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全诗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全诗_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原文介绍

2023-08-07 23:01:36 作者:亮瞎你的小眼睛



朝辞白帝彩云间全诗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全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古诗

1、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译文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原文介绍

朝辞白帝彩云间下一句:千里江陵一日还。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什么意思 朝辞白帝彩云间原文及翻译

1、朝辞白帝彩云间翻译: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2、原文:《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朝辞白帝彩云间 (2010年快男)

谜底:李行亮



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朝辞白帝什么千里江陵什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全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全诗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4、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6、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7、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明月松间照全诗

明月松间照全诗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mng):日落,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诗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黄河远上白云间全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全诗

《凉州词》

作者: 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诗意: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到天上去

7、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关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李白的诗句是什么?

这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原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如下: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参考链接:早发白帝城|百度百科

成语谜语: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打一成语)的

谜面:“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打一成语

谜底:一日千里

[读音][yī rì qiān lǐ]

[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近义]风驰电掣扶摇直上追风逐日日新月异一朝千里逐日追风突飞猛进日行千里蒸蒸日上进步神速雨后春笋一泻千里与日俱增百尺竿头

[反义]老牛破车停滞不前每况愈下江河日下慢条斯理

朝辞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朝辞白帝,暮到江陵。(打一成语)

成语是:一日千里

解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所以答案是一日千里。

一日千里

【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骏马和良马,能够一日奔驰千里。

【示例】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风驰电掣、扶摇直上、追风逐日、日新月异、一朝千里、逐日追风、突飞猛进、日行千里、蒸蒸日上、进步神速、雨后春笋、一泻千里、与日俱增、百尺竿头

【反义词】老牛破车、停滞不前、每况愈下、江河日下、慢条斯理

扩展资料

1、一日千里的近义词

风驰电掣

【解释】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回:“黄飞虎枪法如风驰电掣,往来如飞。xa0”

黄飞虎枪法如风吹电闪一样迅速,来去像飞一样。

【示例】他把车开得风驰电掣一般,我坐在车后不免有点害怕。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2、一日千里的反义词

停滞不前

【解释】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示例】社会是发展的、进步的,决不会停滞不前,或者倒退。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猜成语 朝辞白帝暮至江陵 种瓜得瓜不卖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朝秦(白帝少昊是秦国始祖)暮楚

(江陵的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

种瓜得瓜不卖瓜——自食其果

读书破万卷——势(视)如破竹(竹简)

下笔如有神——妙笔生花(神话)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及原文

1、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暮到江陵 (打成语一)

谜底:一日千里



白帝城的诗句

1、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阳红。陆游《探梅岁月相寻岂有穷》

2、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3、白帝城高秋月明,黄牛滩急暮潮生。王叔承《竹枝词十二首白帝城高秋月明》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5、白帝城边八阵碛,青城山下丈人祠。陆游《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6、白帝城高鼓角罢,巫娥庙冷云雨空。王灼《题荣首座巴东三峡图》

7、瞿塘猿声天上哀,白帝城下水如雷。孙蕡《闺怨一百二十首》

8、白帝城头路,逶迤一径遥。曾慥《白帝城》

9、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陈陶《巫山高》

10、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11、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杜甫《送元二适江左》

12、玉门关外杂尘埃,白帝城边对酒杯。释行海《梅玉门关外杂尘埃》

13、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14、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15、落日黄牛峡,秋风白帝城。赵秉文《仿老杜无家》

16、吉音一纸疾邮传,白帝城头劝着鞭。李流谦《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吉音一纸疾邮传》

17、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19、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20、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21、三峡云连白帝城,风波九死得余生。魏了翁《建士施霆亨自夔以相迓》

22、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李白《巫山枕障》

23、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24、白帝城头二月时,忍教清醒看花枝。卢肇《嘲游使君》

25、白帝城边莺乱啼,忆骑瘦马踏春泥。陆游《感昔白帝城边莺乱啼》

26、无端白帝城边水,欲载哀歌上玉京。范梈《挽西蜀□先生》

27、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杜甫《引水》

28、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29、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30、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王灼《送月上人南游》

3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2、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温庭筠《锦城曲》

33、腊尽春生白帝城,俸钱虽薄胜躬耕。陆游《雪晴》

34、白帝城边,有情乡水,应过夔门路。郑文焯《永遇乐和稼轩北固亭怀古兼忆星海焦山》

35、东江风月夜潮平,西望巫山白帝城。袁说友《楚楼》

3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37、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38、恭承新命拜恩荣,行色秋高白帝城。孙承恩《赠潜江田侯赴夔州别驾六首其五》

