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史 高阳公主_人文通史 公主的命运

2023-08-04 03:00:03 作者:逆境荒野



人文通史 高阳公主

很多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大唐情史 高阳公主 站在多高位置,就得忍受多大苦难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高阳公主的确是挺受唐太宗的宠爱的,所以连带的,她的驸马房遗爱也受到一定优待。但是,就因为高阳的丈夫“与诸主婿礼秩绝异”,就能以此断言高阳是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恐怕还不能。

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与她的出身并没有太多关系。《旧唐书》无公主传,对高阳生母也无记载,但对长孙皇后的七个子女记载得很清楚,而韦贵妃的一子一女也是记录得很明确,所以高阳的生母为长孙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高阳因谋反而被赐自尽,被牵连的李恪,他的同胞弟弟李愔也被连坐。高阳若是四妃之一所出,当年的韦贵妃、杨贵妃、燕德妃以及她们的儿子李慎、李福、李贞等人不可能一个都没有被连坐。再观之长孙皇后所生的城阳公主,前驸马杜荷也是因为卷入李承乾的谋逆案被杀,而城阳却活了下来。可见高阳与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所以高阳的生母可能身份较低,也可能早逝,高阳受宠于太宗与生母的关系不大,应该是她本身的个性比较对太宗的脾气。

而根据《旧唐书》《唐会要》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称为唐太宗爱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阳公主外,其他的几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辅证她们的确是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的。

比如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唐太宗本想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但被魏征谏止。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魏郑公谏录》)

而长乐的驸马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长孙冲此时极受帝宠,被任命为宗正少卿,驸马都尉,官至秘书监(从三品),比之房遗爱从三品的官衔也是不遑多让的。只可惜长乐命薄,贞观十七年便病逝了。不过根据考古的发现,长乐公主的墓并没有遵照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这不仅是在昭陵现已发掘的陪葬墓中独属一份,即便是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属这一情况。可见唐太宗对长乐的宠爱,比之高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豫章公主与长乐相似,虽然嫁了人但贞观十六年左右便过世了,太宗为此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惹得群臣悚动不安,最后被魏征劝止。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着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従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太宗从之。”(《魏郑公谏录》 )

城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杜如晦之子杜荷,《旧唐书·杜如晦列传》中说得很明白,“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显而易见,杜荷的郡公爵位是因为尚主得来的。而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比之房遗爱如何?只可惜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杜荷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决,之后城阳改嫁的薛瓘任左奉宸卫将军(从三品)。而城阳改嫁时,太宗曾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不过被马周谏止了。

“公主改适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上将从之。马周谏曰:‘臣闻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燕饮以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夜,思相亲也。是以上下有成,内外有亲,动息有时,吉凶有仪。先王之教,不可黩也。今陛下欲谋其始而乱其纪,不可为也。夫卜筮者所以决嫌疑,若黩礼乱常,先王所不用。’上从其言。”(《唐会要》)

新城公主,既是唐太宗嫡出子女中的最幼者,也是唐太宗最小的一个女儿,八岁时受封衡山公主并被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魏征在太宗朝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强调,而魏叔玉身为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从一品郑国公的爵位的,比之房遗爱又如何?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魏征去世不久后就被人安上了荐人失当邀名卖直的罪名,太宗亲自写诏书下令悔婚仆碑,并为新城另选了一门婚事。贞观二十三年二月,新城出降长孙诠,太宗为了给新城长面子,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

“操……(贞观)二十三年,以子诠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旧唐书·外戚》)

遗憾的是,太宗虽然希望能在临终前看到自己的爱女出嫁,但是很可惜,由于公主出嫁的仪式十分繁琐,按照《大唐开元礼》上的仪式要分为“册公主、公主受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牢、见舅姑、盥馈舅姑、婚会、妇人礼会、乡丈夫送者、乡妇人送者”等步骤,且“诸土冠婚,公主降嫁等并筮日于南门之外,择日举行吉礼”。所以一直到五月份太宗去世,新城的婚礼也没能完成,等到永徽三年除掉丧服后,才正式完成了婚礼。

所以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六位得宠公主中已出嫁的有长乐、豫章、城阳与高阳这四位,新城则是许婚待嫁。然而无论是从驸马的地位来看,还是就公主们本身所受到的特殊优待而言,很明显,长乐、城阳、新城都要比高阳有宠得多。只不过这三位公主要么早逝,要么驸马被诛,要么尚未出嫁,所以贞观十七年后,就只剩下房遗爱在同样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驸马中一枝独秀。

不过同样有意思的是,虽然《旧唐书》说房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都没能发现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什么好处。

杜如晦之子杜荷还能够因为娶了城阳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渐渐没落了,房谋杜断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将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龄还落后了两名。而那时杜如晦已经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龄仍健在,可见唐太宗仍时时挂念着杜如晦的。长孙操也因为儿子尚新城公主为驸马,得以升为从三品的刺史。唯独不见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何种特殊待遇,反倒是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房玄龄病危,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与之握手诀别,并当即授予了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房玄龄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儿子们的显贵。

这样看来,虽然史书中明白说了房遗爱是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在众多驸马中脱颖而出的,然而就史实而言,房遗爱备受优待似乎更多的是托了他父亲的福而不是他妻子的福。而且在贞观一朝,房遗爱能够称得上是“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也只是相比之下待遇好过别的庶出公主的驸马,一旦与长孙冲、杜荷相比,就明显不及了。

