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_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2023-08-09 14:51:14 作者:向前走! 别回头 !



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

1、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佛教八识之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是什么

2、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3、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4、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5、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6、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7、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由于女人的进入,佛教开始改变其特点,因为女人带来了爱。佛陀一旦离去,佛教的整个性质就改变了;它完全走向了反面。他走的完全是智慧之路,祷告没有意义。佛教中有八识,你知道佛教的第八识是什么吗?本期佛教文化为你解析。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佛教常识讲解:佛教加持是什么意思

加持是佛教尝试,解释为互相加入,彼此摄持。那么,关于佛教加持的真正含义和内容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佛学入门中了解加持的具体内容的。这是学佛者必学的佛教常识哦,赶紧往下看吧。

佛教加持的意思:

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原意为站立、住所,后转为加护之义。又译作所持、护念。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

佛教加持的种类:

从加持的种类来说,上师的加持分身、语、意三个方面。身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身业和脉障,得身金刚加持;语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口业及风障,得语金刚加持;意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意业及明点障,得意金刚加持;更深一层意的加持,是指使弟子的心和佛心融为一体,清净阿赖耶识业及所知障,得智慧金刚加持。

佛教加持的作用:

从加持的作用来说,上师三宝的加持分为四种:谛加持力、舍加持力、寂静加持力和智慧加持力。

1、谛加持力

谛加持力是真实有、自性有。从世间法,即世俗谛来说,这种加持可以让弟子违缘减少、顺缘增上。从出世间法,即胜义谛来说,上师、三宝对弟子身、口、意的加持,可以使弟子们获得真正的解脱与成就。佛陀和像佛陀一样的大成就者对弟子的加持就是谛加持。

2、舍加持力

从世俗谛来说,上师、三宝通过这种加持让弟子生起舍心、布施的心。首先从对自己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开始舍,到最后舍弃自己的生命去布施;从胜义谛来说,是能坏对立法,如悭吝、疑惑等、能证法无我智慧。

3、寂静加持力

从世俗谛来说,上师、三宝的这种加持,能消除众生的苦难,减弱他们的执着心,生起欢喜;从胜义谛说,加持众生具足修行应具备的条件:环境合适、少欲知足、戒除贪欲、戒律清净等,最终获证清净涅盘。

4、智慧加持力

从世俗谛来说,上师、三宝的这种加持力,使众生更加聪慧、增强思辨思维能力;从胜义谛来说,加持弟子远离错乱恶慧、无分别心证法无我、能令所欲圆满成就、能令三乘种姓成熟等,最终获证旧密大圆满修习法四灯之一——清明而无境可现之智(即真正胜观)。



佛教文化 礼佛文化知识

我国佛教文化从古至今流传数千年,在历史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佛的朋友怎能不了解佛教文化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和宗教文化来看看礼佛文化知识重点有哪些吧!

佛教文化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佛姓新称乔达摩,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礼佛

礼佛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方便,每日可礼佛三拜、十拜、三十拜、五十拜、一百拜、一百零八拜、三百拜、五百拜或是一千拜、壹仟零捌拾拜。礼佛时要轻微低头,不要向外追求,府首返观。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收下巴才能返照自身,都摄六根;如果终日追逐外境而不自觉,将迷不知返。佛有“重颌”之相,即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驰逐,追求诸已。我们的自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福德,彻底放下烦恼和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

放下烦恼、忧愁、紧张,若心有羁绊,则肩必耸起。肩放松的同时,妄念也放下,万缘放下,一心正念。《首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翻掌代表转变自己的心境,双手如莲,心开花开。接佛后轻轻半握拳,代表领受佛教,欢喜信受。握拳又平贴地,代表领受佛教,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佛门有说法,信众若多诚心拜佛,相貌会慢慢转变,心不散乱,仪态安详。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拜佛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

礼佛重要的意义在于见贤思齐。佛陀的言传身教是个模范,让我们学习。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礼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向佛陀学习、看齐,发出大愿。当真正有智慧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



佛教文化解说:佛教中的三身佛是什么

佛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信仰人们的心灵产物,是随着某个宗教而聚集起来的,丧失信仰的人就会像丢失理智一般。本期佛教文化带你来看看三身佛是什么。

三身,梵文trikāyāh,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而以“三身”的说法影响最大,即所谓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应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

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这念心。这念心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而一切千变万化的世界都呈现在这念心中;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显现。因此这念永不断灭的心,就是我们法身。

一般人总以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于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无始无终的法身,才是我们真生命。

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化身就是变化万千之身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和人事物的境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儿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儿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则成了主管或员工;下了班,到学校在职进修,又变换成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场合对象不同、时节因缘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随之改变。

了解了自己的法、报、化三身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佛的三身: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净,周遍含融,能生万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现。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

众生无量,佛也无量;世界无量,佛土亦是无量。佛应机缘,化现在百千万亿世界中化导众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号,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一化现的佛身就称为化身佛。

