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_长鼓舞是中国少数民族哪个族的传统舞蹈

2023-08-04 22:03:19 作者:王与冠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电子节目册 新春舞蹈专场公益演出 暖春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瑶族长鼓舞又被称为“打横鼓”、“调花鼓”,是流传在瑶族自治区的一种舞蹈,表演类型多样,通常节日、丰收、结婚等喜庆场合表演。朝鲜族长鼓舞是吉林省图们市民间舞蹈,起源于印度细腰舞,明朝时期传入中国。

长鼓舞是什么民族的舞蹈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瑶族的长鼓舞,是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为“打横鼓”“调花鼓”,流传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区以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瑶族的长鼓舞表演类型多样,或表演造屋动作,或在舞蹈里面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通常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结婚等比较喜庆的日子进行表演,主要的表演道具是长鼓。

朝鲜族长鼓舞介绍

朝鲜族长鼓舞是吉林省图们市民间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细腰舞,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又传入东朝鲜,到了明朝时期,朝鲜族人迁入中国,长鼓舞也传入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



交谊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俗称交谊舞,是体育赛事的一个项目,由于舞步轻快,美妙,也是交际㘯上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它不是任何一个民簇的舞蹈,是二种完全不塔界的东西。当然,舞厅中的交谊舞以锻炼身体为主,并不需要每个动作做到位,基本步跳跳就可。



独具民族特色的瑶族舞蹈:长鼓舞

瑶族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瑶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瑶族人民都喜欢跳长鼓舞,起舞时,舞者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长鼓其实是瑶族的一个宝物,那么,大家对于瑶族的长鼓舞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表演形式主要有4人合舞、双人对舞等。动作主要有造屋、制鼓、耍鼓、模拟动物、祭祀等。舞姿刚健,风格淳朴。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哥哥贪图钱财,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给人做工为生。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盘古王知道此事,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监别前,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砍来做个长鼓,打上360个套环,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踏环击鼓,跳上360个圈,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不畏艰危来到南山找到琴树,做成了长鼓,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都要跳长鼓舞。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长鼓瑶语叫“汪嘟”,约4尺长,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制成。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舞时横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变换节拍,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在每年春节期间,瑶族同胞除自己跳长鼓舞欢庆佳节外,还组成花鼓队,到附近汉、壮地区去向各族兄弟贺年。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的欢迎。汉、壮兄弟拿出年糕饼食,煮好甜酒汤圆,款待客人。舞毕,主人还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贺瑶胞新春吉祥如意。

长鼓舞的大部分都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韵与风格。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民族舞蹈8个基本动作)

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一、藏族舞的基本动律是“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民族舞蹈8个基本动作)


二、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三个方面:身姿稳定、手臂晃摆、脚步颤踏。

1、身姿稳定

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身姿要保持稳定。

2、手臂晃摆

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颤踏

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呈现出自然摇摆的状态。

三、藏族舞蹈有五大元素——“颤”、“开”、“顺”、“左”、“绕”,它们是不同种类藏舞的共同特点,使藏舞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如下:

头部在自然状态下,下巴略含;上身自然松弛,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腿部膝盖自然松弛,不僵直,双脚自然外开。 造型姿态:曲背哈腰,手臂位置随着身体幅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腿部膝盖弯曲。 流动姿态:手臂,上身和腿部呈现“一边顺”的流动姿态,流动时上头部随着重心变化略微摆动,手臂保持长弧线运动,胯部与重心转移一致的出胯。

藏族舞蹈腿部膝盖的“屈伸”“颤”动律。屈伸要求膝盖在节奏中保持连绵不断的曲和直。“颤”则要求膝盖进行小而快,有弹性,重拍向下的颤动。

藏族的上身与腿部转移重心胯部摆动随动,上身运动有拧身、拧腰、前倾等。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步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撩”“扭”等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臂运动可概括成“拉”“悠”“甩”“绕”“推”“”升“”“扬”等变化。

虽然藏族舞蹈有不同的分类,但是体态、动律上有着共通性,在运动规律上有比如“三步一变”“后撤前踏”等共同规律。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扩展:藏族舞蹈历史

1、“果谐”(圆圈歌舞)的舞蹈历史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

2、堆谐(城镇踢踏舞)的舞蹈历史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赖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

3、“果桌”--锅庄舞的舞蹈历史

“果卓”--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相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在古代,锅庄多施于祭坛礼仪,宗教色彩很浓,跳时比较拘谨,神情端庄,“多垂头、俯袖、束手而舞”。

