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_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饮食文化

2023-08-06 11:02:33 作者:自甘堕落



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侗族是一个爱美、喜欢创造美的民族,也是一个富有浪漫诗情的一个民族。侗族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诗意的生存”而存在着。侗族人民的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虽然我们常常被侗族的服饰所迷倒,但是我们似乎并不了解关于侗族服饰的文化。

你了解中国的民族吗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侗族服饰文化吧!

最古老的盛装上衣

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

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

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

银饰最多的盛装

从江县高增地区的妇女着装时用一矛形银簪将造型别致的发型固定。银簪的一端呈圆花形、长约六寸。头上饰满各式银花,有银头子、银弓等,像一顶银花帽似地戴在头上,完全盖住头发,最上端还插有一只长尾的银锦鸡,走动时,头上的银花银锦鸡闪烁争辉,华美玲珑,引人注目。颈戴大小不等的银项圈四只,背配六面体银背砣,胸前挂有两条银丝链和银珠串。紫色闪光的方围腰上,整齐排列圆形的银片,有七十片之多,整块围腰几乎全由银片组成对称的图案,另系银腰篓,两手各戴银镯三四只,全身银饰最重的多达10余公斤。

穿裙最短的服饰

黎平县水口地区的姑娘服饰,穿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围腰略长于短裙。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于膝下小腿外侧,脚穿青布鞋。

最重的银手镯

锦屏县大同地区的姑娘,手戴银镯,重达一斤二两,镯上雕龙刻凤,或花鸟草虫,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总之,远古的侗族服饰经历了从皮毛、树叶、草秸串结成衣演变为织布缝衣的过程,其艺术更是多彩瑰丽,不失为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具民族特色的海南服饰文化

海南是个独立的海岛,而后经过不断的有勇敢的开拓者来到这里,海南文化也形成了多民族交汇的特点,深深的影响了海南这座城市文化。其中以黎族的脚步最早到来,他们也影响着其他后来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服饰最为突出。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民族风情。

海南黎族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和开拓者,也是我国最早从事棉纺织的民族之一。据考古资料证实,黎族先民早在一万年以前就已在海南岛上劳作生息。女子服装上装色彩基本上是黑、蓝两种,平面直线裁剪,无领无纽,对襟或贯头式。下装为织花筒裙,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如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筒裙或短筒裙。这正反映出服装形制的确立是与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需要相关联的。

黎男子上衣多为麻织、原色,衣底边缘留穗,下身穿三角布。女子上衣为大襟,是汉化的产物。裙装有长筒裙和中筒裙之分。靠近沿海汉区的多穿着长筒裙,花纹不明显,通常为横条纹或水波纹。山区地带妇女多头裹黑巾,穿着中筒裙;上衣开襟无领,襟边系铜钱,胸前佩带银制项圈。“罗勿”妇女还将长短不同的衣服互套,不掩盖花纹,以显示心灵手巧。乐东县志仲镇黎妇女服装装饰纹样以蛙纹、几何纹为主,黑底色上红、白、蓝、绿纹相间。

黎族服装为平面直线裁剪,这种裁剪方法十分简便,容易掌握,但也有缺点。妇女服装没有收腰和加放下摆翘度,穿着时由于胸部将前衣片顶起,上衣前片的下摆总是向上翘着,影响服装的美观。但是黎族服饰仍以其鲜明的风格、精美的织锦、古朴神秘的装饰品令人推崇。

海南苗族

苗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地区。海南苗族经过艰辛、漫长的移民道路最终在海南定居下来,其服饰也受到过当地黎族的影响。海南苗族的居住地四周环山。就当地来说,苗族服饰制作过程体现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

海南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原始纯朴,民族风情别具特色。海南苗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用蓝靛染布的丰富经验。从蓝靛中提取蓝胶可用来染制深蓝色或黑色的织物。这也是海南苗族为何喜欢穿蓝黑色布料的原因之一。由于海南地处亚热带,苗族选择了可以透气的棉布料。

海南回族

回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头饰。通常男子喜爱戴用白布制作的圆帽,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圆帽有的是用白漂布制成,有的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往往还织成精美几何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分三种:老年妇女戴黑色,中年妇女戴白色,未婚姑娘戴绿色或彩色。盖头料子多用质地柔软的丝绸或细棉布制成。



