

而且他们劝说孙权时,都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这些分析都是很中肯的,通过这些分析也说明赤壁之战并非是侥幸取胜,赤壁之战的胜利是有客观原因的,曹军的种种短处,以及主观原因,孙刘联军主将能正确分析形势,避敌之长,攻敌之短,以及曹军的骄傲轻敌,优势变为劣势,终于大败而归。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它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注释


从赤壁之战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它选取了散见于陈寿《三国志》中诸葛亮、鲁肃、周瑜传中的材料,综合在一起,从刘表死、鲁肃从东吴来吊慰写起,直到赤壁之战结束,把有关事件及主要人物的活动交代得脉络清楚,条理分明,这是充分发挥了编年史书的长处,像《三国志》那样的纪传体史书不容易把这样一个牵涉到魏蜀吴三方,有许多主要人物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集中地反映出来。

在记述赤壁之战时,《通鉴》采用陈寿《三国志》中的材料,同时也从别的史书中选择了一些可靠的,而又有历史、文学价值的材料。例如曹操给孙权信的内容,《三国志》未载,见于《江表传》,《通鉴》选用了有了曹操这样一种充满威胁性的言辞,就为下面战与和两种意见的争论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又如孙权拔刀砍奏案这一细节,也是选自《江表传》的。这一细节的选曲显然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文章着重描写战前孙、刘方面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动,将鲁肃、诸葛亮、周瑜等人刻画的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对交战经过的描写虽很精练,但把激烈的战争场面渲染得生动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赤壁之战这一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千多年来,有不少诗人作家用诗、词、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或是抒发自己对这次战役的怀古之请,或是把这次战役中的主角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群雄割据,互相征战的局面。在北方,曹操凭借了他正确的政治措施和军事策略,逐个消灭了袁绍、袁术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接着他就率军南下,想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统一中国。他的军事行动在开始时取得了很大成功,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刘备大败。于是曹操就顺江而下,准备消灭孙权。但就在这时,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赤壁一战,大败曹军,从此就形成了魏、蜀、吴鼎足三分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三国。

参考资料:赤壁之战-百度百科

《赤壁之战》翻译

曹操在大寨中,与各位将领商议,只等待黄盖那边有没有消息。那一天东南风起猛烈地刮了起来。程昱进帐告诉曹操说:“今天东南风刮起来了,应该多加提防。”曹操笑着说:“冬至时节,阳气复生,这个时候,偶尔有东南风也不奇怪?”军士忽然报告说江东有一只小船来,说有黄盖密信。曹操马上叫他进来。那个人呈上书信。信中说:“周瑜防守很严密,因此没有办法脱身。现在从鄱阳湖有粮草刚刚运到,周瑜派兵我巡视防守,现在时机正好。无论如何我要杀几个江东名将,提着他们的头前来投降。今天晚上二更时候,船上插着青龙牙旗的,就是运粮草的船只。”曹操非常高兴,于是和各位将领来到水寨中的大船上,等候黄盖的船到来。

再说江东,天色渐渐黑了。周瑜斩了蔡和,用血祭完旗,就命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自披着防护服,手里拿着锋利的兵器,旗帜上大大地写着“先锋黄盖”几个字。黄盖乘着顺风,向赤壁进发。这时候东风刮得更厉害了,江面上波浪汹涌。曹操在中军帐内远远地了望江对岸,看看月亮上来了,照耀着江水,就像无数金色的蛇在波涛中翻腾。曹操迎风大笑起来,自以为这下子定能完成灭吴大业。忽然一个军士指着江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一个船队,顺着东南风向这边驶过来。”操登上高处了望。报子报告说称“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当中有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先锋黄盖的名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来投降,这是上天帮助我啊!”船队渐渐近了。程昱看了很久,对曹操说:“这过来的船队一定是诈降。暂时不要让它靠近水寨。”曹操说:“你凭什么知道!”程昱说:“船上装的如果是粮草,船一定很稳很重;现在看过来的船只,轻飘飘地浮在水上。再加上今天晚上东南风这么猛烈,如果有阴谋,怎么能够抵挡得住它们?”曹操一下子明白了,问:“谁去阻止它们?”文聘说:“我熟悉水战,愿意去阻止它们。”说完,跳上小船,用手一指,十多只巡逻船,随着文聘的船出发了。文聘站在船头,大声喊:“丞相传旨:南边的船队暂且不要靠近水寨,就地在江心抛锚停住。”所有的军士齐声大喊:“快放下船帆!”话音还没有落下,只听到弓箭响了一声,文聘被箭射中左胳膊,倒在船上。船上一下子乱作一团,各自逃回水寨。南边的船队离曹操的水寨只隔着大概二里的样子。黄盖将手中的刀用力一挥,前面的船一起点起了火。火趁着风的威力,风助着火势,所有的船像箭一样都冲了过来,烟火染红了天空。二十只火船,冲进了水寨,曹操水寨中的船只一下子全着火了;再加上船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这时听到江对岸炮声震天,四面八方火船一齐都到了水寨,只见江面上全都是一片火海,一片通红,染红了整个天空.