所以若要由房遗爱受到优待来推断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证据未免太过单薄了。何况高阳公主固然“有宠于太宗”,可是一旦与晋阳公主相比,明显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会要》:“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史书里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李治与晋阳因为长孙皇后早逝而被唐太宗亲自抚养。这一殊荣别说是在太宗年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便是放眼历代皇朝,恐怕也就只有康熙皇帝那个两废两立的太子可以稍相媲美。而高阳无论再怎么得宠,也都没能够像晋阳那样几乎日日都能与父亲相见相亲吧?更何况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晋阳深得太宗宠爱的事件还有很多。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新唐书》)

晋阳能够临得一手飞白体,与太宗的亲笔真假难辨,想必是时常与太宗一起待在书房的缘故;晋阳不幸夭亡后,太宗悲伤不能自己,又下令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晋阳的往生祈福求祷;而晋阳这个封号本身就饱含了太宗对这个爱女的宠溺之情——孰不知晋阳正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在了解了晋阳公主的事迹后,还会有人草率地认为高阳公主才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



人文通史 公主的命运

身在皇家身不由己。尤其是身在皇家的女性,只能做政治的牺牲品。

她们中很少有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权利。他们的命运从她们生出来的那一刻已经被规划好了。

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年轻守寡,后改嫁大将军卫青。

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又称阳信公主),其名不详,生于汉文帝时期,卒于汉武帝时。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

文成公主:唐朝着名的和亲公主,下嫁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约623-680),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汉名李雪雁,吐蕃名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日的尼泊尔)。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太平公主:女皇帝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唐明皇的姑母,武则天死后参与了多次宫廷政变,十分活跃,后被唐明皇所杀。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乐安公主:明崇祯的女儿,明朝灭亡时被父亲所杀。

乐安公主(?——?)朱徽媞,明光宗朱常洛的女儿,嫁巩永固。(历史上很多个乐安公主 就她最惨

高阳公主:唐太宗的女儿,由于爱恋高僧辩机,引发皇室轩然大波,身败名裂。

高阳公主,唐太宗爱女。公主约贞观初年生人,《新唐书》称唐太宗第十七女,母不明。约贞观中期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高阳(沈傲君)房遗爱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晋封高阳长公主,永徽四年因谋反罪赐自尽不得陪葬昭陵,诸子配流岭表。唐显庆年间追封合浦公主。

馆陶公主:汉武帝的姑母,年轻守寡但不守妇道,曾引发丑闻。

刘嫖:汉文帝与窦皇后的嫡长女,汉景帝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是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故又称堂邑大长公主。汉文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称馆陶大长公主,又称窦太主(汉代母系遗风,如汉武帝太子刘据之母为卫子夫,所以又称卫太子)。

建宁公主:清康熙的姑母(并非妹妹),下嫁大汉*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家灭亡后返回皇室守寡至死。

建宁公主的原型是和硕建宁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其母为庶妃奇垒氏。她是康熙帝的姑姑。建宁公主初号和硕公主,又称和硕恪纯公主、金福格格。公主于顺治十年(1653)13岁时下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吴应熊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康熙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新安公主:东晋公主,奉皇命下嫁大书法家王献之,王因此被迫休了前妻。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东晋人,晋简文帝的女儿。公主本来嫁给桓温的儿子桓济,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新安公主就与桓济离婚,央求皇帝将自己改嫁给王献之。后有一女王神爱,为晋安帝司马德宗皇后。历史上也有与其同名的公主,如梁武帝妹新安公主,唐昭宗女新安公主等。

丹阳公主:唐太宗的妹妹,嫁给了薛万彻,传说驸马“不会人道”。

丹阳公主,唐高祖十五女,母不详。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薛万彻蠢笨,公主羞愧难当,不与他同席而坐数月。唐太宗知道后,笑焉,为丹阳公主和薛万彻置办酒宴。唐太宗请来其它驸马与薛万彻从容对话。又扳手腕赌所佩之刀。唐太宗假装不胜,便解下来赐给薛万彻。公主大喜,命让二人同车回家。

永泰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亲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死于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o1年),年仅十七岁。《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认为她是被武则天杀害的。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唐中宗第六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泰郡主。

李仙蕙,单看这个名字,就可想见她的美丽。她是武则天的亲孙女。十五岁那年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武延基把武则天叫姑奶,也是武则天的侄孙子。一对年轻人,郎才女貌。 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张易之垂涎于仙蕙的美色,奈何仙蕙不从,后来张易之在武则天面前屡次诋毁仙蕙,终于致使武则天下令赐死仙蕙,由张易之负责执行,本来皇家美眷完全可以自尽,但是张易之确下令活捉了仙蕙,将其斩首,把玩其螓首良久方才泄恨,可怜年仅17岁的美貌公主脑袋被挂在屋檐下数日。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志铭出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江都公主:汉武帝时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奉皇命以公主身份远嫁西域乌孙“和亲”。

刘细君(公元前121年——前101年间在世),汉江都王(扬州)刘建之女,汉武帝为结好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公元前121年企图谋反,后未成自缢。细君母以同谋罪被斩,当年由于细君尚小,因而躲过一劫。公元前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间的侄女刘细君。后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居今伊犁河上流流域),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

固安公主:明景帝之女,明英宗复辟后被降级为郡主。

固安公主(?—?)辛氏,唐玄宗从外甥女,和亲公主。开元五年二月,下嫁奚族首领李大酺。开元八年,李大辅战死其弟李鲁苏嗣立。开元十年,李鲁苏入朝,皇帝下诏令袭其兄饶乐郡王、右金吾员外大将军、兼保塞军经略大使,赐物一千段,仍以固安公主为他的妻子。固安公主(1449年—1491年),明景泰帝女,母不详。又称固安郡主,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二十七日巳时,景泰初年被封为固安公主,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降称郡主,下嫁宗人府仪宾王宪。薨于弘治四年二月十一日,明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九日“葬翠微山之原”。

