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发源地在哪儿?苏南杭三地_楚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2023-08-05 19:13:59 作者:懒得取名字



吴文化发源地在哪儿?苏南杭三地

我们知道吴越文化的分布在江浙一带,但是在早期吴越文化并不是吴越文化,而是两种文化,吴文化与越文化的概述,有鱼米之乡的特色,有江南儒雅的气息……那么问题来了,吴越文化中的吴文化吴文化发源地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吴文化发源地在哪 如今经济腾飞,也掩盖不了它是旅游城市

吴文化的地域范围究竟有多大?根据自然环境蕴含的不同特征,物质精神方面的不同形态,相关专家研究认定,吴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形象地说是以太湖为腹心,沪、宁作首尾,苏锡常、杭嘉湖为节肢,旁及镇江、南通、扬州的一个地域整体。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金匮今无锡)”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你可你能也喜欢:

浙江历史文化的代表:浙江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哪方面?面面俱到

吴越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吴侬喃语

传统文化:春节民谣大全



楚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楚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不离赞谤不名之清净传承。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品更是独步海内外。本期的湖北文化,为你解析。

楚人,与中原华夏氏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楚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为华夏族南迁的一支,给楚地带来了华夏文明的先进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楚文化。从统属而言,楚于西周初年为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统治。而且实物资料也表明,西周时期,楚文明的个性特征尚不明确,它还保留着相当大的中原文明特点,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兴起与其它文明一样,也应具备相应的文明诸要素,我们可以此来考察楚文明兴起的大致时间。

楚自鬻熊至熊绎受封的阶段,文献均记其“居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而非“都丹阳”,加上又无相应的考古学资料相印证,当时丹阳只是一个地名,而非都城,也无城邑的建制,大型礼仪建筑也尚未发现。

就是怀疑为楚国制作或断为楚国所有的青铜器,不仅未见于考古发掘,即使是传世品中也一无所见,文字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楚“辟在荆山,筚路蓝缕”,可见生产力之低下,其生产关系也只能是以较单纯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楚的社会形态自然也比较原始。

安徽寿县古城:楚文化的发源地

想像中的寿州城,有楚故都浪漫高蹈的风韵,有八公山上修道成仙迷幻的韵致,有淝水之战凛冽的风骨……应当是雄浑大气的,毕竟,古城承载的历史深沉厚重。然而,今见寿县,我却大大地惊诧于它的纤小精致,绕城一周的7141米城墙锁定了古城3.65平方公里的面积,小则小矣,神态却森然凝重。古城基坚墙固,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现城墙为南宋重筑,高8米多,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不少墙砖面隐约可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砖石用糯米汁、石灰等物弥合,固若金汤,有“铁打的寿州城”之誉。外壁下部有两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倾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成就了寿州金城汤池的铿锵声名。

古城有四门,各按地理位置取名,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西为定湖门,北为靖淮门。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斜道”之说,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闸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

打小就在城墙根下长大的老伯说,最让他骄傲的是,别处的古城墙因年代久远早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寿县古城墙,直到现在还在护卫着古都的居民。“最近经常听到报道,许多城市都存在排水防洪问题,寿县虽古,却很坚实。1954年淮河泛滥,洪水围城,最高水位离北城墙顶部不到半米。1991年特大水灾,洪水围城50多天才退去,但城内的10万居民安然无恙!”



中原文化发源地在哪个地区,河南吗?

现在的中原文化是一个泛指,指的是一个区域,并不是指一个地方,但是一种文化的产生,总归有个源头,那么中原文化的源头是在哪里呢?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了解中国史:中原文化的源头。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区河南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河南省占据中国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文明源头

在中原地区的考古中,史前文明在这里的连续性表现强烈。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自东向西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在中原崛起,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化区域,与周边文化同一时期的孤立发展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半坡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发展而来,向北发展到陕北地区,沿黄河扩展至洛阳,经汉水流域影响到南阳盆地。

而中原地区的仰韶后冈文化则扩张至晋南、鲁东北等地。仰韶半坡文化和仰韶后冈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仰韶庙底沟文化迅速向四方扩展,北至河套地区,南达汉水中游,东抵华北平原北部,西伸甘肃湟水流域。与周边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原文化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强势文化,起主导作用。

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经济以农业为主,出现家畜饲养,并伴有采集及狩猎等生产方式。仰韶文化继承了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当时开始形成大规模建房而居的聚落,彩陶的使用证明了烧制技术的出现。

从龙山文化开始出现较多的城址,属于万邦时期,青铜容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占卜等巫术活动当时较为盛行。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原地区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全新的文明时代。

