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欲者慎施于人意思_己所欲者慎施于人意思

2023-08-14 00:38:35 作者:忘川边蒹葭



己所欲者慎施于人意思

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一句 己所欲,慎施于人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己所欲者慎施于人意思

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啥意思 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

原文选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意思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出自《论语颜渊》,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字义: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想做。

勿:不要。

施:施加。

于:介词,在。

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意思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出自《论语颜渊》,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字义: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想做。

勿:不要。

施:施加。

于:介词,在。

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离合字)

谜底:舒舍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素材精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提纲优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早已熟记于心的一句老话。可每当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这句话时,却仅是走马观花一般的匆匆的让它从身边流过。也许,是这个世界的节奏太快,也许,是我们的脚步太急,我们总是把这么重要的人生的准则忽略,只是在看到别人做得实在与这八个字太不吻合时,才真正的去挖掘它的真正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很简单的一句话,很明了的八个字。可真正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难于何处?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有一则小故事,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为人类准备了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挂在人的前面,一个袋子系在人的后边。前边的装的是人的优点,后边的装的是人的缺点。所以呢,我们就只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因此,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首要的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制止己所不欲施于人。

明白自己所不想的事,对每个人而言是很简单的,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可要勿施于人,那可就不易了。就拿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中国人畅谈的话题。什么地沟油,什么三聚氰胺,什么转基因啊,那都是茫茫大海里的一个浪花罢了,你问那些黑心商家,面对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他们想吃吗,肯定不想,可为什么就施于别人了呢?为了利益,为了钱!就是因为太看中这些东西,有人才丧失良心,一个没有良心可言的人,又怎会自律,怎会受这八个字的影响?做到勿施于人,没有良心是万万不可的。再者,就是个人对它的重视程度了,就像有的人重视钱一样,因为重视钱,才努力的赚钱,才不择手段,才为之丧失做人的良心。重视勿施于人,也就能做到勿施于人。

总而言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有分量的,它的重量不亚于我们十年的寒窗苦读,做不到这一条,我们就是读一辈子的书都是徒劳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什么

勿施于人己所不欲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接受的东西,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在《论语·卫灵公》中也可见。欲指的是想要、希望。施指的是施加。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历史背景: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u30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当然,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该句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该文的白话释义是:(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即使是你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是告诉人们,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己:自己。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于《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应,原文如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但一定照您的话去做。”

扩展资料:

《论语·颜渊》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二章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百度百科-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接受的东西,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在《论语·卫灵公》中也可见。欲指的是想要、希望。施指的是施加。

典出

《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冶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颜渊第十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出自周礼,受到儒家始祖孔子推崇。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欲:想要,希望。施:加。

出处:

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整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

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什么意思

小源给大家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以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什么意思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什么意思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 该句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该文的白话释义是:(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什么意思


6、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7、 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什么意思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好,今天小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 此语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为人处世的玄机,即少说话多做事。

3、在春秋时期,这句话就已成了当时智者行事的重要法宝之一,时至今日,依然是人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之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孔子不仅强调“讷于言”,更强调“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孔子知道,说大话容易,做成事困难。

6、许多事情,尤其是社会性事物,表面上看着简单,实际上却是千头万绪。

7、而且,许多时候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看起来是做件好事,实际上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8、再说,任何事物都处在时时变动之中,眼前有利,并不代表将来有利;对有些人有利,并不代表着随社会大众有利。

9、如此等等,不加深思和认真实践,很难理解做事之难,也不会有长远眼光。

10、少说话,勤观察,理清头绪;重实践,多做事,识得轻重缓急,才是正确的思路。

11、只有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才能兴利除弊,造福社会;只有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提高自己办事的效率,事半功倍。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