高安公主:唐高祖的女儿,非常不幸,母亲萧淑妃与驸马颍州刺史王勖先后被武则天所杀。

高安长公主(649?—714年),陇西狄道人。唐高宗李治第二女,母为萧淑妃,有同母兄弟许王李素节,同母姐义阳公主。初封宣城公主。公主下嫁颍州刺史王勖。史说,义阳与宣城两公主四十未嫁,实为谬误。武周革命后,驸马获罪,公主回到宫廷中,自称有菩萨护体四次。中宗复位后,神龙初,进封宣城长公主,唐睿宗时改封为高安公主,又称高安大长公主。开元时逝世于长安永平里的家中。留有墓志铭《高安长公主神道碑》(《全唐文》)。

安定公主:唐高祖的女儿,更加不幸,出生不久就被其母武则天扼死。

安定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母不详。始封千金公主,武则天时期改封安定公主。公主下嫁温挺。温挺死后,又嫁郑敬玄。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视频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视频


您好,今天小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

2、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

3、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4、 关于辩机的经历、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无人知晓。

5、只是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稍作自我介绍的谦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怀着高操的志节,专心学问。

6、15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作为道岳法师的弟子。

7、贞观19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

8、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会昌寺的沙门辩机。

9、辩机当时只有26岁,已经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

10、因此获选为唯一撰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

11、偷盗案发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12、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

13、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

14、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

15、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

16、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 *** 之久了。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通史 民国高考日期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应从盛宣怀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895)在天津所创“北洋学堂”之日算起,至今已近120年。民国肇始,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院校又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公立私立高校由十几所、几十所发展至205所,毕业生约18万余人。堪称规模初具,成就斐然。

招生章程

民国时期,无论是公立或私立大学,乃至公私独立学院以及专科学校,若招收一年级新生,都会在新学年开学前数月公布招生简章。而各校招生简章,可于国民政府教育部所颁《自行招生办法要点》框架下自行制订。公私大学与公私独立学院之间,界限十分明确,且皆有严格标准。一所高校须设有三个学院,方可冠以“大学”之名。既不容忍“揠苗助长”,随意升格;亦不允许人为降格,一切均按章办事。

高校《招生章程》,一般均可由各类高校各自订定并公布。抗战爆发后,随着各类高校内迁,组成联合大学,数所大学联合招生之情况亦随之增多。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度,联合招考一年级新生简章之订定公布,就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三校联合招生在战后的延续。

高校《招生章程》之主要条款如下:

一、招考院系;二、投考资格;三、报名手续;四、体格检查;五、报名及考试地点;六、报名日期;七、考试日期;八、考试科目。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是全国名校,招考院系之设置,比一般大学数量要多。根据三校民国三十六年(1947)度《招生简章》的规定,北大招考院系有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等6院54个系,及1个预医科;清华大学招考院系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5院26个系。南开大学招考院系有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工学院等4院16个系

报名表

关于报名投考资格,按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报考大学者,应是毕业于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且持有毕业证书或升学证明书者。而未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毕业生,报考前应首先取得“升学预试及格证明书”,方可报考。此外,具有高级中学毕业同等学力者,亦可取得报考资格,但对同等学力报考者,有不少限制性规定:一是“公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招收同等学力生”绝对不得超过录取新生的总数百分之五;二是“失学一年以上学生,并于失学前修满高中二年级课程,缴验原肄业学校成绩单,并经审查合格者,方准以同等学力报考”;三是“曾在职业学校及师范学校肄业,或现在中等学校肄业生,不得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关于报名时间,一般均在7月中旬或下旬。投考学生须于规定日期就近向招考地点亲自报名,填写报名单,呈缴毕业证书或毕业证明书。同时交付二寸半身照片二张及报名费。

这里展示的是国立中央大学三十八学年度招考新生报名表。(图2)

投考生杨怀慎,22岁,安徽宿县人。男,未婚。三十六年七月在南京市立第五中学毕业。缴验证件为临时毕业证明书。报考志愿:1.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科系。2.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3.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家长杨士英,职业教员。通讯处:安徽宿县中山街175号。杨怀慎报考号5573号,投考组别为丙组。

准考证

投考生报名,经招生委员会审查合格后,发给其准考证。准考证是投考生进入考场的唯一凭证。

这里展示的是国立北京、清华、南开三大学卅六年度联合招生的准考证(图3)。持证者为10445号考生。发证明日期是(民国)三十六年七月。

该准考证,只有考生报考号和照片,未写上考生姓名,这是为防止评分作弊所采取的试卷密封措施。试卷只对号,不对人,若想走后门加分,评分者则无从下手。值得注意的是,准考证背面,明文写有十四条规定,对维持良好的考试秩序和防止考试作弊,都是有力举措。其要点如下:

1.考生凭证入场;入场后将准考证置于坐座位考桌右角,以便查验;入出场以铃声为准,不得先入迟出;考生迟到10分钟者不准入场;2.凡不遵期应试者,概不再予补试。3.试卷内外不得书写姓名或他种记号,违者即将考卷作废。4.除应用中西笔墨规尺外,不准携带片纸只字。5.书写字迹应求端正,试卷不得污损。6.考试时不得有左右盼顾交谈、换卷抄袭及一切扰乱秩序等情,违者立令出场。7.考生不得监考员许可,不准离座或更易座次;交卷时须先向监考员举手,候其到座位收卷后,方得离座出场。