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碧龙形器的发现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文化特质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是自上古至唐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注意的是,中原文化的地域性明显又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它最值得重视的特点就是与中国文化形成的直接关联。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气候等诸多便利的自然条件,这里自上古时期就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在诸地域中最先跨过了“文明的门槛”。由这种文明衍生的文化,则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的范本。同时,中原文化之所以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于它强大的辐射力。在中国历史上,它依托于生产方式的先进性、军事的扩张,甚至中央政权崩解导致的移民大批迁移,向四方传播。



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扬菜发源地在哪

如果说道中国八大菜系,我想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毕竟这八个菜系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但是如果单独的把中国汉族的八大菜系拿出来,我想大家就应该比较陌生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汉族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

淮扬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以淮安、扬州为中心。淮安、扬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扬菜系指以明清时期淮安府和扬州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淮安、扬州、镇江等地区,覆盖周围的泰州、盐城、南通等地,以上地区也是明清时期淮扬两府之辖地。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是以淮菜为代表,淮扬菜系中又以扬州菜为代表。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古之中国,分九州,扬州为其一。惟与维通用,所以古人爱称扬州为维扬,而维扬也是扬州别称之一,所以,“扬州厨刀”下的菜点喜得两个雅号:淮扬菜或维扬菜。扬州的先民早在约4000年前,就已经挣脱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超越伏羲火上燔肉、神农石上燔谷的原始萌芽时代,使用陶质炊器,火烹熟食了!陶器时代,不妨看作扬州烹饪的形成期。

扬州进入古邗国时代,即中原夏商周时期,在仪征破山口出土了属于这一时期的青铜鼎、鬲(炊器),鼎煮肉,鬲炒菜,而且还有尊、卤(酒器)、钟(宴享乐器)以及盛具祭祀牛、羊、猪的四凤盘(食器),据此猜测扬州先民可吃肉、可喝酒、可听乐、可行礼,潇洒走一回,古扬州人便晓得善待生活。

《尚书》录:夏代有“淮夷贡鱼”,这似应为淮扬菜系最初的文献记载;《周礼·职方氏》有“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的记载,可见扬州是天生的鱼米之乡。这些足以证明,距今3000年左右的扬州烹饪已经进入青铜文化时代了。

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淮扬菜为何姓淮名扬,这不单纯是地理上的习惯说法,而是突出了淮菜在淮扬菜系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在明清以前,淮安(楚州)、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

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但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而在这形成发展过程中,作为发源地的古镇河下的贡献是巨大的。



玛雅文化的起源地是哪儿?

这期民族文化带来的是玛雅文化的起源地是哪儿?玛雅人在5000年前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生产活动,古代史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过程。

玛雅人在5000年前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生产活动,古代史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过程。

产生和发展

公元前2000年,玛雅人进入定点群居时期并从采集、渔猎进入农耕时期。农业和定居孕育了玛雅文化。玛雅文明从此开始。

世界上有许多学者研究玛雅文化,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

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

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前古典文化出现在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带。此时玛雅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城市广场上建立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形象。公元1-2世纪出现了象形文字,石碑上有记述统治者历史的文字。城市里还出现大型石料建筑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卫城)。大型石铺广场和堤道反映这时期的建筑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前古典时期的文化中心在中美洲的纳克贝(nakbe)和埃尔米拉多尔(elmirador)。

古典时期文化发展的中心在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帕伦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博南帕克壁画是世界有名的艺术宝库。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何因至9世纪衰落。此后,玛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进入后古典文化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化有奇钦·伊察(chichen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纪后,势力强盛的托尔特克人后裔,从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岛,影响了奇钦·伊察。玛雅文化与托尔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已经衰落的玛雅文化再度繁荣。后古典时期的文化特征是继承南部玛雅文明的文化遗产,建立了许多超过以前规模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历法也得到长足发展。



三江源在什么地方 三江源在什么地方哪个县

三江源在哪里

直接回答:青海,或者青海南部,就可以了。

三江源在什么地方 三江源在什么地方哪个县


其他的都是扩展知识:比如三江源是哪几个河流源头?(长江,黄河,还有澜沧江——流出国界叫做湄公河) 还有具体的经纬位置: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

这些,你都可以从百度百科找到答案。

三江源是哪三江 三江源地区位于哪里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区境内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物草丰美,周遭遍布着很多的河流湖泊,更有数不尽的野生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所以才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三江源位于哪个省南部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

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地方特产—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生长在青藏高原玉树州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

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三江源指的是哪里

三江源地区指的是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头在哪里

三江源头在哪里

三江源头在哪里,我国地大物博,地形更是复杂多样,美丽的国土上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和美景,很多漂亮的地方都是无人踏足的圣地,静待有缘人得到到来,下面分享三江源头在哪里。

三江源头在哪里1

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在青海省。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范围涉及16个县和1个乡;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全省面积的50.4%。

2000年5月青海省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该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家公园。

