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民俗 北京胡同的文化记忆_宗教民俗 全聚德:百年留香的舌尖记忆

2023-08-14 03:00:33 作者:别玷污姐的美



宗教民俗 北京胡同的文化记忆

800年古都风华,燕京城闾巷交错。如今,人们已经很难说清,究竟是北京孕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还是胡同成就了厚重的北京文化。2011年1月,《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北京市将加大政府投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使文物资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得以更加鲜活地传播。

北京胡同的记忆 十一 游史家胡同

一缕炊烟,一抹轻尘,长街里传来欢声阵阵,深巷中飘来酒香徐徐。这真是一处神奇的所在,它既有亲切的生活气息,又有悠远的历史风情。它,就是北京的胡同。寻常巷陌可领人生百态,街边路口何必曾经相识。人们常问,了解北京、走进北京文化的路究竟在哪儿?也许,它就在人们脚下,就是这一条条盛满了故事的北京胡同……

一条胡同一段历史

“这可是一条将近1000岁的老胡同啦。”81岁的张奶奶语气发颤地说。

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国华商场的身后,有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同。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条胡同,当地居民自豪地称它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据了解,三庙街胡同的建设可以追溯至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说,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三庙社区的书记张斌告诉我们,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因此得名三庙街胡同。

张奶奶打小就在这片儿长大,她对三庙街胡同绝不仅仅是熟悉,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眷恋。“每天,我都要来回走上几趟。”这位耄耋老人微笑着说,胡同里面既安静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胡同里转悠,就像在自个儿家里一样。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陈光中表示,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欢胡同,首先就因为与高楼大厦相比,胡同之间的宽度较小,不会形成涡流,所以非常舒适宜居。另一方面,就是胡同里邻里相熟,院落间紧密相连,天然形成了一种既热闹又和谐的人文氛围。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这句话看似比较夸张,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一书的统计,当时北京城就有胡同2000多条。到了20世纪40年代,《北京地名志》中记载的北京胡同已达3200条。而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称录汇编》当中,北京胡同的总数已经超过6100条。

其实,在北京,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它还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过。

让身边的文明不再失落

也许文化和文明真不是一对同义词,因为有时候,它们之间的冲突是那样的明显。

如果说,胡同可以算作北京文化的一个代表,那么,近年来,胡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却来得那样猛烈。有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配合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大潮的推进,北京胡同已经陆续被拆、改掉了1000余条。在这一过程中,即便是“元老级”的三庙街胡同亦莫能外。

如今,走在这条300多米长的胡同里,闭上双目,虽然辽金戈马、明清繁华似乎还会在脑际浮现。然而,仔细看去,历史的风尘其实早已远去,胡同的古貌也已如烟般逝去。柏油路、砖墙面所带来的,却只是机动车的呼啸而过,建设者的身影重重……

面对这种情势,很多文化界人士纷纷呼吁:“请保护北京胡同,保护北京文化的根脉。”

三庙社区副书记李深表示,很多老胡同都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它们保留下来,其考古价值、旅游潜力都将远大于拆除后的经济效益。以三庙街胡同为例,如果能够妥善规划,重建三庙,则必将有效带动这一街区的综合发展。

“北京胡同滋养了北京人,人与胡同又一起传递着北京文化的魂。”陈光中说到,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北京胡同是北京的,更是民族的、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北京胡同就是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2011年1月获批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将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推进历史名城风貌保护。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目前尚存的北京胡同会变得更具古风,已然消逝的北京胡同也会再度归来。到那个时候,北京胡同中的北京人,北京文化中的根与魂,也将得以继续传延下去……

“胡同”词源从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来看,对“胡同”一词的解释多与蒙古语有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胡同是浩特的谐音: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比如呼和浩特、二连浩特。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就依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的城镇、街巷等称为“浩特”。后来,“浩特”一词又被汉人讹读成了“胡同”。

★胡同是忽洞的谐音:蒙古语中表示“井”意的词汇发音为“忽洞”。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内仍有许多地方以“井”命名,比如赛因忽洞、哈业忽洞。因为城镇居民的生活离不开井,因此“井”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忽洞”也慢慢演变成了“胡同”。

★胡同是霍通的谐音:还有学者提出,“胡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女真语中的“霍通”。女真语把“聚族而居”表达为“霍通”、“火瞳”等词。由于女真语和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所以,在蒙古族人建立元朝以后,“霍通”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汉族人译成了“胡同”。

趣话胡同名★大栅栏胡同:在北京人口中,大栅栏读做“大石烂儿”,它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着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清朝时在街口装上了栅栏,而且栅栏很大,因而得名“大栅栏”。

★锣鼓巷胡同:锣鼓巷胡同原来叫“罗锅巷”胡同,因为这条胡同两头低洼,中间隆起,像是驼背人的脊梁。又因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形似“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百花深处胡同:新街口大街附近有条名为“百花深处”的胡同。据说明代有对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了二三十亩空地,后在园中辟地种植牡丹、荷花、秋菊、腊梅等花,四季均有,也常有人慕名前来观赏百花,因此得名“百花深处”。

★杨梅竹斜街:今天的杨梅竹斜街在清朝时叫做“杨媒斜街”,据说街上曾住过一个姓杨的媒婆,后改为杨梅竹斜街。★高义伯胡同:高义伯胡同其实原名“狗尾(音乙)巴胡同”,位于北京西单北大街东侧。解放后,因“狗尾巴”一词不雅而改为高义伯胡同,不少人曾误以为这里住过一位很讲义气的高姓老伯。

★三不老胡同: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当年,郑和被人们称为“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被叫做“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被讹读为三不老胡同。★宝钞胡同:今天的宝钞胡同原名叫“倒钞胡同”,因为元朝时这里曾经有个负责兑换旧纸币的倒钞司。

★花枝胡同:东城王府大街北侧有一条胡同叫做花枝胡同,其实原名是“花子胡同”。花子就是乞丐,过去,这条花子胡同也叫花子营,功能类似乞丐收容所。



宗教民俗 全聚德:百年留香的舌尖记忆

当一只只香喷喷、热腾腾的烤鸭呈现在食客面前时,相信用“垂涎欲滴”形容每位食客的心情一点儿都不过分;当一盘盘片好的鸭肉端上桌时,相信食客们更多的是希望盘中鸭尽快转到自己面前……这就是全聚德烤鸭的魅力,这就是全聚德挂炉烤鸭每年出产近千万只的奥秘。为何一只小小的烤鸭经历148年沧桑越卖越火?为何挂炉烤鸭技艺成为全聚德人引以为荣的“看家菜”,更能被冠以“国家非遗”、“首选礼物”、“北京名片”……的称号?