考试日期与试题

每年考试日期,一般均定于8月份,考试三天。考试场次各校安排不同,一般为6至8场。考题由各高校根据考试科目自命。根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民国三十六(1947)年度《联合招考简章》规定,依据投考生报考志愿书填写的报考院系,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的基本考试课目有:国文、英文、数学、公民、史地、物理、化学。报考理工学院的甲组和报考文、法、政、经学院各系的乙组,基本考试课目无大区别,只是甲组考数学(甲)——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三角;乙组考数学(乙)——平面几何、高等代数、三角。至于报考理学院地质、地学、生物、心理各系及农学院各系的丙组考试课目,与乙组考试科目相比,丙组只是加试生物。

命题由各高校招生委员会负责实施。对命题范围、试题数目,国民政府教育部均有明确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命题的范围及程度,须以高中课程标准为限,命题内容,应以经部审定之通用教科书为依据。2、各科试题课目,应以一般考生能于规定时数内完卷者为准(国文、数学、英文或德文各3小时,其余各科各2小时)。3、国文试作文一篇(文言语体均可)文言语体互译各一篇。4.英文试作文一篇及英汉互译各一篇(应考德文者仿此。)5.各科命题,不宜空泛或偏重记忆,除国文、英文外,较难较易者约各占百分之二十五,难易适中者约各占百分之五十。6.物理、化学、生物试题中,须各有一题,考试实验程序。



哪本小说的主人公叫苏阳

主人公叫苏阳的小说有:

1、《坏总裁的第四任新娘》,作者:游泳钓鱼;

2、《冷血总裁的心尖妻》,作者:简小乔;

3、《霸道帝少惹不得》,作者:半弯弯;

4、《总裁在上》,作者:姜小牙;

5、《错嫁替婚总裁》,作者:分花拂柳:

6、《总裁娶妻先排队》,作者:梅有懂;

7、《总裁攻妻步步为营》,作者:云中锦书;

8、《总裁大人超给力》,作者:十六夜少主;

9、《邪性老公太霸道》,作者:素锦;



人文通史 当今在位各国君主一览

1.日本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称号,日本国家的象征。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书籍记载于前660年)。由于被认为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故具有神性),天皇与其家族没有姓(历史学上称其为天皇氏),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虽然裕仁以后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弃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着“国家”。

2.瑞典国王

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

3.柬埔寨国王

宪法规定,柬埔寨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实行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是终身制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在首相建议并征得国会主席同意后有权解散国会。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期间由参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职务。王位不能世袭,国王去世后由首相、佛教两派僧王、参议院和国会正副主席共9人组成的王位委员会在七日内从安东、诺罗敦和西索瓦三支王族后裔中遴选产生新国王。

4.丹麦女王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议会位于首都哥本哈根。丹麦为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现行宪法于1915年制定,1920年、1953年两度修改。宪法规定,丹实行君主立宪制。经议会5/6多数通过,政府可将一定范围内的主权交给某种“ 国际机构”。

5.挪威国王

现行宪法于1814年5月17日通过,后经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挪实行君主立宪制。宪法规定,挪威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并提名首相人选,但无权解散议会。议会分上下两院,除制定法律先由下院后由上院讨论外,其他问题均由两院合并讨论。执政党是工党。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6.比利时国王

1994年2月17日,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正式签署了新宪法文本。宪法规定,比利时实行世袭君主立宪的联邦制。国王为国家元首,三军最高统帅。国王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和政府共同行使行政权,实权在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行使立法权,参议院仅有立法建议和咨询权,只在修宪和国家体制改革方面才与众议院享受同等权力。同时扩大地区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权力。议员经普选产生,任期4年。

1994年2月17日,比利时众参两院通过比体制改革后的新宪法。这是1831年以来比利时第一次对宪法进行重大修改。新宪法从原来的140条增至198条,保留了原宪法有关基本自由、权力分享和国家民主的2/3条款。宪法规定比实行世袭君主立宪的联邦制。国王为国家元首、三军最高统帅。新宪法首次承认女性王室成员的王位继承权。

7.英国女王

政体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全称为“托上帝洪恩,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为已故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6岁时开始接受治国教育,研读法律、历史和语言,能讲流利的西班牙语,也会法语和德语。二战期间,担任一些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战后担任更多的社会职务,经常巡视英国各地。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丈夫为菲利普亲王,受封为爱丁堡公爵。生有三子一女,长子储查尔斯王子为威尔士亲王。女王曾于1986年10月访华。1999年10月和2005年11月分别邀请江泽民和胡锦涛对英进行国事访问。

8.沙特国王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二元君主制国家,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真主的仆人”。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2006年上半年,沙政局总体平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安全形势续有好转。

9.阿曼苏丹

阿曼是二元制君主制国家。无宪法和议会,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阿曼国家管理机构以卡布斯为首,由内阁秘书处、各专门委员会、首都省政府和国家协商委员会构成。1996年11月,卡布斯苏丹颁布诏书,公布了《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该法对国家体制、政治指导原则、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及其成员的职责、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1996年12月,卡布斯苏丹宣布成立由其本人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由国防委员会根据苏丹致王室委员会的信件指定人选,确定苏丹,并就此采取必要措施。1991年11月成立协商会议,是在原国家咨询委员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审议监督机构,无立法权,但可向苏丹及政府提出建议。协商会议下设法律、经济、卫生和社会事务、教育和文化、服务和地方社会发展5个常设小组委员会。每三年换届一次,委员可以连任。1997年12月,卡布斯任命了由41名成员组成的国家委员会。国家委员会与协商会议一起组成阿曼委员会。内阁是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成员由苏丹任命