颇具民族特色的白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粹的体现,他不止是让我们有一件衣服遮体,更多的还是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服饰,也将代表着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白族的服饰文化深受南诏、大理国等文化的滋养,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给人以得体、大方、端庄、个性、华丽等等舒服的感受,进而在历史的积淀和发展中形成深厚的民族服饰文化,成为代表白族的显着特征之一,也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

白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服饰的基本色素之中。白族尚白,在服饰中,素以白色主基调的服饰为美。而白色,在色素中,所代表的主涵义为“尊敬、纯净、简洁、和平、谦卑、精密”,由此给人的色感是“明快、纯真、清洁、高雅”。白族与“白”有天缘,民族的命名用“白”,民族服饰的主要色彩基调也用“白”,这绝是一种巧合之中的必然。

而当我们将白族的历史文化与服饰文化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更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无论是在审美方式上的唯美、思维方式上的简洁、性格体现上的谦和、日常工作中的精密都是其“白”主色素下的生动呈现。透过深厚的白族服饰文化,我们可以看到白族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对白色的选择,是一种对色彩的崇拜,更是一种对民族特性的规定,白族服饰呈现的既是一种历史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本质和特性。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和谐元素浓郁的精美图案中。白族手工技艺精湛,在服饰文化中,素以手法细腻、图案精美的头巾、飘带等搭配服饰为美。在如今的大理地区,只要你走进,金花们便会自豪而娴熟向你讲白族头巾“风花雪月”的故事,让你觉得头巾已不是服饰,而就是大理金花自己,就是大理“风花雪月”,就是大理本身。

回过来讲,在白族服饰中用于搭配的飘带、头巾、束腰上所绣的图案以及金花们脚下所穿的绣鞋,图案都以花草、飞鸟、蝴蝶等为主。这些图案进入视线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是精细做工之下的图案美,然后就会使人不禁往图案背后去联想大理的“风花雪月”、“文献名邦”、“万蝶齐飞”、“洱海映月”等等。但当我们平静下以后,我们只要将这些元素赋予生命,那么就是一幅时下倡导的“和谐、和美、和顺”图。于是,我们不得不抛开以往对白族服饰刺绣做工精美、寓意丰富、祈子祈喜、消灾祈福等的粗浅理解,而上升到体悟白族服饰文化所蕴涵的和谐、和顺、和美中来。

诚然,白族服饰的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析、几句话就能加以概括或是叙述的。要真正了解厚重的大理白族服饰文化,首先应该进入大理,来到承载她的这片天地,用时间和实践,用真心和灵感,慢慢地去感受、感悟,也许就会得到让你满意的答案。

今天,白族服饰文化因其深深扎根于五千年的大理历史文化之中,已成为了大理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文化生动呈现的载体,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您可能还喜欢:

瑶族新年,瑶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汉族信仰,汉族宗教信仰文化

精美绝伦的侗族银饰文化

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文化



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木楼

独树一帜的侗族文化,是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智慧的成果。最鲜明的标志就是侗族木楼。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侗族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用智慧建造出侗族世代生存依靠的木楼。侗族木楼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保护自然。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木楼吧。

黔、桂、湘交界地区近年成为旅游热点。这里山深林密,居住着侗族人民。他们的住房独具特色,而那秘不外传的二十六字建造口诀更是令人遐想。

在侗寨中流传着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古代,有一对恋人来到山中,他们用竹子做支架,用竹篾和茅草做房顶,搭起了一个草棚子。山神刮起了一阵风将草棚吹散了。他俩在河畔用石块垒起了石头房子,房顶铺上石片。

水神却用一场大水将石片冲得七零八落。正在无奈之时,一个喜鹊巢给了他们启发,两人找来粗大的杉树枝,搭起坚固的架子,用木条铺成地板,美观耐用的房子竣工了。大风吹过来,风从树枝的缝隙中穿过;大水冲过来,水从杉木柱中流走,房子屹然不动,毫发无损。于是二人就在这样的木楼中住了下来,他们的子孙在同样的房子中生活,繁衍至今,这就是现在的侗族。