独到的鸭坯

2008年,全聚德烤鸭正式入选成为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成为受到国家重点扶持和保护的老字号独门老手艺中的一员。这表明,国家不但认可全聚德挂炉烤鸭制作技艺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承认它是一种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根基离不开全聚德独到的原料鸭,也就是俗话说的烤鸭鸭坯。

记者获悉,全聚德90余家成员企业的烤鸭所用的鸭坯,都源自“三元金星”养殖的优质北京填鸭。北京填鸭品种好,体形丰满、肌肉细嫩、有脂肪层。根据有关部门的科学测定,北京烤鸭的脂肪大部分均匀地分布在肌肉组织纹理中,这是烤鸭肉质柔嫩、味道鲜美的重要原因。用北京填鸭烤制的全聚德烤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原素。据三元金星的负责人介绍,北京全聚德烤鸭采用低脂肪、高蛋白的填鸭新品种,并要求填鸭在喂养时应选用不含激素和有害化学物品的天然饲料,使烤鸭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降低脂肪含量,更加符合营养卫生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其营养价值。“我们严格挑选体形均匀、无污损、新鲜、脂肪颜色成淡黄且不发硬、肌肉结实有弹性、重量适宜的健康生鸭,为以后的加工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独有的工艺

过去,老北京人管烤鸭叫“烧鸭子”,管烤鸭店叫“炉铺”。烤鸭有3种做法,一是挂炉烤鸭,一是焖炉烤鸭,还有一种是叉烧鸭。其中,以叉烧鸭历史最为久远。随着全聚德烤鸭的生意日益兴隆,挂炉烤鸭的名声盖过了其他鸭子。

全聚德烤鸭店始建于1864年,创办人是杨全仁。杨全仁雇用山东名厨,用宫廷御膳房流传出来的挂炉烤鸭技术精制烤鸭,其使用果木为燃料,在特制的烤炉中,以明火烤制而成,这样的木柴有底火,且有果木香味。如今,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拥有一套完善的环环相扣的烤制工序,按照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线流程,每只从三元金星出场的鸭坯都是由配送中心进行前期处理,然后统一配送到各店,经过开膛、烫坯、上糖色、晾坯和入炉烤制,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实行专人负责制。

在最为关键的挂炉烤鸭烤制环节上,全聚德严格规定的成熟时间为45分钟左右。其成品特点是:刚烤出的鸭子呈枣红色,皮质酥脆,肉质鲜嫩,飘逸着果木的清香。

独创的吃法

全聚德的鸭子烤好后,外皮呈枣红色,通体颜色一致。全聚德烤鸭有3种片法,除了传统技艺烤鸭的片法,另外两种片制方法为片条和皮肉分吃,技艺难度也较大。每只烤鸭要片出80-90片,而且片片形如丁香叶,片片皮肉相兼,看上去满盘油亮、枣红,食之片片酥脆味美。全聚德烤鸭的吃法也很有讲究,裹在荷叶饼中,配以甜面酱、葱条或黄瓜条食之,酥香鲜嫩,集于一卷就食;还可将烤鸭蘸了甜面酱,同葱条一起放进空心芝麻烧饼中吃。

据营养专家介绍,鸭肉本身糖类含量较低,但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烤鸭与荷叶饼、甜面酱一起配着吃,面饼面酱中都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薄饼中(富强粉)糖类含量为50.8克/100克,面酱中糖类含量为27.3克/100克,从而弥补了北京烤鸭营养价值方面的缺陷。而且,这些食品中的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具有使胆固醇下降和纤维蛋白质溶解活性升高,帮助消化的功能,提高了烤鸭的营养价值,增强了烤鸭的风味特色。

独特的传承

据介绍,全聚德创建时第一代烤鸭师傅姓孙,人称“孙小辫”,后来经历了蒲长春、张文藻和田文宽共四代烤鸭师傅。解放后,“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进一步弘扬,并以集体传承的形式又相继培养出第五代、第六代烤鸭厨师。如今,经过几代全聚德人的努力,“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已形成一整套标准、规范的工艺流程。2008年6月,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记者了解到,获得非遗之后,全聚德仍不断搜集有关史料,不断为全聚德挂炉烤鸭的技艺增添辉煌。2009年,发现了1933年全聚德烤鸭师傅烤鸭的老照片以及1947年曾为全聚德供货的永定门“来记鸭场”的照片,进一步丰富了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的史料内容;借助烹饪、旅游、老字号等专业展览会,宣传展示挂炉烤鸭技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经验介绍与交流;出版《全聚德楹联集》、《全聚德竹枝词》、《全聚德珍藏名人字画集》等一批文化书籍,宣传全聚德烤鸭文化;在首都机场等公众场所与其他非遗项目联姻,合力讲述全聚德的故事和文化,让消费者从多渠道了解全聚德烤鸭炉火纯青的制作技艺。



宗教民俗 北国冰雪建筑文化

冰雪建筑是始于地下的。东北的古代民族为了在冰雪自然环境中生存,"常为穴居,以深为贵。"用九节梯子下到洞穴之中,在其中生一堆火,周围铺着树枝,柴草或皮张,用"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还有"筑城穴居",或"冬则入山,居土穴中"。

儘管非一日之冰,可冻三尺土深,而人居九尺地下,又燃一柴火,则可以御寒,如有山洞,其深更远,再有火燃,就更适于人居了。

但由于地下採光和通风条件差,加上人们可以利用木材,这样,使人从深地下走上浅地下。赫哲族早期居住名曰"希日兔克",即地窖子,就是这种情况。

再后来,由于密封条件的改善,即用兽皮遮在木房内,外用土堆上或用泥糊上,内燃火这就使人在冬季从地下走向了地面。这也从赫哲族的马架子中看到这一点。

地上马架子是源于夏天临时住地的"尖状窝棚"(撮罗安口)和"圆顶窝棚"(昆布如安口)的。这些窝棚有些用毛草製成,有些用柳条製作。

为了採光,又怕漏风,先人们把墙壁开了一个洞,赫哲人曾用去鳞的"鲢鱼皮"做窗户封材,后用窗纸糊窗户。

而辽代女真族从穴居转变为筑室居住,据《大金国志·初兴风土》载:"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栅,或复以板与樟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之。冬极寒,屋才高数尺,独开东南一扉。扉既掩,复以草绸缪塞之。穿土为床,温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衣"。

谈冰雪建筑文化时,不能不谈到炕。在我国,有"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的习俗。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儘管现在北方城市楼房中,大部分已没有炕,而只有床了,但床的出现却比炕要早很多。据张国庆在他的"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一文考证,《新唐书·高丽传》载:"(其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据此断定,高句丽人发明了炕,他进一步说明,在隋、唐之际,生活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人,受"床"和"炉灶"的启发,将二者合二为一,又经过改造加工而产生为炕。并传至东北各民族之中,后又传至黄河至秦岭以北。

爱斯基摩人在狩猎外出时,往往建造雪屋,首先,他们取结实的陈雪、压实的雪切成大城雪砖然后用雪砖垒成半球形的雪屋,用雪封住砖间缝隙,在室内燃一把火,把表层略略融化,房屋就密封住了。再在四壁挂起毛皮,甚至在屋顶覆以海豹皮保暖。雪屋有一半在地面下部,门有一半在地下,门前还有雪砖造一拱型挡风墙。也有的雪屋有小小的窗户,用晒乾的各种海兽肠子作窗户纸,可以透光。