10.科威特埃米尔

科威特是君主世袭制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一切法律以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均由埃米尔批准后才能生效,国内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内阁重要职务由王室成员担任。科威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义是立法的基础,埃米尔接任者必须由穆巴拉克·萨巴赫后裔世袭。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行政权由埃米尔、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王储的任命由埃米尔提名,议会通过;埃米尔任免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议会为两院制,下院为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有:制定和通过国家的各项法令和法规;监督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行使各项政治权力,会由50名经全国选举产生的议员和现任内阁大臣组成,每届任期四年。最高委员会为上院,是最高权力机关,对法鲁有审议权和修改权,且具有提议任免内阁的权利,埃米尔兼任全国委员会主席,政府由王储兼首相和内阁大臣组成,负责执行国家的内外政策,向埃米尔负责。 科威特内阁批准赋予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修正案。



人文通史 古代卷轴画里的“同志”主题

在明清时期传世的春宫画和版画中有不少露骨的同性性活动场景,不过卷轴画中的“女同”、“男风”就不那么容易辨认了,含蓄细腻的表现手法中,往往会使用道具揭示特定主题。

虽然古代中国拥有漫长的、在全世界都比较少见的“宽容”的同性恋环境,但中国古代的同性恋题材绘画的时间和门类分布极不平衡。异性之间的春宫画还有早期的一鳞半爪,如文献记载西汉中期的广川王刘海阳府中就有壁画“画屋为男女裸交接” ,实物已发现有东汉的崖墓壁画和画像砖。但之后的漫长的岁月统统成为画史空白,直到明末清初才渐入高潮,不但是异性恋题材,同性恋题材也粉墨登场。在明清时期传世的春宫画和版画中有不少露骨的同性性活动场景,不过本文要揭示的是卷轴画,它们不但数量要少得多,认定上也颇有困难。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代异装癖女词人肖像《吴藻小影》

数量上稍多一些的是广义的同性恋题材作品,即以隐喻而非直写的方式表现同性恋人物。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禛(1634-1711)的学生崔华(字不凋,娄东秀才,工花鸟画)为陈维崧(1625-1682)作纨扇花鸟画《小青飞燕图》,花名“小青”,盛开九朵,比拟陈的男性情人徐紫云之字“九青”,一春燕斜飞其上,以拟其身姿。可惜此图已不存,它以花鸟画象征同性恋人物,寓意幽微曲折,端赖陈维崧的社会地位与广泛交游,才留下相关文献,让我们一窥究竟。还有一些人物肖像,虽然无法确认像主是否同性恋人物,但是外貌、衣着与常人有异,似乎在印证其同性恋者身份,也应归入广义作品之列。如金农《幼僧图》(日本京都有邻馆藏)所画幼僧的相貌和衣着颜色颇为鲜妍诱人,与寻常僧人不同,其中可能寄托着金农的性取向。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清代有易装癖的女词人吴藻(1799前后-1856/1862前后,字苹香,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籍安徽黟县)的肖像。《吴藻小影》(浙江省博物馆藏)作于像主去世以后(同治十年,1871),按照西方的肖像画标准(像主在世时对着真人写生而成)来说,应该算历史人物肖像。画中是一男装女子正饮酒读书,作者自题为《吴萍香饮酒读骚图》。

清代吴友如《双女携琴图》

有文字辅助的卷轴画,如描绘陈维崧和徐紫云的《迦陵填词图》和《紫云出浴图》,数量虽少,但因有大量题跋,性质清楚。数量更少、认定更为困难的是没有文字辅助的卷轴画,试举数例:王振鹏款《渔家乐》册页中的《读》(中央美术学院藏),吴友如《双女携琴图》(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藏)、华喦《怀琴春怨图》(私人收藏),以及两幅作品中的局部:仇英《汉宫春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许光祚《兰亭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局部。第一件是商品画,表现手法较为直接而粗糙,后四件则是艺术性的风俗画,水平较高,作者是有文化修养的职业画家,表现手法都比较含蓄细腻,并会使用道具揭示特定主题,以免同性恋主题过于模糊。

王振鹏款《渔家乐》册页中的《读》

王振鹏款《渔家乐》册页八开,绢本设色,其中《读》这一页上有伪款“太原王振鹏”。八幅画的内容明显是根据两套四幅图稿拼凑而成的,其中的《读》(即读书人的生活)一页可能是无意识地描绘了一种特殊的风俗——“男风”,即男同性恋。画法上也可以分为两组,提示它很可能由两位职业画师合作完成,但从总体上看,制作时间应当与清中期扬州画派画家罗聘的活动期接近,即18世纪后期,甚至可以把它的产地限定在苏州或扬州一带。这可以说明画中的男风是何时何地的社会写照(尽管不限于该时该地)。

画上有五位年轻男子,从头巾样式看,似乎两位是文人,三位是戏子。中间两人促膝而坐,共读一书。较年轻者戴着戏子的文生巾,神态恭顺地聆听,较年长者头戴文人的襦巾,姿态显示出支配性力量。他的右手裹在下垂的袖子里,但似乎碰触着对方的左膝。他们坐在一张长凳上(虽然坐具画得有点问题),整套册页中再也没有两个成年人之间的距离如此接近,哪怕是在逼仄的船上。这两人并坐的亲密姿态有可能正是从春宫画稿中撷取的。