曹操回头看岸上的营寨,有几处也在冒烟着火。黄盖跳到小船上,背后有好几个人划着船,冒着烟喷着火,向曹操飞驶过来。曹操见形势紧急,刚想跳上岸去,忽然看见张辽驾着一只小脚船,张辽扶曹操上到小船上的时候,曹操的那只大船,已经着火了。张辽和十几个人保护着曹操,飞快一逃往岸边。黄盖看见穿绛红袍的人下了大船,知道那是曹操,于是催船快速追赶,他手里提着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不要逃跑!黄盖在这里!”曹操叫苦连天。张辽将箭搭在弓上,看着离黄盖比较近了,一箭射过去。这时候时风正大,黄盖在火光中,怎么能听到弓箭的声音?”一箭正好射中肩窝,黄盖翻身落入水中。

这张辽一箭将黄盖射下水,把曹操救上岸,找到马匹逃走时,军队已经乱作一团。韩当冒着烟火来进攻水寨,突然听到兵士报告:“后梢舵上有一个人,高声叫将军的表字。”韩当仔细一听,只听到有人大声喊“义公快救我?”当下就说:“这是黄盖!”急忙教人救起来。只见黄盖受了箭伤,箭杆已经拔出,箭头还留在肉里。紧急给他脱掉湿衣服,用刀剜出箭头,扯下旗子包扎好,脱下自己的战袍给黄盖穿上,先让其他的船送黄盖回大寨医治。原来黄盖的水性很好,所以在大寒的时候,连甲胄一起掉入江水中,也能得以逃生。

这一天整条江江面遍布大火,喊杀声震天动地。左边是韩当和蒋钦的两支军队从赤壁西边杀过来,后边是周泰和陈武两支军队从赤壁东边杀过来,中路是周瑜一干人的大部队船只尽出。火攻需要士兵响应,士兵仗着火势显威。这正是:三路攻去大江水战,赤壁之上激烈交战。曹操的军队中枪中箭的,被火烧死被水淹死的,无法计算它的数目。后代的人有诗说到:

魏国和吴国争斗一决雌雄,赤壁的大队楼船被一扫而空。熊熊烈火开始旺起来照着天上的如海之云,周郎曾经在这里大破曹操。

赤壁之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赤壁之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

《赤壁之战》原文: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赤壁之战》的翻译:荆州与我们邻接,山川险要、坚固,土地广阔、肥沃,人民殷实富足,如果能占有它,这正是开创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各位将领,有的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

《赤壁之战》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注释


刘备是天下的杰出人物,跟曹操有仇怨,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

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同心协力,就应该另作打算,以成就帝王的大业。

我希望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意见。



井底之蛙的原文 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

原文: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翻译: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慢慢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有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有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匠石之齐原文及翻译 匠石之齐原文译文欣赏

1、原文: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柄社树。其大蔽数干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精,以为柱则蠢。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相梨橘柚,果蔬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若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天,自培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2、翻译:

匠人石去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树。这棵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干头牛,用绳子绕着量一量树干,足有头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离地面八十尺处方才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十余艘。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地涌来涌去,而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个够,跑着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不住脚地往前走,为什么呢?”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惇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寿延。”

匠人石回到家里,梦见社树对他说:“你将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吗?那楂、梨、桶、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天折,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且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匠人石醒来后把梦中的情况告诉给他的弟子。弟子说:“旨意在于求取无用,那么又做什么社树让世人瞻仰呢?”匠人石说:“闭嘴,别说了!它只不过是在寄托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社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况且它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与众不同,而用常理来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远了吗!”



麋字的意思 麋是什么意思

麋的拼音是mí,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麋的意思是什么?麋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麋字的意思 麋是什么意思吧。

麋字的意思:

mí   ㄇㄧˊ

◎ 〔麋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麋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í 

〈名〉

(1) (形声。从鹿,米声。本义:兽名。即麋鹿)

(2) 同本义 [elk;pere david deer]

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其角。——《说文》

夏献麋。——《周礼·兽人》。疏:“麋是泽解兽”。

麋何食兮庭中。——《楚辞·湘妇人》

(3) 又如:麋裘(用幼鹿皮制的皮衣);麋侯(糜皮箭靶);麋田(麋群踩过的田);麋脯(干麋肉)

(4) 通“眉”。眉毛 [brow]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非相》

(5) 又如:麋寿(眉寿。长寿);麋首(长寿的人)

(6) 小兽的通称 [young beast]。如:麋夭(泛指幼兽);麋卵(指未成长的鸟兽)

(7) 通“湄”。水边,岸旁 [bank of waters]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诗·小雅·巧言》

余赐女孟诸之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麋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鹿字部】麋;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509第34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 齐晋鞌之战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逄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逄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2、译文:

鲁成公二年春,齐顷公攻打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邑。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却被龙人抓住了。齐顷公对龙人说:“你们千万别杀他,我们讲和,我的军队不进入你的封地内!”龙人不听,杀掉卢蒲陈尸于城上。齐顷公亲自击鼓,攻上城墙。才三天,攻取龙邑。然后一路向南杀到了巢丘。