我国东北鄂伦春族人在冬季外出狩猎也挖雪屋过夜休息。猎人们挖一深雪坑,四角插上木杆,上覆熊皮,雪屋内燃一堆篝火,下铺野猪皮作卧榻。它密封性差,屋内温度低,主要靠篝火取暖。

许多西方建筑,过去冬季取暖则主要採取壁炉的方式。即冬季在房间客厅,有大壁炉,在其中燃木料,使墙壁很热,成为火墙,靠这一火墙,整个房子在冬季就暖和起来了。



宗教民俗 北京话中的满语

南乡子同志说元曲没有受多少蒙古语的影响是对的。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对汉语的“体”构成影响,影响的仅仅是语音,语调和土语。元曲的语言主体是大都话,大都话在语音语调上受了不少阿尔泰语言的影响。

唐史里有幽州有很多胡人生活的记载,石敬唐把燕云16州断送掉后,北京脱离了中原汉族的统治。辽,金两代北京是他们的南方重镇。蒙古统治中国的时候,汉人被放在第三类人里面,政治地位要高于南宋政权下的南人,蒙古人,色目人被归为一二类。原居于北京的契丹人,女真人和原有的汉人被融合在“汉人”里面了,契丹女真是不可能归为色目一类的。元大都话应该掺杂了契丹女真语言的影响,蒙古的影响因为时间短不会对北京话产生什麽实际的影响。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耷拉”一词就是来自女真文,“胡同”则是来自蒙文。南乡子老兄说的“元朝秘史”好象不是汉字拼蒙文,而是用蒙文语法用汉字写成的。反正不管怎样,蒙文对北京话的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说元曲,元杂剧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好象也是轻微的。这种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后来在南方兴起,汤显祖等都是南方人,怎麽他们笔下的语言也没跟关汉卿差到哪去啊,最后由元曲演变来的昆曲不又杀回了北京。

明朝对北京的影响是移民,蒙古人逃往大漠,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可没有走。从山西,山东,南方来的移民有几十万吧,明朝的政府官员也多是南方人,明朝的北京话应该跟元不同。普通话的概念也跟明朝有关系,“官话”就是明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也是那会开始做的吧。国家空前的统一也促成了官话的流行,假如存在语言问题,广东的袁崇焕怎麽跟蒙古的满桂沟通。

现代普通话的定义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从这个定义来看,北京话跟普通话在语音上是有差距的。

差距来源于现代北京话里满语的影响。满人学习汉语是一进关就开始了,汉军八旗的主体是明朝的辽东人,他们的汉语是满人学习的对象。辽东汉人的成分很复杂,有流放的犯人,有来自全国的军队,汉军八旗的语言也是南腔北调。汉人曹佳氏整了一套“红楼梦”就是例子,那里面的语言在今人看来是四不象。它的语言特点就是一个杂来形容,不全象北京话,也不象南方话,里面还夹杂了很多满语。不单语音上怪怪的,语法也是。后世红学家们说红楼梦的语言别有韵味,也就是说它不文不白,半通不通应该就是大都话,辽东话,满人汉话,中原汉话的综合味道。

早期旗人话跟北京原有汉人的语言来了个结合就是现代的北京话了,这个时间应当是在清朝中叶。写的挺热闹的老小说“儿女英雄传”让现今的北京人看着就比红楼梦通顺多了。满语在北京话乃至普通话的影响就是这个时候定型。

我听过的最有影响的满语词汇是“萨其马”,这种点心的名字我听上海人,香港人,台湾人都说过。他们说的都跟北京话里的音差太远,北京话里的多轻声也是来自满语,普通话里的萨其马和北京话的差距就是在轻声上体现。上海人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跟新闻联播里说的一样,很规矩的将三个字说出来。而北京话里把萨的音加重,其和马都是轻声。北京话里的满语词汇消失的很多,如高阳,二月河小说里面的满语词汇很多都不用了。军机章京,笔帖式,达拉密,戈什哈等都已消失,但有些确留下来不单成为北京话而且是现代汉语里的标准词汇,如耷拉。

比如北京话的这样一句:

这小蜜挺棒,牌儿亮啊,哪儿拍来的?人长的帅喜欢你的女孩儿就是多。

“小蜜”自然是来自英文的miss,但“挺”,“牌儿亮"和“拍”“帅”都是满语词汇的音译。

还有普通话里的“马马虎虎”来自满语或北京话lalahuhu。

“磨蹭”来自满语或北京话的moji或moduo。

满语里的cahu本是泼妇的意思,到了北京话里成了诈唬或咋呼,是瞎喊,不礼貌或不文明的意思。比如“你在这瞎咋呼什麽?”。

北京人管腋下叫做gazhiwo,开玩笑时挠人家腋下叫gezhi,这也是满语腋下和挠腋下的音译。

北京人或赵本山当指责别人胡说的时候一般说“你别跟我瞎勒勒”,满语里“勒勒”是说的意思。

汉语里的“巴不得”也是来自满语,只不过稍微变化一下。

汉语里的央告,央求里的央也是满语,历史上没这麽用的多用乞求或请求,央来自满语或北京话里的yangge.

汉语里的邋蹋来自满语或北京话里的lete,比如我小的时候喜欢穿军装和大盖帽,出去玩身上弄的很脏,我妈就说我“你哪儿象个解放军?整个一lete兵啊。”

“江河的斑竹删贴干净,利索,麻利”中的利索和麻利来自满语中的lali。

汉语里“裤裆”一词来自满语或北京话,东北话的kabudang,古代黄色小说里说那个地方都是用“胯下之物”,裤裆的叫法是后来才流行的。

东北或北京形容人家的穷为”穷的响叮当“,叮当来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则是后加的。

“有的江河网友脾气可真是个色,不好打交道”,这里的个色也是来自满语,意思是特殊。

东北和北京话的打有一种叫法为kei,比如“再不滚蛋我可要kei你了”,kei就是满语打的意思。

“这人说话怎麽这麽罗嗦”里的罗嗦也是来自满语,与shaodao或絮叨一样

“不看江河的帖子我就浑身别扭”,别扭来自满语的ganiu。其在满语中是特殊的意思。

台湾管媚日,媚德叫做哈日,哈德,这个用法在台湾bbs或世界日报上很多见。北京话里也有类似的用法,“你可别老让我哈着你”,“你看看,你看看,他见到领导就知道点头哈腰”。这个哈字也来自满语,满语里管拍马屁,献媚叫做hadaba.