立着的三人中也有强势的文人与弱势的戏子之间的差别。似乎他们手里的书不是经书制艺,而是剧本,正在请品戏玩角的秀才相公指点文辞。这不禁让人想起学者康正果在《重审风月鉴:性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引用旧时俗语“学堂、戏房,坏娃的地方”,“学堂风月”的例证就是《红楼梦》所写贾府义学中薛蟠等人对小同学的行为。秀才和同性恋男子都被俗称为“相公”,这些来自俗语和小说的“非正规”信息,正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出于无名画师之手的商品画。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画家并未刻意把学堂戏房的男风当成创作主题,只是自然地描绘出(当时常见的)秀才与小同学或戏子的亲昵情状。如果不是有《品花宝鉴》一类的文字记录为佐证,我们很难揭示画中人物的隐秘关系。

吴友如(1840?-1894,名嘉猷)《双女携琴图》为一绢本团幅,主人公是两位年轻女子,一坐一立,一正面一背面,立者右手挟抱古琴,左手与坐者右手相握,坐者左手在她肩头轻拍。手的位置和姿态很关键,它们是用来传递感情的。仅仅携手尚可解释为同性友谊,笔者将之定格于情感依恋的根据是一件特殊的道具——琴。琴在这里固然可以作为文人生活的符号,但它的谐音“情”却指向另一重喻意——主人公之间的恋情。从《诗经·关雎》到司马相如操琴曲《凤求凰》追求卓文君,从元杂剧《西厢记》之“听琴”,到明传奇《玉簪记》之“琴挑”,一系列文学典故使“琴”与“情”形成较为固定的喻意联系,并通过戏曲艺术的传播进一步成为社会各个阶层普遍接受的观念。两位女性有琴(情),解释为她们之间的同性恋情更为合理,因为闺怨主题更宜于通过单个(即使在人群之中也是独处)的女性来表现,而女性之间的友谊通常通过女红或其他生活场景来表现。

此画自题作于庚寅(光绪十六年,1890)夏日,那时吴友如刚刚脱离使他走红上海滩的《点石斋画报》,开始独资创办《飞影阁画报》,风格上仍带有浓厚的“点石斋特色”,构图饱满,并以桌椅线条的透视感表现纵深空间,似乎受到西方照片影响。不过创作平台的改变,还是带来题材与态度上的变化,从《点石斋》特色的时事新闻、奇谈怪异转向传统题材和风俗画,观察社会风俗的视角也由猎奇和批判归于平和。通过两位女子含蓄而宁静的情感交流,反映了作者的态度是宽容而不乏同情的。

清代华喦《怀琴春怨图》

琴这种道具还在另外两件仕女作品中出现。一是华喦(1862-1756)《怀琴春怨图》轴中,画上是一个闺怨场景,题诗是元人萨都剌的诗《题二宫人琴壶图》,诗境平庸,其中提到不少道具,但华喦只画了琴,表达出主题的转移,无聊长日中的宫怨变成了两个女子因长期的闭锁生活而被迫产生的相互依恋。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

仇英(1482-1559)《汉宫春晓图》卷中段后室内,绘有两名女子俯卧在地席上共读的场景,地席上也有一张琴。虽然窗户洞开以便观众能够看到她们,但从空间设置来说,她们所处的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琴和后面的书架都在暗示这是一个书房。其中一位女子手中团扇上的图画似乎是萱草(宜男草),表明她们仍然渴望男子的宠幸和生育,与同性的亲近不过是无奈的替代。唯一专指女同性恋的典故“对食”正是出自西汉后宫,这个场景很可能表现的就是“汉宫”的“对食”之风。

明代许光祚《兰亭图》卷

许光祚《兰亭图》卷, 作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正是明末“男风”鼎盛期,作者情况不详,从题材和画风看很可能是苏州地区的职业画家。在画面中段的人物密集区,曲水对岸的一个角落,两位男子席地而坐,赫然互相擎杯至对方唇下,如“饮交杯酒”状。两人年龄有少长之分,少者对长者的趋承之意颇为明显,而周围的人对他们视若无睹,见惯不惊。

吴友如、华喦和仇英的作品都是两位女性与琴同时出现,似乎说明这件道具已经从异性恋借用到女同性恋。它们都描绘了封闭的内闱环境,而在许光祚和王振鹏款的画中,男同性恋者都被放置在室外场景中,亲昵动作也更为直接和大胆,这符合明清社会中的“男风”更为广泛和公开的特点。



公主恋人 ova(公主恋人播放)

求一些比较虐的BG动漫啊!!一定要虐的,很虐很虐的!!!此人已疯。。。

缘之空 家有色邻 公主恋人ova 天降之物 守护猫娘绯菊 我的狐仙女友 零之使魔

公主恋人 ova(公主恋人播放)


一骑当先 百花缭乱 鹦鹉女神 亲吻姐姐 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在此强烈推荐《公主恋人ova》。注意:它超超超超超虐,看要有心理准备!