4、“羌姆”的的舞蹈历史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在公元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采取了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笨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以及“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1、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

2、藏族人民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自然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藏民族地方特色风格的“藏舞”。

3、藏族是一个宗教信仰非常普及的民族,以至于全民信教。观看藏舞表演时,可以注意舞者双手的动作,双手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这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这种舞蹈姿态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愿望既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文化思想。

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要什么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三个方面:身姿稳定、手臂晃摆、脚步颤踏。

1、身姿稳定

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身姿要保持稳定。

2、手臂晃摆

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颤踏

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呈现出自然摇摆的状态。

扩展资料

1、藏族舞蹈有五大元素——“颤”、“开”、“顺”、“左”、“绕”,它们是不同种类藏舞的共同特点,使藏舞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2、藏族舞蹈在舞蹈的律动上还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3、“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12种基本步伐是藏族舞蹈的脚部动作。

4、“拉”、“悠”、“甩”、“绕”、“推”、“升”、“扬”则是藏族舞蹈的七种手势变化。

5、舞蹈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篇1

① 基本步伐

②手形

③脚位

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单靠步

⑥ 连靠步

⑦ 长靠步

锅庄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

“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打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3-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篇2

分析如下: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有三个方面,分别如下所示:

1.身姿要稳定: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

2.手臂要晃摆: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要颤踏: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让手臂自然摇摆。

扩展资料:

1、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2、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3、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4、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

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舞历史悠久,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果谐 藏族的圆圈舞

“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中的“望”在藏语中表示“田野”或“田地”,“果”则表示“巡游”或“转圈”,二者合起来表示“巡游田野”,在这一节日里除白天要举行民间仪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农民们聚会在一起表演果谐。果谐动作源于农业劳动动作,但其艺术性远高于农业劳动动作。其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如下:表演时表演者围成圆圈,其中男、女各半圈,队列最前方分别为男、女谐本。歌舞表演时,顺序为男唱一段男女共舞→女唱一段男女共舞(称“谐个”),表演者边唱边舞,并从左到右沿圈顺时针踏步走动。踏步表演分为慢板和快板,表演时先跳慢板(称“觉谐”),慢板表演结束后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如“休休休休”)或说几段快板词,之后为快板表演(称为“谐休”),快板表演结束后再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舞蹈顿节结束。整个舞蹈表演中很少用到演奏乐器。

2 堆谐 藏族的踢踏舞

“堆谐”中的“堆”藏语指“上”或“高地”之意,“谐”表示“歌舞”,因此,藏族舞蹈“堆谐”就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定日、昂仁、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被称为“堆”的地区的农村圈舞。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后,“堆”区出现了用作民间舞的伴奏乐器―――“扎年”,“扎年”逐渐被当地群众吸收为“果谐”的伴奏乐器,使“果谐”的动作向踢踏转变,在歌舞曲中也出现了前奏、间奏和尾声三个纯的、音乐的部分,这也构成了踢踏舞的雏形。十七世纪中叶,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其基本变化规律为“三步一变”,同时脚下踏出各种节奏音响,再配以由洋琴、京胡、笛子、六弦等多种弦乐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堆谐”舞曲结构形式逐步趋于完整,其整个体系主要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四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也由自娱性向表演性过渡。堆谐流传区域比较广,所流行区域的堆谐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目前有定日堆谐、拉孜堆谐和拉萨堆谐三种民间堆谐歌舞音乐。拉孜堆谐又称“北派堆谐”,主要在拉孜、昂仁、定结、萨迦等县流行。其音乐曲调优美、韵律感强,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伴奏采用一把或多把“扎年”,演奏技巧较高,加花较多。