“xxx润肤露细心喝护您的健康”,护字沾汉语的边,这喝是从哪来的?不会是满语hekur吧,那是照顾,看管的意思。

“打倒官倒”是64的一大响亮口号,北京人管做生意叫倒腾,做生意的人叫倒爷。倒这个字在这里不是汉语里的本意,应是满语里挪来挪去的taodem。

以上是挑了几个影响大的词,北京话里的满语词汇还有很多。他们也没有进到普通话的范围内,比如说食物变质后的气味在北京叫做“hala味儿”,白衬衫领子上的黑色痕迹叫做elin,那是满语里波纹的意思。满语汉语还有很多说不清楚谁抄谁的词汇,汉语里有满语的词,满语里也有大量的汉语借词。

语言文化的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汉朝西域语言词汇进入汉语和佛教进入中国后的新汉语词汇都说明问题。说北方方言乃至汉语普通话有外族语言的痕迹是不假,但这不是体的变化。好象英语词汇进到汉语一样,香波是个好例子,翻译的出神入化。普通话里叫沙发,基本上各个地方也全这麽叫,但香港的广东话叫做“梳化”,也差不多。现代汉语还有大量词汇来自日本,比如保险,而香港离中华文明较远管保险就叫“燕梳”,这完全是英文的音译了。



宗教民俗 真实的西游记

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的家境开始还不错,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其父陈惠曾是县官,母亲是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是第四子。玄奘自幼父母双亡,造成了幼年困顿的局面。玄奘的二哥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

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陈袆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

勇敢的“偷渡者”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决意西行求法。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刚好27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传奇”的三个徒弟西游记中的徒弟是唐僧取经之初收的,现实中的徒弟却是在取经之后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在唐僧回来的途中收的,据说是一个西域神童,聪颖绝伦,过目不忘,记忆力几乎没人能比得过他。这跟孙悟空很相似,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相对于大唐来说本来就是异族人了,而且神通广大和唐玄奘的神童大弟子的身份也十分相符。

第二个徒弟是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出身将门,却自幼通学儒典,熟读兵书。窥基当和尚有三个条件:“不断青欲;准吃荤血之物;过午能食”。因此他最初出去讲经一般都是准备三辆车,一辆载佛经,一辆载酒肉,一辆载家仆妓女,因此被称为三车和尚,这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很是相似。第三个徒弟,应该是圆测大师,新罗国的王子,也是个外国人,学术渊博,与窥基大师齐名。圆测中规中矩,从事佛经的弘扬,并且是贵族出身,跟西游记中的沙悟净也很相似。



宗教民俗 中医的气功文化

中医的气功文化

什么是气功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中医与气功

气功一词,起于晋代许逊《灵剑子》一书中的“道气功成”。原始的气功是以“舞”这种运动形式出现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淤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之”。气功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保健运动的方法,是通过意识处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特殊状态(气功态)时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而发挥其心身调整作用的。与一般的运动不同,气功态时的运动具有松静自然、动静相兼、协调舒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等诸多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动态,常常给人以一种优美的艺术的享受。而练功人随着意念的活动,意气相随,感觉自己时而如大鹏展翅,时而如蛟龙戏浪,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野马分鬃,心身完全沉浸、陶醉在极其舒适美好的感受中。

中医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气”的通道。而“气”的流畅与否,可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进行自身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体生理功能这是一个早就被证明了的事实。心理生理学、理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的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由上可知,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它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

气功的起源

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着《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着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着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着《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从中央出也。”说明气功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由于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气功文物相继发现当时,考虑到气功一词虽不见《词典》、《辞源》、《辞海》里,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是一个口头传用的大众词汇。另一个原因是,能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以锻炼呼吸为主,兼而有调身、调心内容,而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呼吸方法,所以就用气功疗法名称了。至于理论解释是在以后的探索中,依据中医理论而来。后来形成的气功热潮中,人们附会了一些气功理论,或从不同角度推论了一些气功理论,把气功复杂化了。尽管如此,对气功锻炼方法本身不会有何影响。

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

气功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长期与各种病痛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对 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因此,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魂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支奇芭,现就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介绍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一.气功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

1.根据文献记载:相传在四千多年之前的唐尧时代,我国中原地区,曾经洪水泛滥成灾,历时很久,我们的祖先普遍出现了肌肤肿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 为了减轻病痛,他们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选用“某些舞蹈”的动作,作为舒筋壮骨、通利血脉、强身健体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古乐》中记载:“昔陶唐(尧号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由此可见,在四千 多年前的尧舜时期,或者更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采用“某些舞蹈”,即近似现代气功动功的某些动作,来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因此,中国古代气功可能产 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 2.根据出土文物:舞蹈纹彩陶盆,是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属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经测定距今约五千年左 右,现在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此彩陶盆高28.5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2厘米,绘有黑色舞蹈图画共三组,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侧各 有一斜道,似为发辫,动作摆向一致,每组外侧的人,手臂画为二道,可能反映空着的两臂,而且舞蹈动作较大又频繁。人体下的三道,接着地面的二竖道,表示两 腿,而下腹体侧的一道,可能是装饰的东西。舞蹈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据考证,此彩陶盆是现存反映古代气功的最早实物。因此,更进一步证实中国古 代气功可能产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

二.气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气功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发展很快,出现了多种练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有道家、儒家、释家、医学、武术和俗家六大门派,对后来传统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道家气功: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代表着作《道德经》中写有:“虚其 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内容,除了反映老子的哲学观点,也讲述了练功的方法。庄子在《刻意 篇》中专讲古代气功的内容,如“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所举彭祖,相传是殷商时人,享寿800岁(当时60天为1 岁,800岁相当于现在130多岁),为长寿代表人物。道家气功的特是:主张清静无为,重视养生,运用“吐纳”、“导引”、“守神”的方法进行练功。其代 表功法是华山十二睡功,彭祖导引法,内丹术等。 2.儒家气功: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又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代表着作《论 语》中写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可能是孔子的一种练功体会。孟子对儒家修身养性也十分重视,他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反映了孟子练习气功的切身体会。孔子有一位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向孔子报告自己创编“坐忘”的练功体会,引起了孔子极大兴趣,并在儒家学派 中推广。所谓“坐忘”,就是在静坐时,要求做到忘掉一切,甚至连自己的肉体也不知存在的程度,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气功中静功的起始。儒家气功的特点是:以静 坐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代表功法是坐忘、心斋等。 3.释家气功:又称为佛家气功,佛教是我国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派别,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国国王的长子,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终年80岁。释家气功的特点是:运用“戒、定、慧”等禅修方法,使精神止于一境,进而引发无漏的智慧。其代表功法是天台宗的止观法;禅宗的禅定法、易筋 经;密宗的三密瑜伽法等。 4.医学气功:指把气功作为治病强身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总结了我国古代五种医疗方法,即砭石、毒药、 灸 、九针和导引按跷,其中导引按跷就是古代气功。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 若一”,说明我国古代医学气功的目的主要是保健防病。而在《素问?奇病篇》中指出“息积”的病症,治疗必须“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说明有的病症 采用导引和药物结合治疗效果更好。又在《素问?遗篇剌法论》中更明确指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 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说明有的病症可单独采用古代气功进行治疗。医学气功的代表功法是华佗的五禽戏和陶弘景的六字诀等。 5.武术气功:武术是中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运动项目,据考证也起源于“舞”。武术气功吸取了道家气功、儒家气功和释家气功的功法之长,配以套路而成。武 术气功的特点是:强调动作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以外炼筋骨皮为主,达到竞赛表演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其代表功法是太极拳、少林功等。 6. 俗家气功:又称民间气功,自古以来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绝招,其特点是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流传广泛,比较安全,强身健体,效果显着。其代表功法是八段锦、保健功等。