叛逆的鲁鲁修,【夏利死的好惨,感动的热血流泪】,虫之歌,中二病也要恋爱【很纯很暖味】,未来日记,小鸠,小女神花铃,水果篮子。漫画的话最近看的水神的新娘,两人在一起太不容易了,总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去易查漫画,各种BG。

请问一下这个动漫的名字,日文翻译一下

《公主恋人》

OVA是成人向的 属于18X

公主恋人,简单

这个图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是《公主恋人》中的一个女猪脚叫西尔维娅·范·霍森。

内容属男性向后宫题材。

<>

公主恋人嘛

公主恋人会有第二季么

没了,公主恋人是游戏改编作品,出第二季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动画最后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如果有后续的话也只可能是ova了,tv第二季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会像公恋这种18X游戏改无内涵的一般都不会有第二季。。 后宫么多了。。。 忧伤的二之宫君(貌似所有女生都喜欢他..主要是2个女主)

问一下动漫“公主恋人”是否有第二季?High school D*D是否有第二季?什么时候放,谢谢…

公主恋人是根据游戏改编的动画,结尾也是原创结局,所以没有第二季但有两个ova(均为里番) 至于high school dxd第二季要看一季销量好不好,具体日期还没出,请留意官网和贴吧,你也可以看看原作小说

应该不会出TV的第二季了,公主恋人前段时间出了2集OVA后来声优也全换了。出第二级的肯能性不大 High school这个的话大概要明年才会有,需要耐心等待

公主恋人第二季已经出来了! High school DxD还没有出,应该要等到明年把!

公主恋人没有 恶魔高校听说有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公主的命运

中国历史上公主的命运

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年轻守寡,后改嫁大将军卫青。

文成公主:唐朝著名的和亲公主,下嫁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

太平公主:女皇帝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唐明皇的姑母,武则天死后参与了多次宫廷政变,十分活跃,后被唐明皇所杀。

乐安公主:明崇祯的女儿,明朝灭亡时被父亲所杀。

嘉善公主:明嘉靖的女儿,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

永安公主、咸宁公主、常宁公主:均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

静宁公主:南宋理宗的女儿,嫁给进士施国仁。怀安——河北

张家口

高阳公主:唐太宗的女儿,由于爱恋高僧辩机,引发皇室轩然大波,身败名裂。

馆陶公主:汉武帝的姑母,年轻守寡但不守妇道,曾引发丑闻。

建宁公主:清康熙的姑母(并非妹妹),下嫁大汉*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家灭亡后返回皇室守寡至死。

新安公主:东晋公主,奉皇命下嫁大书法家王献之,王因此被迫休了前妻。

余姚公主:东晋简文帝之女,历史上曾被误传与王献之结婚。

蓬莱公主、太和公主:明隆庆之女,均早亡。隆庆元年二人同日追册。

寿阳公主、永宁公主、瑞安公主、延庆公主:均为明隆庆之女.

丹阳公主:唐太宗的妹妹,嫁给了薛万彻,传说驸马“不会人道”

永泰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亲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死于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o1年),年仅十七岁。《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认为她是被武则天杀害的。

江都公主:汉武帝时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奉皇命以公主身份远嫁西域乌孙“和亲”。

固安公主:明景帝之女,明英宗复辟后被降级为郡主。

福清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女,洪武十八年(1385)嫁于明开国功臣凤翔候张麟之子张龙。

高安公主:唐高祖的女儿,非常不幸,母亲萧淑妃与驸马颍州刺史王勖先后被武则天所杀。

安定公主:唐高祖的女儿,更加不幸,出生不久就被其母武则天扼死。

身在皇家真实太大的不幸。

尤其是身在皇家的女性。只能做政治的牺牲品。她们中很少有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权利。他们的命运从她们生出来的那一刻已经被规划好了。



人文通史 气候变化左右王朝命运

气候变化左右王朝命运古代农业社会,人类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较差,大气温度每次变冷转暖,都会引发人类社会大规模的动乱、战争和民族迁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战争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人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气候的变化。

农牧之争背后的“天意”

“彼苍者天,何其有极?”当中国古人面对变幻莫测的天道,发出如许浩叹时,他们哪里知道,气温的些许变化,哪怕是1℃的升降,就能把人世间搅得天翻地覆。

对古代中国而言,气候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强弱对比和农牧分界线的南北飘移,由此引发或加剧民族冲突,进而决定中原王朝的兴替。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当时气候变化正处于秦汉、隋唐两个温暖期之间的寒冷期,在公元400年前后温度最低时,年平均气温比今天低了近2℃,较之温暖的汉、唐时代,要下降2℃-3℃。

有人以统一的斤亩折算,秦汉时代平均亩产量为132公斤,北朝平均亩产128.8公斤,东晋南朝为125.4公斤,均较前朝下降了2.84%。

土地单产对古代民族的竞争尤其是农牧民族间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土地单产高意味着在相同的面积上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能有更多的粮食积累,也就有更强的军事战斗力,在战争中获胜概率更高。而寒冷直接制约着降水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气温每下降1℃,年降水量将相应下降100毫米,粮食单位产量就会比常年下降10%。

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实力对比,直接决定中原王朝的疆域版图也即生存空间的大小。秦汉时代,中原王朝的农耕区直达阴山脚下。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大将蒙恬率秦军将匈奴驱出阴山以外,在阴山、河套地区设立了44个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又派遣将军卫青、李息从云中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设置朔方、五原郡,阴山一带再次纳入中原版图。

而到魏晋南北朝时,阴山脚下已成为水草丰美的游牧区。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当地游牧生活的生动写照。

不仅如此,长城以南的老农耕区,这时也逐渐被畜牧所侵蚀。西晋束皙谈到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时,说“猪羊马牧,布其境内”,主张将马牛猪羊迁徙到“空虚之田”。这空虚之田,在今天看来,就是气候转冷,农耕尽废所致。