故事中的房子就是侗族木楼。侗族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广西、湖南等省毗邻连接的地区。这一带群山耸立、溪流纵横、气候温湿,盛产杉木。

木楼以杉木为骨架,在离地面相当的高度上铺杉木板条作为居室地板,房顶常用树皮为瓦,这种建筑结构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侗族的干栏式建筑用木材做原料,而傣族、苗族、黎族的干栏式建筑则使用竹子。

侗族的木楼有两种变形:如果村子建在平地上,楼板离地2米至3米,称为“干栏楼”。如果木楼建在山坡上,则以杉木支架“找齐”,叫“吊脚楼”。这种木构建筑的居住区高高在上,防水防潮,又利于通风散热,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相宜。木楼式样历经数千年而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结构变得复杂一些,多为两层或三层,上层住人,下层为畜舍或厕所。

您可能还会喜欢:

十分具有特色的布依族茶文化

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脉:壮族师公戏

独具特色的壮族乐器,壮族蜂鼓

各色各异的达斡尔族风俗民情



苗族的服饰特点(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您好,今天小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苗族的服饰特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苗族的服饰特点(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1、苗族服饰的特点 苗族少女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2、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3、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4、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5、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6、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7、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8、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9、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

10、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

11、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12、 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的原因。

13、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14、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15、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16、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17、 伐u3000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

18、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图案。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具民族特色的羌族祭山会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很多地区的人民都是靠山而居,无论是绵延的山丘还是陡峻的高山,对于山里的居住者来讲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在羌族,人们为祈求丰年,会举行隆重的祭山会,祈祷风调雨顺,答谢天神赐予五谷丰登。祭山会是非常有意思的少数民族习俗,也是羌族文化重要的节日。

祭山会又名“山王会”、“山神会”、“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还原会”,是羌族保留至今的传统祭会。是祈祷天、地、人间诸神,保佑羌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百事顺遂的宗教活动,在四川省北川县青片乡一带羌族聚居区寨子仍保留着这种习俗。

祭山会一般由村寨举行,因羌族分布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理县、汶川、及绵阳市的北川县一带,农事季节不同,或因部落不同,祭山会的日期也不相同。在农历二月或四月或六月或八月,择一即日举行。各地祭山会时间不统一,有的在四月、有的在八月,每年举行一次或二、三次,本意是祈祷丰年或“还原”,现在成为传统节日。整个活动程序复杂,有“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方式。

这天,每家房屋顶上插杉枝、室内神台上挂剪纸花、点松光、烧柏枝。各寨羌民杀牛杀羊祭山,跳锅庄、饮酒吃肉,尽欢而归。“释比”(端公)敲皮唱史诗还要表演裸脚踩踏烧红的铁锅和犁铧的绝技。一些地方在祭山之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药、狩猎等。羌族一般春天举行转山会,秋天进行歌仙会。祭祀仪式一般由羌族端公主持。

祭祀的场所一般在寨子附近的山坡上,设有一高约二米的石塔,塔顶上有几块白石,代表天神、山神、树神。塔的周围环绕苍翠的“神林”,栽有松、柏、青杠等树种。

祭山会形式

巫师释比穿戴非常讲究,要戴猴头帽,戴念珠、手执神杖,主要的法器是羊皮鼓。祭山会的祭品,一般为宰杀后的羊、狗和鸡。三年一轮的“大祭”,要以宰杀神牛(牛)为祭。祭山会围绕天神塔进行祭祀活动,天神塔高约3——4米,状如锥形,顶端有一块较大的白石,周围放数块小白石,以象征其民族信仰的各个神位。

祭山会首先由释比领众人围塘而转,口念封山、育山、敬山的经典。如果是三年一次的祭山会,众释比还要为古羌部族、古羌部族的迁徙、部落英雄而诵经,时间时间长达1—2天。

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品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猎等。

吊狗祭山

羌族祈求来年丰收所举行的传统祭山仪式,流行于土门一带,多用白狗,由乡约(会首)喂肥,故唐称羌人为“白狗羌”或“吊狗羌”,仪式均在春夏举行。祭山时点篝火,在白石神台前烧柏枝,“许”在杉树枝上缀纸花、纸旗插在神台上,然后头戴猴皮帽,身披豹皮法衣,手敲皮羊皮鼓,口念咒词祈求天赐吉祥。主持人将白狗装进一大背兜内,羌民依次给狗馈赠食物再封背兜口,用绳子将背兜高吊树枝上,7天后派人上山取狗,如白狗安危无恙,便是一年吉祥的预兆;如白狗已死,意味着灾害严重。