三.气功流行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医政策的关怀下,中国传统气功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在1953年筹建了河北省唐山市气功疗养院,1956年改名为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在 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气功疗养院。1957年原唐山市气功疗养院院长刘贵珍先生的着作《气功疗法实践》出版后,获得了中央卫生部的表彰,并正式确定使用 “气功”和“气功疗法”这些现代新名词。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两次掀起了全国气功热,推广因是子静坐法、内养功、放松功、强壮功、保健功,各 种气功组织和气功功法越来越多,1985年成立了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气功研究专业机构,许多综合性医院还设立了气功科,不仅全国各地参加气功 锻炼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而且中国气功走出国门,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气功对全人类的养生保健事业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21世纪初,中央对气功组织和气功功法进行了整顿,2001年4月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明确界定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 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正式批准健身气功属于第97个体育项目。为更好地体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推动 气功更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全国部分体育院校、中医院校的专家、教授和民间气功养生家,于2002年底完成了编创4种健身气功新功 法——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从2003年8月起在全国部分省市组织“试行推广”和进行大型展示活动,从2006年起已在全国各地组织“推广普 及”和进行更大规模的展示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尤其适合于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和有亚健康的中青年人进行锻炼,不仅使健身气功更加健康、蓬勃地向前 发展,而且使古老的气功旧颜焕新貌。

百家功法 身心合一锻炼法--太极拳

内养功

五禽戏

八段锦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

松静功

自发“五禽戏"动功

外丹功

梅花桩站功

易筋经

玉蟾功

极功法

新气功疗法

金刚气功

大雁功

太极拳(十八式)

六字诀

五禽戏

鹤翔庄功

少林内功



宗教民俗 京剧的剧目

据统计,京剧剧目总计五千八百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剧目。在传统剧目中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徽班原有剧目,以及汉调剧目或徽、汉共有剧目,如《大回朝》、《奇双会》、《打樱桃》、《贵妃醉酒》、《罗成叫关》、《状元谱》、《战长沙》、《击鼓骂曹》、《当锏卖马》、《四进士》、《李陵碑》等。另一类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剧目如《铁弓缘》、《辛安驿》、《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类是昆腔的剧目,如《思凡》、《闹学》、《游园》、《惊梦》、《打虎》、《山门》等。其他还有些唱“啰啰”、“纽丝”的小戏,如《打面缸》、《小放牛》、《打花鼓》、《探亲家》等。这些来自徽、汉、昆、梆的剧目,在唱腔曲调、表演方法的艺术风格上,多少还保留着其前身的遗韵。

京剧形成后艺人编演的剧目,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等长篇说部。较早的有卢胜奎编的三十六本《三国志》、(一说四十本),杨隆寿编演的《双心斗、沈小庆等人根据《施公案》编演的“八大拿”(即以黄天霸为主角的一批剧目),在此前后,上海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等也编演了一些剧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铁公鸡》,据传即出自他手笔。尔后,清末民初在京剧改良运动中,涌现了更多的文人和艺人参与编写的新戏。在上海,汪笑侬等的《党人碑》、《瓜种兰因》,以及《新茶花》、《血泪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稍后,周信芳在新文艺工作者帮助下也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在北京,文人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金仲荪等先后为“四大名旦”编写了许多新戏,如《霸王别姬》、《青霜剑》、《钗头凤》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编写了大量的连台本戏。

京剧传统剧目中有不少剧目具有较高思想内容,如《铡美案》、《打渔杀家》、《四进士》等。更多剧目从各个角度反映古代生活,丰富人们知识,或给人以健康的艺术享受。如《群英会》、《室城计》、《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数剧目宣扬封建道德、描写色情凶杀,如《九更天》、《双铃记》、《杀子报》等。

京剧传统还存在剧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点。有些剧本可读,有些则只能在舞台上展现而文学性不强。许多剧目是由演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才日益成熟,成为艺术精品。

影响较大的京剧剧作家有卢胜奎(代表作《三国志》等)、汪笑侬(代表作《哭祖庙》、《马前泼水》等)、罗瘿公(代表作《青霜剑》、《金锁记》等)、陈墨香(代表作《钗头凤》、《红楼二尤》等)、齐如山(代表作《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等)、杨绍萱(代表作《逼上梁山》)、翁偶虹(代表作《锁麒囊》及与王颉竹合作的《将相和》等)、马少波(代表作《闯王进京》、《正气歌》等)、范钧宏(代表作《满江红》及与吕瑞明合作的《杨门女将》)。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经整理、改编的主要剧目有《白蛇传》、《野猪林》、《将相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创作的历史剧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满江红》、《武则天》、《谢瑶环》、《黑旋风李逢》、《海瑞罢官》、《正气歌》、《徐九经升官记》等。现代戏有《白毛女》、《赵一曼》、《黛诺》、《奇袭白虎团》、《节振国》、《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



宗教民俗 中国白酒的文化密码

山西汾酒的标志性雕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使创造新酒的乐趣一直不断。只要不在饥荒年代,新酒就屡有创新。

中国酒的变化往往有超出预料的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伴随着口味的流行,而衍生出无数的新酒种类,不过不管怎么变化,地区的风土不变,历史沿袭不变,则酒与地区的关系,也不会轻易改变。贵酒秘境:酱香主流,和主流外的余韵美酒河的存在,奠定了贵州酒的地位。这条发源于云贵高原斜坡地带的河流,因为泥沙多而显得有些浑浊,但是这种浑浊丝毫不影响其内涵物质的丰富。

因为对茅台酒及其下游酿造企业的重视,这条并不清澈的河流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由周恩来总理批示保护,上游不允许开采及建设工业企业,这使得河流两岸的酒厂周边原始的未经破坏的充足的生态平衡环境,一直维持到了今天。从茅台开始,下游的习酒,河对面属于四川古蔺境内的郎酒,不远处的鸭溪窖酒、珍酒和安酒、湄窖也都和这条河流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按照茅台酒厂的传统工艺,九月重阳下沙的时候,正是美酒河涨水的时期,这种浑黄的河水和当地特有的红粮,还有夏天制成的伏曲小麦曲合起来,要历经8轮次,每轮次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分层、蒸馏、取酒,至少储存5年才能勾兑成酒。这种生产十分重视当地的环境、季节变化和生态影响,确实是中国和自然关系最紧密的酒之一。

去过茅台镇的人会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酒瓶的底部,这个深陷于河谷中的小镇,一年四季气候都很热,尤其是夏季,也就是因为炎热和酒厂多年周围微生物的驯化,导致了茅台酒的车间成为最主要的微生物宝库,虽然属于露天环境,可是一点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完整。

当然,酱香在这片大本营区域牢固占据着主流。这里面还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明清时期,贵州酿酒的盛大气象已经出现,尤其是烧酒生产,还有少数民族的刺梨酒、苗酒等。入清之后,烈性烧酒开创了一大新流派,革新后的酿造法用曲量高于原料量,用曲多,发酵期长,显然酒质量提高不少;清代茅台已经使用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工艺,后来多次改进,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固定酿酒风格。