拉孜堆谐按音乐结构不同可分两种:第一种由“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两部分结合组成;第二种只有“觉谐”。拉孜堆谐基本曲调结构包括前奏(“果觉”)、慢板、快板、间奏(“巴尔觉”)或尾声(“休觉”)中的四到五个部分。拉孜堆谐重歌重舞,舞蹈奔放热情。定日堆谐又称“珞谐”或“南派堆谐”,主要流行在定日、吉隆、聂拉木及萨噶等县。定日堆谐具有十分浓厚的'高原特点,其音乐表现为古朴粗犷、舒展豪放。音阶以五声调式为主,同时兼有六声音阶。通常用一把“扎年”伴奏,伴奏音型比较简单,多为一拍一音。定日堆谐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由“降谐”和“觉谐”组成;第二种则只有“觉谐”,第三种则是由“降谐”和“觉谐”组成,且其散板部分没有乐器伴奏。其中前两种结构的歌曲流行广泛。此外,定日堆谐在演唱方式上较注重集体性,演唱时多采用真声,喉音较重,装饰较少。拉萨堆谐是堆谐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城市堆谐,主要流传于拉萨、江孜及日喀则等城市。拉萨堆谐的伴奏乐器除“扎年”外,还包括京胡、横笛、扬琴、串铃、特琴等。拉萨堆谐演唱者演唱时音域宽度最宽可达十二度。演唱时,演唱者一般独唱,且需真假声交替。拉萨堆谐舞蹈动作轻而灵巧,舞步稳重而幅度较小,主要注重脚下踢踏动作的节奏变换与技巧。

3 弦子 藏族的弦乐舞

“弦子”,藏语为“谐”,西藏腹心地区称为“康谐”。巴塘、昌都一带称“叶”,因其舞蹈伴奏演奏乐器为牛角琴“白旺”而得名。弦子舞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其动力特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提得较高,两眼平视前方,舞步刚中有柔;二是送胯幅度较第一种突出,舞起时以臀带腰,前后闪动,柔中有刚或是刚中见刚。在跳弦子舞时,必须掌握“搓步”和“跳步”的基本要素,弱则“搓”步子小,落地轻,强则“跳”步子大,落地重,舞步的大、小、轻、重均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巴塘弦子一般在赛马会和“古多节”上出现,其唱词分颂歌、悲歌、情歌和固定唱词。表演时,男女或聚集围圈而舞,或各站一排,相对欢舞。一般排头为操“白旺”者,在其带领下,人群扬袖起舞,有时围集,有时散开,有时似长龙摆尾,绕行而舞,你唱我和,借以抒发内心情趣。在胡琴发出的阵阵“颤音”指导下,舞蹈着的舞蹈也相应的产生一股“颤法”,这种“颤法”的形体特征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为主。其舞姿圆润而流畅、优美而抒情。

4 热巴 藏族的铃鼓舞

“热巴”,有人称为“康戏”,流传于西藏东部昌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区,是一门融合有铃鼓舞、民间歌舞和杂曲三个主要部分的综合表演艺术。“热巴卓”是“热巴”中的骨干部分―――铃鼓舞。其表演风格粗犷奔放,通过各种技巧表演来抒发情绪,是藏族民间舞“卓”类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鼓舞。铃鼓舞表演时,开头先要说称颂吉祥,炫耀技艺的“卡谐”,然后由男者执铜铃,支持手鼓,点点敲击,翩翩起舞,围圈走动。跳到情绪热烈时就可拉开场子进行技巧表演。表演时,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顶鼓旋转”、“扭腰打点”和“缠头击鼓”等鼓技,结束后女者散开站立一旁,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单腿跨转”、“躺身蹦子”、“躺身平转”、“兔子跳”和“踢腿跨脖”等不同的技巧动作。另外还表演“滚毛”、“抡背”和“抖脚尖”等小玩意儿。藏族舞蹈作为祖国的一块瑰宝,每一位舞蹈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学习和表演过程中都应不断的宣传中国的藏族舞蹈,同时要不断给藏族舞蹈注入新鲜血液,更好的促进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

藏族舞动作分解

藏族舞动作分解

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下面是藏族舞动作分解,欢迎练习。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

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

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

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



歌舞民族是哪个民族

歌舞民族是傣族,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其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欢、最熟悉的。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干净、长沐浴,妇女喜欢洗发,所以也有着“水的民族”之称。

歌舞民族是哪个民族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语言为傣语,并将孔雀、大象视为吉祥物。傣族被称为“歌舞民族”是因为其民间乐器和民族舞蹈种类很多,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各有特色。

同时,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包括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等,其中凡婻诺是一种模仿禽类动物的舞动,包括孔雀舞。傣族民间还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傣族的习俗

傣族的节日一般多和宗教活动有关系,其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关门节的时间是傣历9月15日,开门节的时间是傣历12月15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有关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有哪些