宰鸡祭山

端午节县内一些羌寨有宰鸡祭寨边白石塔的仪式。祭祀时将鸡血洒在白石顶端或供有牛、羊头的周围,再燃起柏香树枝;也有淋鸡血,再将两根挂着五彩纸条的森竿分别插地边和房顶的小塔上。此时“许”边敲羊皮鼓边唱祝词,围着塔子转,人们山呼助威,跳起祭山莎朗。每逢天旱,各户派人到高山“龙池”地杀鸡、鸣求雨,或进行搜山,禁止上山砍柴、狩猎、挖药材,以顺天意。若仍不降雨,则进行大规模的求雨仪式,参加者均为已婚妇女,在白石塔前哭诉,唱祈雨歌曲,以感应雨水降临。



独具民族特色的德昂族花节

少数民族的人大都很纯朴,他们会通过各种节日,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以及祝愿,而德昂族花节也是他们最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于德昂族的花节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德昂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后的第七天是云南德昂族一年一度的花节。每逢“花节”这天,花山上风光迷人,上百种野花黄白交错,红蓝相间,芳香艳丽。德昂族喜欢对歌,人们一路采花一路歌,把又香又美的鲜花装满花篮。从花山回来,人们就用采得的各种鲜花赠送友人,以示祝福。有的将花插在“泼水节”龙亭的周围,插在花罐里、篱笆上,有的还用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挂在门上,祝愿幸福安康、五谷丰登。德昂族人特别喜欢丁香花。恋人们多以丁香花互相赠送,表示永不变心。

花节的来历

关于德昂族“花节”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妇女,她有一个儿子叫阿佛。由于母亲日夜操劳,不久眼睛便瞎了一只,阿佛见母亲做不了什么,就常常骂她。有一年清明节后的第7天,阿佛上山砍柴,突见一只老鸹从树上飞了出来,他便拾起石块扔过去,但末打中,过了一会老鸹又飞回来,只见它含一条虫正喂一只又老又瘦的老鸹。阿佛见此景,又羞又悔,连连责骂自己连老鸹都不如,以后他便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

妈妈死后,他痛哭不止,把妈妈埋在树下,用长刀在树下刻了阿妈的像,并每天送饭到这里仟悔。后来风吹雨淋,木像褪色裂开,阿佛便取下拿回屋内供着。每年清明后第7天,就把木像取来用花蘸水洗擦净。从那以后,德昂族就有了“花节”。

德昂族花节这一天,响亮的象脚鼓、馒锣声一清早就响彻了德昂村寨。男女老少吃过早餐后都要打扮一番,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姑娘们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们身穿艳丽的衣服和统裙,围上叮当作响的藤蔑腰箍,戴上华美的银手饰,然后提着竹篮,在和煦的春风里,迎着阳光,走上采花之路。上山采花之前,德昂族小伙子们都要悄悄地编好几个漂亮的竹盟子,准备上山时,将编得最精致的竹篮赠给自己最喜欢的姑娘。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而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姓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姓氏,据统计百家姓里也包含了许多的少数民族姓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着属于当地特色,在东乡族他们的姓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对于东乡族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

马姓所以居多,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谐音“马”为姓,此外,还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别的姓亦有类似情况。

东乡族中的汉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几乎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皇帝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别的民族,将其所采用的汉姓带进来。如蒙古族人把根据自己的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

现代的东乡族人,有姓之外,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即伊斯兰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名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赖德、达吾德、海底彻、法图麦等。或以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月份或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取名为“尔德”;主麻(星期五)生的孩子,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满拉为名,取名“满拉”。

由于经名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简称哈克;优素福,简称优素;阿依舍,简称阿依或阿舍。有的地区在简化之后,加上一“子”字来称呼,如穆罕默德称作“穆罕子”。