为什么在如此偏远的小镇上有这么一种新技术的诞生,这是美酒河造成的。清世宗的时候,配合着川盐进黔的政策,茅台,包括下游的二郎镇都成为盐的集散地,而盐商对生活要求之精致,直接促生了酱酒酿造流派的诞生。

按照唐鲁孙的说法,当时盐商由晋陕人担当居多,他们不喜欢从前的土造烧酒,觉得过不了酒瘾,于是花钱请了家乡的老酿造师傅,结合当地传统的酿造技术,最后酿造出来回沙酒,不仅在酿造技术上开了新派,储存上也别具一功——用专用的老陶罐储酒,封存了几年的酒再经过勾兑,亮出来的时候,满屋子都有一种甘洌的柔香,颜色也晶莹似雪,味道则醇厚沉湛,越陈越美味,这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当时烧房已经很多,整个镇有20多家,所费粮食一年也要2万石。光绪年间,当时负责盐务的华联辉在当地设立了“成义烧坊”,酿成的酒不仅风靡西南,还进贡朝廷。1921年前后,西南军阀混战,军人特爱茅台,当时茅台成为送礼自奉的必需品。“华茅”进入全盛期,与此同时,“赖茅”、“王茅”也随之崛起。

不过,茅台在新中国之所以得名,来源于红军长征时期的一次偶遇。“四渡赤水”的红军在茅台镇饱享美酒,在无数红军高级将领回忆中都有涉及,不少新中国的领导人从此爱上了茅台,包括周恩来、许世友等人,开国大典的餐桌上摆放的也是茅台。除了茅台、珍酒和习酒等以酱香为主的贵州酒体系外,贵州还出现了鸭溪窖、安酒等系列浓香酒,其实这些酒也很有传统。鸭溪窖被称为“二茅台”,口感甜而不腻,被称呼为“酒中美人”。出产于贵州安顺的安酒余香特别长,饮用后也特别舒爽,但是行家说,这是唯一不能烧菜的白酒,因为一旦加进菜中,会夺尽菜的香味。

在茅台的光芒之下,虽然贵州出产各色好酒,不过基本上都无法与茅台抗衡,唯剑走偏锋许有出路,董酒就是最典型的例子:1963年,董酒开始4次蝉联中国名酒的称号,3次被列为限制出口的技术,“国秘”并非浪得虚名。2008年9月,董香型正式被国家认可。

董酒使用药材极多,大概最主要的有26种,各种味道不同,这些中草药是在制造小曲过程中添加进去,对制曲的微生物生长起了作用,另外,还起了一定的保健功能,感官上很独特。这种酒,一直是行家中的珍品,懂酒的人没有不喜欢董酒的。

川酒:天下浓香

如果说美酒河成就了贵州酒业的话,那么长江及其茂盛的上流水系成就了四川的酒业,从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的五粮液开始,顺流而下,泸州老窖、剑南春、舍得、水井坊都和长江水系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除了水系统之外,温暖湿润的、四季分明的气候,包括当地称为“红粮”的红高粱在内的各种粮食,还有传统的老窖,形成了四川酒业流行天下的浓香酒体系。历史的积累无疑是川酒质量优秀的基础,明清时期开始,四川开始普遍酿造蒸馏酒,使用特制的窖池进行固态发酵,如今传世的还有泸州、宜宾的老窖池

老窖是四川酒业传承久远的酿造方式,所谓窖池,是当地用一些特殊的黄泥筑成,保水性很强,渗入窖泥的水分能够充分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连续使用的时间很长就成为老窖。在泸州老窖酒厂被称为国窖的几口明代窖池,窖泥非常芳香,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据说这里面的总酸、总脂含量很高,腐殖层和微生物种类异常丰富,其中有益的微生物更是有几百种之多,一池之中的微生物群落如此之多,可以促进酒的生化反应。所谓“千年老窖万年糟”是传统,更是经得起科学分析的传统。

泸州拥有百年以上的窖池1619口,其中明代的窖池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酿造出来的酒的质量明显好于别的窖池。宜宾也拥有明代的老窖池,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五粮液集团提供的明代老窖中一块10克重的窖泥,据说,当地糟坊中有16口明代古窖池,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一直到现在,这些窖池还在默默地酿造好酒。

除了窖池,四川酒界的酿酒遗迹还有很多,包括成都着名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它可以上溯到明朝,这酒坊原来是全兴大曲的生产场地,1998年,酒厂对酿酒车间进行改造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地下掩埋的酿酒遗址,这片空间发现了酒窖、晾堂、炉灶等设备遗迹,从历史的类型学排列上,可以将明、清、民国及当代连接起来。600年来,这里没有断绝酒的生产。该遗址被评为国家文物局19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绵竹剑南春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也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光酒窖就有7组26口,另外还有水井等遗址。

历史久远还没有断裂,这大概是川酒最值得自豪之处。无断裂就意味着自己的技术传承不是无根之木。根据专家分析,明朝时流行的薛涛酒大概就是全兴的前身,宜宾的杂粮酒衍生出后来的五粮液,而泸州老窖和剑南春索性连名字都没有改变,难怪泸州老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已经到了20多代。

四川酒类基本上都得过众多的历史奖项。也都是四川这片潮湿、物产丰富宝地的产物,颇符合四川人爱热闹、性情温顺平衡、生活讲究但是又不乏随意性的地方人文特点,但是有好事者还是区分了各种名酒的性格,并且各自找到了搭配的川菜。有人说品尝老窖适合酥脆的食物,例如各种油炸的肉和鱼,不过当地人却是配合各种烧菜品尝的,菜也厚味,酒也厚味,相得益彰。

五粮液采用的是跑窖路线,开瓶后喷香扑面而来,最主要的酒体丰满特点,可以通过醇厚感来感知。同属跑窖的剑南春的香味又不同,是由大麦曲香和炭花香形成的,略带窖陈味道。事实上,剑南春位于绵竹,早年由陕西人进入这里酿酒的多,带上了一些北地风格,很多人喜欢其“状如清露”的感觉。用剑南春特别适合搭配风味菜,包括蒸菜,入味菜肴和其搭配更加醇厚。

全兴大曲味道更柔和。这也许是生产的地方多带来的区别——成都平原一马平川,气候与丘陵地带的泸州差别很大。据说1998年推出的第一批水井坊酒质量特别好,现在市场上很多人还要收藏,用水井坊搭配成都带江草堂的菜肴,是郭沫若的发明,他吃了鲢鱼和若干特色川菜后,写下了“烹鱼斟满延龄酒”的诗句。