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

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地理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区内或临近可可西里、阿尔金山和羌塘自然保护区。地理上,北有昆仑山脉,西为可可西里,东有巴颜喀拉山脉,南为唐古拉山脉;境内有2000余座山峰,多为雪山和冰川。

冰川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储水量约4000亿立方米;湖泊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88个。境内分布高原湿地、高原沼泽和湖泊、高原草甸以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

扩展资料:

自然特点

1、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地质特征

三江源区境内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

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10%。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在东南亚被称作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

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青海省也由此闻名于世。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头在哪里2

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江(中国水系之三江源)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澜沧江,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时称湄公河。直到近代以后,人们才发现,这三条江河的源头是如此接近,人们亲切地把那一片土地叫作三江源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江(中国水系之三江源)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长江上游水系)、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三江并流的上部在西藏东南部,下部分在云南省。

四渎是指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

三江源头在哪里3

三江源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就在这个地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了整个自治州,这类有很多的称谓,比如“名山之宗”、“中华水塔”等称号。

三江源地区有众多的湖泊、沼泽、雪山、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地区,湿地面积也十分大,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

三江源地区的水流主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大大小小的河流,加起来接近二百条。

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支流有雅砻江、孜曲、结曲等。三江源还是一个多湖泊地区,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一千八百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三江源不仅水资源蕴含量很多,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在玉树州地下的水储量就达到了115亿立方米。

三江源地区还含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有着独特的高原特色,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

三江源头具体在哪 到底三江源头在哪

1、三江源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就在这个地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了整个自治州,这类有很多的称谓,比如“名山之宗”、“中华水塔”等称号。

2、三江源地区有众多的湖泊、沼泽、雪山、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地区,湿地面积也十分大,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

3、三江源地区的水流主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大大小小的河流,加起来接近二百条。

4、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支流有雅砻江、孜曲、结曲等。三江源还是一个多湖泊地区,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一千八百余个。

5、值得注意的是,三江源不仅水资源蕴含量很多,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在玉树州地下的水储量就达到了115亿立方米。

6、三江源地区还含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有着独特的高原特色,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

三江源在什么地方?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其东、东南部与甘肃省、四川省相邻,南部、西部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部分别与治多县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和都兰县交界,东北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贵南县、贵德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接壤。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4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15.23万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4.05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26.6%;长江源区面积9.4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61.7%;澜沧江源区面积1.78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7%。

三江源在哪里

“三江源”地区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3500米至4800米之间。

我们先来看看三江源地区在哪里,河流的源头一般位于地势较高的高原和山地地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因而我国的很多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三江源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大约为北纬31.5°至北纬36°之间,东经90°至东经102°之间,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

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湄公河)三条大河的源头。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上,属于高山气候,虽然年降水量较少,但是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表水十分丰富,这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古人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实际上长江和澜沧江的江水也来自黄河源头那片天。

三江源地区地下多冻土分布,使得地表多湿地沼泽分布,涓涓细流汇聚成小河,众多小河形成辫状水系,才逐渐汇流成了大江大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克拉山以北,长江发源于巴颜克拉山以南,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东北部。



三国的东吴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东吴的包括现在哪些地方

三国时期的东吴的领土包括了现在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广西、江苏、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在越南的北部地区。

孙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分建立起来的政权,因为国号为“吴”且地处东南方,因此也被称作东吴。东吴是三国中历时最久的国家,经历了四个皇帝的统治,共有五十多年。



晋商发源地在哪儿?平遥古城是其一

对于晋商和历史上晋商所创立的商业帝国,人们总是怀抱着一份好奇与敬畏,前些年的一部《乔家大院》,更是让“晋商热”大幅升温,越来越多人希望了解晋商的前世今生,学习山西商人的经营智慧。那么今天的晋商文化就为你介绍,晋商的发源地在哪儿。

平遥

山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商业史上“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场五百年”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朝年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其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开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以“汇通天下”着称于世。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涡河的发源地在哪里

涡河的发源地是中国河南省尉氏县东南。涡河是淮河中游左岸上的一条支流,也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长423公里,历代以来就是漕运的要道之一,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在明清的时候,涡河上就有了专门的灌运船只。

涡河的发源地是 

涡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根据《柘城县志》记载:“涡为洵。”晋朝郭景纯注释说:“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也,本作过,省文为涡……”涡河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并一直使用至今。

涡河的支流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既宽又深,有极佳的排水性能,自古以来就有“水不逾涡”的说法,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临近涡河排水能力欠佳的地方,都会改道排入涡河。

涡河的主要支流有

涡河主要的支流有百邸沟和尉扶河。百邸沟是1938年黄河决口冲刷出来的一个自然沟,后在1951年沿着自然串沟开挖出百邸沟,在尉氏境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而尉扶河,源自尉氏县张市乡水牛张村,同样是1938年黄河决口形成的串沟,在坚果之后主要作为排泄尉氏、扶沟的洪涝水兵加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