39、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刘禹锡《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

40、春风二月到瞿塘,白帝城边春草长。宗臣《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

41、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杜甫《返照》

42、白帝城高万叠间,江云朝出暮犹还。朱元璋《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一》

43、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白居易《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44、木落黄牛庙,云开白帝城。詹同《送蔡参政入蜀》

45、江雨霏霏白帝城,秋草未枯春草生。宋肇《白帝城》

46、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李白《荆州歌》

47、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48、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杜甫《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49、白帝城西鱼腹浦,十月江平见津浒。张縯《奉陪安抚大卿登八陈台览观忠武侯诸葛公遗像》

50、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51、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王恭《送人归蜀其二》

52、槎星烂照玉堂明,楼雪晴融白帝城。阳枋《惊雷聚雨槎星烂照玉堂明》

53、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楼阁层层梯。杨慎《竹枝词夔州府城白帝西》

54、地入黄牛峡,江连白帝城。谢榛《送吕试官宗夔入蜀》

55、扁州再接清河使,一曲那传白帝城。皇甫汸《春日许应亨比部见访因忆应元夔府时有内子之戚二首其二》

56、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袁凯《赠张鸣善》

57、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杜甫《移居夔州郭》

58、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59、三年何处泪汍澜,白帝城边晓角残。许浑《归长安》

60、乌蛮地控南云险,白帝城高北斗齐。刘炳《锦城怀古》

61、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2、白帝城边晨出关,昭君村下午移湾。黄衷《出峡》

63、寒流犹绕吴王垒,暮雨空催白帝城。周士皇《西山怀古》

64、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杜甫《寄从孙崇简》

65、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杜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66、冰壶旧映蓝溪玉,璧乘曾依白帝城。李新《送吕兴元冰壶旧映蓝溪玉》

67、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68、湖海番君国,江山白帝城。喻良能《送侍御帅夔府湖海番君国》

69、白帝城头烽火急,黄牛峡里战旗殷。边贡《留别诸友联句二首其二》

70、吴侬似怪青丝马,汉月重临白帝城。王逢《陪淮南僚友泛舟吴江城下》

71、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72、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杜甫《入宅三首》

73、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

74、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75、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閒。李壁《送梁漕帅夔二首先声凛凛慑乌蛮》

76、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77、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78、睥睨荆益可席卷,白帝城高如堵墙。孔平仲《于将军》

79、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80、吴松四桥思陆羽,白帝城西歌子美。楼钥《旱久无水王伯容分惠桃源大谿泉将以长篇水至》

81、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陈洪谟《黄鹤楼次西涯阁老韵简中丞秦公》

82、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杜甫《白帝》

83、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胡曾《咏史诗白帝城》

84、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作品鉴赏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辽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介绍

1、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872-926)。916年称帝,在位11年。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契丹族。901年为部落头领,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主国家,自称天皇帝。称帝后,不断对外扩张,916年,亲征突厥,党项等部,925年,亲征渤海国,死于926年,时年55岁。

2、辽太宗 耶律直鲁古(902-947)。926年即位,在位21年。太宗,阿保机的第二子。在位期间,石敬瑭(民族败类)为了称帝取得契丹的支持,竟认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德光不知满足,亲自南征,946年,攻入大梁,后晋亡,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德光死于947年,时年46岁。

3、辽世宗 耶律兀欲(917-951)。947年即位,在位4年。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4、辽穆宗 耶律璟(931-969)。951年即位,在位18年。耶律璟,太宗长子,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世宗后,耶律璟趁耶律璟乱,夺取帝位。穆宗朝政局动荡,多次败于后周军,穆宗“好游戏,荒淫”。969年遇弑。时年39岁。

5、辽景宗 耶律贤(948-982)。969年即位,在位13年。耶律贤,世宗次子。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6、辽圣宗 耶律隆绪(971-1031)。982年即位,在位49年。耶律隆绪,景宗长子,母萧燕燕,隆绪即位时12岁,由萧太后摄政,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科举制度。其改革成就远远大于景宗,被誉为辽国“盛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宋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死于1031年,时年61岁。

7、辽兴宗 耶律宗真(1016-1055)。1031年即位,在位24年。耶律宗真,圣宗长子,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8、辽道宗 耶律洪基(1032-1101)。1055年即位,在位46年。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9、辽天祚帝 耶律延禧(1075-1126)。1101年即位,在位24年。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