峻拔之凤香:西凤及其西北酒

酒的命运,很深程度上和地区命运纠错在一起。如果在秦汉,或者盛唐,西凤酒的名气究竟会大到哪种地步,是不可预料的事情。可是随着宋以来西北地区在全国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不断消弱,西凤酒的地位,也越来越不那么昂扬起来。尤其是近代西北,始终不在政治版图的中心,尽管和汾酒一起被列为北方的典型佳酿,可是却少出现在政客或者文人的笔墨之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看贾平凹对西安街头的市井现象的描绘,西凤成为一种典型的被西北人所爱、所独有的佳酿。 他从地区人文环境上来描述西凤酒:“西安虽是帝王之都,但毕竟地处西北,气候干燥,冬天冻得要死,夏天热得要命,一年四季其实只有两季,刚刚脱下棉袄,没过几天街上就有人穿单衫了。这样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秦嬴政的虎狼之师,产生了味道最辣的线线辣子和紫皮独瓣蒜,产生了最暴烈的西凤酒,产生了音韵中少三声多四声最生、冷、硬、倔的语音和这种语音衍义成的秦腔戏曲。”

上世纪80年代的西安彻底洗去了帝都的繁华,反倒是有些平民百姓的苦中作乐的趣味,贾平凹写道:“在大小的饭馆里,随处可以看到一帮人有凳子不坐而蹴于其上,提裤腿,挽袖子,面前放着西凤酒,下酒的菜是生辣子里撒着盐,而海碗里的一指宽如腰带的长面,辣油汪红,手掌里还捏着一疙瘩紫皮大蒜,他们吃喝得满头大缸冒气,兴起了咧开大嘴就来一段秦腔。西安人的生、冷、硬、倔使他们缺少应付和周旋的能力而常常吃亏,但执着和坚韧却往往完成了外人难以完成的物事。” 从历史来看,西凤酒其实着实有些贵族气质,虽然有地理限制,可是一直是与汾酒并称的两大北方名酒,占据了王者之位。

按照地理条件和生产环境而分类,中国北方的酒系统在历史上一直都以汾酒为基准,是绝对的清香型体系的天下,可是,就在这种汾酒包揽北地酒天下的时候,西凤却以其独特的香味,获得了自己的地位,打破了汾酒的江湖。虽然这种香味的命名来得很晚:1992年10月,轻工业部主持召开了“西凤酒香型凤香型论证会”,于同年正式确定了白酒的一大新香型——凤香。 西凤酒产自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这里古称为“雍”,东邻岐山,西接宝鸡,相传西周时期: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又传说这里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乘凤飞翔而去之地,所以唐至德年间,这里被改名为“凤翔”。古传说的丰富,说明这里是属于文化积淀丰厚之地。周朝时候酿酒和用酒有严格的管理体系,但是品种很丰富,包括9种酒类,以雍为周之腹地的身份,不可能不出产美酒。秦时,《酒谱》记载秦穆公“投酒于河三军皆醉”,故事也发生于此地。据凤翔出土文物中的周代和战国时期的罄、觚、廷爵、蚕、铜壶等酒器证实,当时的凤翔已有酿酒业的兴起。

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简行经柳林镇,发现沿途的蜜蜂蝴蝶纷纷堕地,原来是一家酒坊的陈坛酒刚开坛所致,他写下了“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按照我国酒类的发展史,唐之前并没有出现近代历史上的白酒类型,所以尽管各类酒文化着作喜欢追溯源头,但是这种追溯往往没有直接关联。 可是,如果仔细分析,间接关联很明显。酒的主要构成因素:水、土壤、气候、微生物等因素,一直是多年来构成美酒的必要因素。所以,也许今天的西凤酒和历史传说上的美酒很难探测出究竟,但千载以来水土因素却是基本维持一致的。这也是西凤酒成为美酒的先决条件。

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当地有泉水水质异常好,菜放置其中多日不坏,妇女饮用可以增加皮肤光洁度,此泉水证明了柳林镇的水土之美。到了宋朝,类似于今日白酒做法的酿造方法已经在中国一些区域零星出现,凤翔柳林镇地区如何酿造尚不清晰,不过,有一位名人来到这里,而此人的诗句为凤翔之酒留下了真实的佐证。北宋嘉祐年间,苏东坡任凤翔府判官,修治百事,酒业大兴,曾建喜雨亭。落成之日,写下着名的《喜雨亭记》。用“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句子,盛赞柳林西凤酒,至今墨迹犹存。相比起这种风雅之句,民间有另外一套不同的版本,据说也是苏东坡所喜爱的三件物质:“东湖柳,西凤酒,女人手。”

这三件物质细究起来,居然都和西凤酒有关。当地妇女善于用东湖的柳树枝编筐,《传统白酒酿造技术》一书里特意提到西凤酒的储存容器:用当地的荆条、柳条编成大筐大篓,内壁糊以麻纸,涂上猪血,然后用蛋清、蜂蜡、熟菜子油等物按照一定比例去混合,配合以涂料涂擦,再晾干,称之为“酒海”,这种特殊的储存容器,不仅具备造价低廉、存量大、利于酒的熟化的特点,还增加了西凤酒独特的香气,成就了“凤香”,而该筐也被很多北方酒厂所采用。一直到今天,即使是使用水泥酒海来储存酒类,里面刷的涂料并未改变,这也使西凤的风味一直延续了下来。

酒海藏酒至少三年,才能取出。 除了储存容器的特殊,西凤酒酿造过程中还有三个突出特征:用土窖池发酵,窖池每年更新一次,去掉老土换上新土,和泸州老窖等迥然不同,这样其浓香就不露出来;发酵周期很短,只有10多天,是国家17个名酒中最短的,由于发酵周期短,所以出酒率高,不过其芳香物质并不少,这也是其稀罕处;另外就是高温制曲,选用了清香大曲的原料,可是工艺是浓香工艺,这就使其具备了浓郁而清芬之香,兼备了几种酒的特征。

这套生产工艺,成型于何时很难准确说明,不过按照《凤翔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凤翔城关、彪角、柳林、陈村四镇有酒坊48家,成为大西北名酒之乡。 民国年间,西北经济不发达,可是西凤酒却以其凛冽的香型赢得了市场。于右任是好酒之人,他在南京着名的清真餐厅马祥兴写的对联“百壶美酒人三醉,一塔秋风映六朝”很能证实他的这一特点,西凤酒也因为他而进一步被民国政要们所熟悉。

张恨水在西安发现,西北人朴素,很多男子终生不穿绸缎,除了大城市去的人,当地人很少有穿西服的;当地人往往吃两餐饭,“素不饮茶,早起入市群饮烧酒”;若是待客,更是要拿出“挺拔”的西凤酒来,因为这是西北的某种象征。 仿照西凤所做的“太白酒”位于陕西眉县,属于太白山麓的酒厂,也因此和酒仙李太白有了联系。这里的太白山冰斗湖的湖水非常宜于酿酒,做法和西凤类似,香气也是芬芳协调。1949年,这里已经有48家作坊,也是陕西的酿酒重镇。不过太白酒起步甚早,得名却很迟,一直到1981年,才被命名为陕西省优质产品。

汾酒及其酒系:清香的半壁河山

用杜牧的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来形容今天的汾酒,肯定有问题。尽管古汾州出产美酒,但是一直到明清,这里的酒种还是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包括汾州出产的果酒、黄酒、羊羔酒和现在被称为烧酒的“火酒”。这些酒,在那个时代统统负有盛名,为销路最广的北方酒类。