法身是万法的本体,报身和化身则是法身所呈现的相貌和作用。体、相、用三位一体,法、报、化不即不离,总不出这一念心的范围。修行就是要在这一念心上用功,时时觉察、觉照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是否是善念?是善行?先以世间善法为基础,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然后更进一步修善不执着善,契悟空性,观空不住空,惑破尘沙,终究必能成就法报化一体三身的佛果。

【结束语】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佛教文化根深蒂固,在这个世界已经延续了千百年。缘起缘灭,缘深缘浅,这就是佛教。



佛教八大菩萨简介 佛教八大菩萨简单介绍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有不同。

是行、愿弘深的典范。梵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玄奘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罥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一般认为是大势至菩萨在密教的现身。

为福德之宝藏如同虚空无限之意。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求闻持聪明法观想虚空藏菩萨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美妙而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下垂,手掌向外。

因发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肩负着救度六道众生的重大使命。地藏菩萨现出家菩萨像,其雕像为僧侣打扮,左手擎宝珠,右手持锡杖。

因弥勒的梵文意义为慈爱,所以常被称为慈氏,其名字为“无能胜”。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被授记为下一任佛陀。他现处兜率天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像深受众人喜爱;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根据佛经记载,除盖障菩萨的修行历史异常悠久,其弘化功绩不胜枚举。而这位大菩萨代表的清除盖障、消灾免难也是当今世人之急需,毫无疑问,虔诚礼敬这位大菩萨,认真践履谨言慎行、清心寡欲的功夫,逐步减少自己修行道路上的障碍,乃是离苦得乐、趋向菩提的关键之所在。



怎么记佛教八大祖庭

佛教八大祖庭:

1、净土宗祖庭是香积寺,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

2、禅宗祖庭是少林寺,位于嵩山;

3、三论宗祖庭是西安草堂寺,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4、华严宗祖庭是西安华严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

5、律宗祖庭是陕西长安敬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35公里;

6、天台宗祖庭是天台山国清寺;

7、唯识宗祖庭是陕西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市环塔路,在唐代是长安城的晋昌坊。大慈恩寺是唐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1350余年;

8、密宗祖庭是陕西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位于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



怎么记佛教八大祖庭

佛教八大祖庭:

净土宗祖庭是香积寺,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

禅宗祖庭是少林寺,位于嵩山;

三论宗祖庭是西安草堂寺,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华严宗祖庭是西安华严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

律宗祖庭是陕西长安敬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里;

天台宗祖庭是天台山国清寺;

唯识宗祖庭是陕西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市环塔路,在唐代是长安城的晋昌坊。大慈恩寺是唐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年;

密宗祖庭是陕西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位于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



佛教八大菩萨简介 佛教八大菩萨简单介绍

1、《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2、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有不同。

3、是行、愿弘深的典范。梵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4、玄奘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罥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5、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一般认为是大势至菩萨在密教的现身。

6、为福德之宝藏如同虚空无限之意。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求闻持聪明法观想虚空藏菩萨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美妙而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下垂,手掌向外。

7、因发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肩负着救度六道众生的重大使命。地藏菩萨现出家菩萨像,其雕像为僧侣打扮,左手擎宝珠,右手持锡杖。

8、因弥勒的梵文意义为慈爱,所以常被称为慈氏,其名字为“无能胜”。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被授记为下一任佛陀。他现处兜率天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像深受众人喜爱;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9、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根据佛经记载,除盖障菩萨的修行历史异常悠久,其弘化功绩不胜枚举。而这位大菩萨代表的清除盖障、消灾免难也是当今世人之急需,毫无疑问,虔诚礼敬这位大菩萨,认真践履谨言慎行、清心寡欲的功夫,逐步减少自己修行道路上的障碍,乃是离苦得乐、趋向菩提的关键之所在。



【佛教文化】解说: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之一,历史更是十分悠久,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现如今中国的佛教也有着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的差别。

那么,本期佛教文化解析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

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南方上座部之特质在于严守戒律,保持原始佛教传统。在巴利文献方面,除了完备的经律论三藏,还有数量极为庞大的注释书、复注、纲要书、史书、文法书、诗书等。

南传佛教认为,包括祭祀、祈祷、火供、念咒等的仪式,以及断食、烧身、自残一类的苦行,皆属于“戒禁取”,并不能断除烦恼,也不能解脱生死。因此,佛陀在世时,僧团并不注重仪式,也没有诸如唱诵、念咒之类的修行方法。最接近于仪式的行为,也许应该是比库僧团所举行的甘马了。

然而,凡是学过律者都知道甘马并不是仪式,它只是僧团内部的一种民主表决会议。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是传承佛法、守护戒律、保持正念、修习禅定以及培育观智。

当然,在现今南传上座部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繋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上座部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