阿昌族: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

白 族:“哲兹白”。

保安族:扇舞布朗族: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

布依族:“酒令舞”,织布舞,龙灯舞。

朝鲜族 :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又称“罕伯”或“阿罕伯”。

傣 族:孔雀舞。

德昂族 :象脚鼓舞。

侗 族:赐鱼舞、狮子舞。

高山族:口弦舞。



独特的蒙古族民间舞蹈“顶碗舞”

顶碗舞是蒙古族的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动作非常的优美、气质高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是少数民族都比较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当然更是蒙古族文化的一种标志。那么,大家对于这种独特的舞蹈有什么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

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相关的史料记载,《顶碗舞》的出处与佛教有着一定的渊源。佛教教义当中有多种对佛的供养仪式,用碗盛上糜乳的供奉以及用歌舞表演的伎乐供养都包括在其中。两者的结合导致了这种用盛了糜乳的碗放在头顶上舞蹈的形式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的民族特点。

顶碗舞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多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充分展现蒙古族舞蹈的技艺,智慧和丰富灵活、多变的特点。

一阵悠扬的乐声中,一群身着大红裙袍的姑娘们,排着整齐的步伐,做着优美的动作。她们的那端庄而富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舞姿明朗又大方,美丽的脸庞上漾满喜悦的微笑。最令人不断称奇叫绝的是,在那像瀑布般流泻而下的黑色发辫之上,一叠叠高高耸立的白瓷碗稳稳地随着姑娘的身姿飘来移去,像水中的萍,似天上的云,流动的舞姿和静立的碗影,构成一幅美与技完美交织的动感画卷!

顶碗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表演舞台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喜欢上了顶碗而舞,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此外,维吾尔族、傣族、土家族也擅长跳顶碗舞。

顶碗舞是蒙古族一项重要的舞蹈文化的资源,它保留了蒙古族中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是蒙古族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有自己最独特的风味,成为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壮族文化是在壮族人民生产劳动中产生,所以壮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情。壮族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壮族的扁担舞,虽然扁担舞是用一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但扁担舞蕴含了浓郁的劳动气息,以及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

扁担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由妇女表演。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和马山县的白山、古寨、加芳乡-带。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

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扁担舞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双数的妇女为主。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自然清新。可见扁担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舞蹈的节奏乐器。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汉族男娶回族女,回族为什么不能嫁汉族

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草原英雄小姐妹》: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的根

5月29日晚,浓浓蒙古族风情洋溢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的舞台,草舞、水舞、马舞、羊舞、摔跤舞、珠岚舞,或优雅灵动或气势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草原美景中。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把观众带到了50多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生动地再现了龙梅和玉荣的英雄事迹。

与此同时,民族舞剧《花界人间》正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展现出另一番景象。“禾把舞”“打砻舞”具象呈现了壮族“稻作文化”,场面盛大而热烈,以原生态的活力感染了全场观众。

“锅庄舞”“打墙舞”“打砻舞”“碎抖肩”“摔跤舞”……随着一批民族民间舞作品的上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吹来阵阵最炫民族风。观众惊喜地发现,舞蹈家们正努力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并将传统舞蹈语汇与创新艺术手段相结合,从而赋予民族民间舞新的面貌。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表示,民族民间舞就是中国舞蹈的根,而一个 “民”字,意味着由人民创造、人民传承、人民自己表演,“真正的中国舞蹈是从人民当中产生的,也是在人民当中延续的”。

扎根人民火热的生活,寻找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动力

马头琴象征“马首”,“勒勒车”车轮比拟“马腿”,舞者是与几乎等同于真马体量的“道具马”共舞,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这段“马舞”让观众耳目一新。“蒙古族是马背民族,丰富的民族舞蹈语言多半从马和骑马动态中产生。”舞剧编导赵明告诉记者,灵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一次次采风中逐渐找到了特殊的文化符号,当地牧民家里最常见的马鞍开启了创作之门,将马头琴、马鞍和迁移的勒勒车聚在一起,形成绝妙的艺术载体。

十二艺节舞台,亦是民族文化之花绽放的舞台。不约而同地,舞剧《唐卡》《花界人间》《草原英雄小姐妹》、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都把目光投向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从中汲取艺术创作上的源泉,寻找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动力。

千百年来,壮乡大地流传着许多浪漫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舞剧《花界人间》便以传说中的花神信仰为背景,聚焦打谷、打砻等生活劳作场景,探寻最具壮乡地域特色的生命律动,挖掘壮族民间舞蹈最初的本源。极具蒙古民族舞风格的“碎抖肩”“摔跤舞”把剽悍勇敢、崇尚英雄的民族性格,自然贴切融化在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中。