当时卫穆公正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要去打齐国,正巧在这路上与齐师相遇。石稷想回去,孙良夫说:“这怎么行,本要带兵攻打他,如今遇到他的军队你倒要回去了,我们如何回复君命?当初要是知道你如此无能,你就不该出来。如今既然遇到,就要打!”夏天,有......(此处省略若干字,为新筑战事。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你(孙良夫)如果不稍等待救兵,我们就要全军覆灭。你战死了军队,回去怎么交代啊?”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你是国卿。你要是战死了,那太丢人了。你带领军队撤退,我于此阻止齐军。”同时通告军中,说援军的战车来了不少。齐师停止了进攻,在鞫居驻扎下来。这时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孙良夫),孙桓子才得以免于一死。此后,卫人要赏赐仲叔于奚封地,仲叔于奚谢绝,却请求朝见时用曲悬、繁缨之礼(仲叔于奚这种请求是以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卫君答应了仲叔于奚的请求。孔子当时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些封地。唯有服器与爵位,不能假手他人,应有君主掌管。爵位名号是使人们产生信赖的标志,在上位的人使人信赖,才能保享车服之器,车服之器体现礼法,礼法用来规行仁义,施行仁义才能生利,而有利方能治理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若将这些假手他人,是给人以国政。国政亡,则国家随之灭亡,难以抵挡啊。”

孙桓子逃回新筑,不入城,随后就去晋国求救兵。碰巧臧宣叔(鲁大夫,字孙许,谥宣叔)也到晋国求救兵。都投到郤献子门下(郤克三年前出使齐国,因跛脚遭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的耻笑,曾发誓要报仇,所以鲁、卫求兵都来找他)。晋景公答应给他七百辆战车的兵力。郤子说:“这是城濮战役所用的军额。那时有已故国君(晋文公)的明德与卿大夫(在先轸、狐、偃、栾枝等人)的敏捷,才取得胜利。我比起先大夫,简直连供他们役使都不配。(意思是自己的才干远不如在城濮之战中立有战功的先轸等人。这是谦词。)请给我八百乘战车。”晋景公答应了他。郤克为中军主帅,士燮(又称范文子、范叔,士会之子)以上军佐的身份率领上军,栾书(又称栾武子,栾枝之孙)为下军主帅,韩厥(又称韩献子)为司马,去救鲁、卫两国。臧宣叔迎接晋军,为他们引路。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国执政大臣)帅军与晋军相会。到达卫国境内,韩献子要按军法处死部下,郤献子驱车狂奔想要救他。可惜到达后,已经斩杀了那人。郤子赶快将被杀的人示众,告诉他的仆从说:“我是为了分担杀人的怨谤。”

晋军跟踪齐军到莘。六月十六日到达靡笄山下。齐顷公派人挑战,说:“您率领你们国君的军队,行辱于我这小地方,我士兵疲弊,请明早会面吧。”回答说:“晋国与鲁、卫两国,是兄弟之邦。他们前来告诉我国君说:‘齐国总是到我们这疲弊之地来作乱。’我国君不忍,就派群臣来请求您,您可不要让我们的军队在您的地盘上久留。军队能进不能退,不劳您吩咐。”齐顷公说:“我希望你能应战,就算你不答应,我们也将兵戎相见。”齐国的高固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砸人,还抓了晋军的人,爬到人家的战车上,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以此遍告齐军,说:“想要勇猛的,可以来买我多余的勇力!”

公元前年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鞍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逄丑父当为戎右(古代战车,将领居左,御者居中。如果将领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御者居左。负责保护协助将领的人居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奔驰(之:指驾车的马)。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古代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吾子’比‘子’更亲切些)忍著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难以支持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鼓声和战旗,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由于单手持辔无法控制),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

韩厥梦见子舆(韩厥父,当时已去世)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此乃齐侯愚蠢之举)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晋军)将军綦毋张(晋大夫,綦毋氏,名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按,韩厥由于梦中警告,所以这样做,以免綦毋张受害)。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逄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这是逄丑父为了保护齐侯,乘韩厥低下身子安放戎右的机会与齐侯交换位置,以便不能逃脱时蒙混敌人)。将要到达华泉(泉水名,在华不注山下)时,(齐侯)两边的(中间两马为服,旁边两马为骖)被树枝等钩住。(昨天夜里)丑父睡在轏车(一种卧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按,这是为了交代丑父之所以不能下来推车而补叙的头天夜里的事)。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絷:拴缚马足的绳索),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这是臣下对君主所行的礼节。春秋时代讲究等级尊卑,韩厥对敌国君主也行臣仆之礼)。捧著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臣下不幸,恰巧遇到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隐藏(我不能不尽职作战)。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外交辞令:自己是不得已参加战斗,不能不履行职责,来俘获齐侯你)。”逄丑父(充齐侯)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著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逄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呼喊道:“直到目前为止没有能代替自己国君承担祸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赦免了逄丑父。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的意思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原文及翻译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翻译: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原文:《童趣》

【作者】沈复 【朝代】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

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简述

1、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的意思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原文及翻译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翻译: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2、原文:《童趣》

【作者】沈复 【朝代】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翻译:

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