取经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请阿訇取经名的时间,老教是在给婴儿喂奶前,新教是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取名时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阿訇对着婴儿先低声念大宣礼词,再念小宣礼词,念毕,在婴儿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后左耳。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一个经名,告知家人。为婴儿所取经名,不得与婴儿的父母或兄姊重名,否则,必另起一个。但婴儿的经名可与已故的祖父母名字相同。

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在本民族外部,或与别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汉名者较为普遍。

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亦可只称其名;若在庄重的场合,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莱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加圆点隔开。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东乡族还有讳名的习俗,儿女禁称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斥责。



独具藏族民族特色的藏族语言文化

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一定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而藏族就是一个既有着自己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藏族文化,领略藏族语言文化的魅力吧!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语言。藏语具有独自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至今还有一些人也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康主要指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主要指现在的青海,甘肃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区。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字为中心,又有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等。都齐全时,很象一个十字架。古时称叠字(崩益),可能就是据此而来的。书写时由左向右横写。

关于藏文产生的时期,藏族的众多历史着作中,有两种看法:大多数认为藏文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借鉴当时梵文体系的某种字体创制的,还有一些则认为在七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藏文,苯波教徒曾用以书写教义,主要流通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称为“崩益”(意为叠字)。

目前学术界主要看法是,七世纪以前,藏族已有文字,但不完备,流行地区和使用范围也不广,主要是巫师、苯教徒书符、画咒、记述教义使用。到了七世纪前叶,吞米·桑布扎加以整理规范化,又经松赞干布大力提倡推行,才较普遍地使用开来。据说,当时吞米还撰写了几部文法方面的着作。

史载,吞米创制藏文后,藏族地区开始掀起学习藏文的热潮。开启了吐蕃人的智慧,哺育造就了像噶尔东赞等一大批杰人志士,顺利地实现了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1991年4月12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和职工聚集在守图书大楼前,隆重举行吞米·桑布扎塑像揭幕仪式。

您可能还喜欢:

解析:布依族图腾的象征意义

有声的文化,布依族铜鼓文化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

美的朝鲜族舞蹈文化



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就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位于我国新疆自治区的塔塔尔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更是细致到将舞蹈分为了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接下来我们就到塔塔尔族文化欣赏一下他们的舞蹈吧!

塔塔尔族能歌善舞。多少世代以来,塔塔尔族在欢乐的节日、劳动的余闲、迎接贵宾的盛典都要载歌载舞。塔塔尔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将音乐、诗歌、舞蹈融为一体,吸收了维吾尔族、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早在唐宋时,鞑靼部曾派遣歌舞艺妓随使团前往临安,演出了传统的《鞑靼舞》。

塔塔尔族民间舞蹈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劳作歌舞有《农耕舞》、《狩猎舞》和《放牧舞》等,反映了塔塔尔人和勤劳和智慧。节庆舞主要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踢踏舞》,在婚礼歌舞中,年轻人最爱唱最爱跳的是《艾皮拍》。模拟舞有《白天鹅》、《骏马与马嚼子》等。?

塔塔尔人崇尚白天鹅的纯真、美丽和坚毅,以及对爱情和自由的忠贞不渝。《白天鹅》舞蹈正是塔塔尔人这样审美观与道德观的艺术体现,而《骏马与马嚼子》则表现了塔塔尔青年骑马在草原上飞奔的情景。

塔塔尔族的舞蹈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主角都由女子扮演。其舞蹈特点是:动作灵活,活泼多变。男子多腿部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舞曲一般都节奏鲜明,轻松愉快。音乐旋律和舞蹈形象都十分优美感人。塔塔尔族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节日喜庆时人们还举行舞蹈比赛,特别是每年春天举行的盛会——“撒班节”,即犁头节,他们总要选择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尽情的欢歌起舞,如痴如醉。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在新疆塔城、伊宁等地居住的塔塔尔族人喜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踢踏舞。先由一人或几个人随音乐节拍领舞,随后互相邀请形成分组对舞。节奏感强,男子有时伴有拍手、拍胸、拍肩、拍腿的动作或叉腰碎点步、大蹲,跳换伸腿等。女子边跳边晃头巾或手帕,围观的人也边拍手边吹口哨。常用手风琴、曼多林等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