舞剧 《唐卡》通过 “锅庄舞”“打墙舞”等舞段,动态呈现当地日常生活场景、劳动场面及民间仪式。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汇聚各民族舞蹈语汇,描述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与新疆各族人民一起“教、学、帮、唱”的故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的外化,更是基于原生态民族民间审美的再创作。

“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之‘虚’绝对不能脱离生活之‘实’,必须做到‘言之有物’。”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情节与人物命运结合,心理情感与具象生活结合,玄妙舞动与生活细节结合,“虚实结合”当为现实题材创作的要义。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联姻,打开民族民间舞的新空间

上世纪60年代的内蒙古达茂旗草原,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与暴风雪搏斗一天一夜,保住了集体的羊群,自己却因冻伤不幸截肢。这个故事曾拨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弦。50多年后,在舞台上重温感动中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观众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舞剧分为两幕——《第一课》和《第二课》,以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的表现手法,穿越时空,真实质朴地演绎了当代小学生与上世纪60年代“小姐妹”两代人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融。“我们以搞科研的精神来创作这部剧,力求将蒙古族舞蹈风格与当代舞蹈语言相结合。”编剧赵林平说,“除了民族舞,还融入了卡通语汇、生活语汇,在舞台上流畅地转换。”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联姻,时代精神与地域文化结合,民族民间舞创新无处不在。通过“融合创新”“跨界交流”的手段,创作者用灵动的构思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时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让民族舞蹈呈现出全新面貌。

为了“活态”呈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出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唐卡》突破了传统剧场的演出模式,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藏族传统文化中,使陌生的唐卡艺术以通俗易懂的动态方式进入观众视野,在强化审美文化体验的同时,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文化震撼。

而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中的所有舞蹈,并不局限在哪个民族,其中既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新疆各民族的舞蹈动作,也有爱尔兰舞等国外舞蹈的风采,还有踢踏舞等现代舞的动作。众多舞蹈元素汇聚在一起,演员们饱含激情跳出了当代新疆乃至中国各族青年浪漫的情怀和朝气蓬勃的精神,跳出了国际范儿,打开了新疆民族舞蹈的新空间。(本报记者 宣晶)



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就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位于我国新疆自治区的塔塔尔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更是细致到将舞蹈分为了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接下来我们就到塔塔尔族文化欣赏一下他们的舞蹈吧!

塔塔尔族能歌善舞。多少世代以来,塔塔尔族在欢乐的节日、劳动的余闲、迎接贵宾的盛典都要载歌载舞。塔塔尔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将音乐、诗歌、舞蹈融为一体,吸收了维吾尔族、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早在唐宋时,鞑靼部曾派遣歌舞艺妓随使团前往临安,演出了传统的《鞑靼舞》。

塔塔尔族民间舞蹈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劳作歌舞有《农耕舞》、《狩猎舞》和《放牧舞》等,反映了塔塔尔人和勤劳和智慧。节庆舞主要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踢踏舞》,在婚礼歌舞中,年轻人最爱唱最爱跳的是《艾皮拍》。模拟舞有《白天鹅》、《骏马与马嚼子》等。?

塔塔尔人崇尚白天鹅的纯真、美丽和坚毅,以及对爱情和自由的忠贞不渝。《白天鹅》舞蹈正是塔塔尔人这样审美观与道德观的艺术体现,而《骏马与马嚼子》则表现了塔塔尔青年骑马在草原上飞奔的情景。

塔塔尔族的舞蹈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主角都由女子扮演。其舞蹈特点是:动作灵活,活泼多变。男子多腿部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舞曲一般都节奏鲜明,轻松愉快。音乐旋律和舞蹈形象都十分优美感人。塔塔尔族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节日喜庆时人们还举行舞蹈比赛,特别是每年春天举行的盛会——“撒班节”,即犁头节,他们总要选择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尽情的欢歌起舞,如痴如醉。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在新疆塔城、伊宁等地居住的塔塔尔族人喜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踢踏舞。先由一人或几个人随音乐节拍领舞,随后互相邀请形成分组对舞。节奏感强,男子有时伴有拍手、拍胸、拍肩、拍腿的动作或叉腰碎点步、大蹲,跳换伸腿等。女子边跳边晃头巾或手帕,围观的人也边拍手边吹口哨。常用手风琴、曼多林等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