所以杜牧寻找的酒家,不能明确地说就是今天的烧酒类型的汾酒。根据历史来看,很可能是黄酒的一种。 明清时期,汾酒出产的各色酒类构成了“北酒”中的重镇。而当时,北方出产的酒因为传统风格浓厚,博得饮酒界的一片好评。比如明诗里写道“北人善酿法,吴越不能如”,强调北方酒的酿造技术高于南方酒类,而明末钱谦益也写:“苦爱北酒佳,芳香入梦寐。”这些北酒中包括各种酒,那时候就是黄酒,北方也比南方强,这大概超出了今天人们的想象。

南茶北酒的说法于是流行。主要是谷米的丰盛,所以“北酒实繁,为酒为醴”。北方酿酒恪守古法,讲究口味纯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着中国酿酒的正统姿态,在遵循传统酿造法的基础上,还根据地方特点创造出各种地域品牌。汾酒就是其中一支,出产最出名的首先是羊羔酒,被明朝人称为当时的20绝之一,这种现在已经不再出产的酒类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羊肉,非常奇特,但是无疑是北方各民族的喜爱,汾州的羊羔酒白色,清美饶风味,是北方名酒,除此而外,还出产玉露酒。不过,烧酒很快后来居上,统一了别的酒种。 烧酒别称“火酒”。进入清代之后,当地人生产的烧酒名声越来越响亮,销路广泛,乾隆年间,山西省的烧锅以汾州为盛,并且汾州烧酒开始被称为“汾酒”。

汾酒之所以流行,有酒专家分析,首先是因为当地着名井水之佳之美,按照县志记载,传统的汾酒酿制一直使用杏花村西堡八槐街古井亭井水和东堡卢家街申明亭井水,两口井深都不足10米,均属浅层水。其水质清澈透明,甘馨爽净,洗涤时手感绵软,沸煮时锅内不结水垢,用来煮饭不溢锅,村民世代汲食。有古诗云:“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用此水酿出之酒,斤两独重,酒质必良,这也正是汾酒成为名酒的原因之一。

不过,更多原因是技术正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古法酿造”,这也是汾酒体系能够在北方逐渐推广的原因,脱离了地理因素,技术因素一样存在:一直到今天,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体系,还是占据了酒江湖的半壁江山,就拿名酒为例子,河南汝州的宝丰酒、湖北的特制黄鹤楼酒、衡水老白干、北京二锅头,包括东北的凌塔白酒、辽源的吉汾酒,都逃不掉汾酒这个清香正宗的影子。

以汾酒为基酒制成的“竹叶青”也是名酒,在国际上很出名。在民国和新中国的历次博览会上,汾酒都是国家级名酒,而酒型也被定为“汾型”。民国之后,汾酒一直是新中国白酒研究的试点单位,经过总结,发现汾酒生产的很多特点,比如说古老的用豌豆和大麦、井水踩成的大曲,汾酒的大曲花色品种非常多,有清茬、红心、二道眉、金黄一条线等等,菌种也非常丰富;地缸用石板盖上,不能轻易打开,有一套完整的保温发酵经验,适宜于北方天气比较寒冷的气候条件等等。 从明清两朝延续到民国,虽然交通不便利,但是汾酒毫无疑问是全国酒类,甚至是中国酒在海外的代表。汾酒厂的资料表明,1905年6月,孙中山与黄兴在日本相聚,讨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在东京的中国餐馆凤乐土上拿出的就是汾酒。孙中山说,我们用故国的名酒配合碰杯,誓死颠覆满清腐败帝制。

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宴请米高扬,拿出来招待的,也是刚从山西用毛驴驮来的汾酒。米高扬很快被这种中国特殊的白酒所吸引,第一次宴会就问这种酒产自何处,第二次宴会上,毛泽东叫人准备了足够的汾酒,并且表示等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他将在北平用陈年老白汾酒来宴请米高扬。果然,新中国政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饮用酒就是陈年的老白汾酒。



舌尖上的百合(舌尖上的百合完整版)

您好,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舌尖上的百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润肺汤: 虎乳菌1片,无花果1颗,雪梨片1片,海底棷2片,干百合4-5片,排骨2-3块,放到炖盅里面,加水到9分满,炖2小时左右 作用:止咳化痰,舒气平喘 二:健脾行气汤: 五指毛桃根5-10克左右,生石斛条1条,土鸡块2-3块,生姜1片,放到炖盅里面,加水到9分满,炖2小时左右 作用: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 三:活血强筋汤: 丹参5克,川芎3克,当归2克,生姜1片,排骨2-3块,放到炖盅里面,加水到9分满,炖2小时左右 作用:活血强筋,对腰酸背疼,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四:清热解毒汤: 虎尾轮5-10克,排骨或土鸡块2-3块,生姜1片,放到炖盅里面,加水到9分满,炖2小时左右 。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在记忆里的粽香

纵使翩跹岁月磨灭你苍老的容颜,只须轻嗅那煮粽子的小灶,烟雾腾起,不变的是清幽的粽香。

记起上次回乡,门前水泥地上铺满着洗净的粽叶,姥姥坐在长凳上,粽叶泛水光,油亮亮的……

姥姥又舀起一口水,倒在那尖里,摁了摁:“这米可要塞实喽,不然可就不香了!”你微微撇了撇嘴,又从小盆里捞起一小撮米,塞得实了,把上方的粽叶旋下绕上一个圈,满意地笑着,像是在欣赏一件工艺品。初夏的微风吹拂过姥姥旧屋的门口,粽叶上的水珠也发出滴答作响的声音,像你额头上微渗的汗珠,缓缓地流下来。

待粽子煮得熟了,你便捏一个大的,剥开微熏的叶,露出那白嫩的糯米,用筷子卷一把白糖糊上,轻轻递到手上,粽香微熏,让我恍然如醉,白糖在雪白的热气腾腾的糯米上缓缓融化,甜蜜的感觉仿佛直达内心。白糖化到心里,别提多甜了!

幼时每逢端午,粽子是必包的,姥姥也会去集市上选一把新鲜宽敞的粽叶。把糯米淘得白白嫩嫩的,坐在长凳上便开始包,我那时记得是最清楚了。姥姥捋起两只袖子,随手挑来一叶粽叶,轻轻摊平,夹在拇指上,手轻轻一挽,挽起一个小尖儿,那小尖可是最精致不过的了。苍翠的叶间泛着光泽,氤氲着初夏的味道,叶面上豆大的水珠滚下来,聚在小尖上,一股脑地顺着流下,滴在那水泥地上,啪嗒啪嗒地响,像风铃一样。

而今,你依旧坐在那小凳上,静静地包着,只是岁月把你的腰弓成了一座小山,那水溅在皮肤上,斑斑点点的手臂被凹下一个又一个小黑点。你顶着花白的发,依旧笑着,包着。

“这粽子要塞实了,煮好,可香了!”

你蹒跚地端起一锅大粽子,望着你的背影,心中有些酸涩,像那粽尖的水滴,滴起心湖的涟漪。

岁月蹁跹中,时光改变了你的容颜,不变的是粽香在心中氤氲着幸福的味道,成了我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