关中大旱 周室东迁气候变化决定王朝兴替的另一个例子,是陕西的关中地区。西周末年,随着中国北方气候的由暖转寒,关中地区旱灾频发。第一场大旱自共和十四年(前828)到宣王六年(前822),持续七年之久,《诗经》中的《云汉》一诗,就真实记录了这次大旱,指天抹泪地哀叹说:“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时隔四十年,关中又发生第二次大旱,而且震灾、旱灾并起。据史籍记载,这次大旱在周幽王二年(前780),导致了“三川竭,岐山崩”的奇特现象,给靠天吃饭的原始旱作农业以毁灭性打击,不仅使关中的经济中心地位下降,还促成了10年后周王室的东迁。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最终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气候转冷的结果。唐末五代以前,除了魏晋南北朝这个寒冷期,中国大部分时段气候都较温暖,北方旱作物单产高于南方的水稻,黄河流域人口一直很稠密,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此后,气候转冷,水稻单产随着耕作技术和选种的进步明显提高,逐渐超过北方旱作物,到宋时,南方人口超越北方,长江流域终于取代黄河流域,成为汉族的经济文化中心。

甘肃万象洞内一枚石笋,也揭示了气候变化与王朝兴替的惊人巧合。该石笋由地下水析出的碳酸钙累积而成,其生长速度取决于当地每年的降水量,科研人员根据石笋所含氧的同位素含量,绘出过去1810年间的降雨量变化曲线,然后与同时期朝代的兴衰更替作比较,结果两条曲线高度吻合。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农作物生产,进而对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起着关键作用。”主持这项研究的兰州大学教授张中平说,气候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左右历史棋局。

温暖孵化印加帝国同样的事件不独发生在中国。法国安第斯山脉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公元1100年至1533年间,长达400年的温暖期充当了美洲大陆古印加帝国“完美孵化器”,使这个帝国的疆域从哥伦比亚一直扩展到智利中部,催生了灿烂的古印加文明。 神秘的古印加帝国是由南美洲印第安人创建的,公元1438年正式立国,在1533年被西班牙军队征服前,它是一个地域辽阔、文明发达的古帝国。版图包括现在的秘鲁全国,北至厄瓜多尔,西沿太平洋海岸,东达玻利维亚全境,南到智利北部和阿根廷的西北部,以现在秘鲁的库斯科为中心,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由于没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且突然消失,印加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古文明之一,给后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古印加帝国具有高度组织性,是一个复杂的等级制度,但如果没有温暖气候的帮助,这个帝国的文明程度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研究所的古生态学家亚历克斯?切普斯托?拉斯提博士说,他通过分析安第斯山脉库斯科地区马卡科哈湖湖床的沉积物,不但得出温暖气候催生印加帝国的结论,还揭示了公元880年左右出现的一场干旱,使此前的瓦里帝国走向衰败。

严寒葬送罗马帝国莫斯科动力学院全球问题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他们绘制出气候波动和社会历史的比较年表。“地区性的气候变坏,比如变冷或干旱无雨,往往总是伴随着一些伟大帝国的出现,智力型人物辈出,精神生活有新的建树与突破,天才发明层出不穷。” 实验室主任弗拉基米尔?克利缅科说,一旦气候变暖,人们就缺乏勇敢大胆的时代激情,帝国也在安享太平中土崩瓦解。

罗马帝国的解体是一个典型例子。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但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并不同步,气候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正是这种时间差,促使匈奴人在公元四世纪气候转冷时西迁,在欧洲掀起民族大迁徙狂潮,葬送了罗马帝国。

关于匈奴人的西迁,东西方史书都有记载。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东汉建武初,“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气候开始转冷,这是匈奴衰亡的先兆。

东汉和匈奴的最后一战发生在东汉永元三年(91),“北单于为右校尉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此战彻底解除了匈奴人对中国的威胁,却给远在西边的罗马帝国造成了灭顶之灾。

这支逃亡的匈奴部队,西逃至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一带,经过200年的休养生息,重新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公元374年,匈奴人凭借其游牧民族的强悍善战,以势不可挡之势,大举西进,越过伏尔加河侵入欧洲。

受匈奴人入侵的巨大压力,中欧和北欧的日尔曼诸部族纷纷西迁,掀起了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法兰克人,像狂澜一样,后浪推前浪,离开原先居住的地方,南下迁入罗马境内。日尔曼人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由于生活环境寒冷恶劣,养成了无所畏惧、尚武善战的品性,南方衰弱而又富裕的罗马帝国,这时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和掠夺对象。

据早期基督文献记载,当时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冬天常降大雪,夏天冷得果树都不挂果,葡萄酒都带一种酸味。多瑙河和莱茵河经常封冻,使罗马帝国的北方边界成为不设防地带,暴露在彪悍善战的日尔曼骑兵面前。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越过冰河,进犯罗马帝国。

造物弄人,罗马帝国的创建,就得益于奇冷气候。罗马建城初期,城市被山毛榉树林包围,冬天经常40天都是积雪,台伯河封冻,冷得可是没法再冷了。后来随着气候的好转,整个亚平宁半岛一直到最北端,到处都在种植葡萄和马林果,包围罗马城的山毛榉树林也退到高山上,再也看不见了。

在温暖宜人的气候中,罗马帝国不断扩张成长。但是好景不长,当气候再次逆转时,寒冷的北方突然冒出好多过去都没听说过的好战民族,帝国边境全线告急,终于在外族一波接一波的冲击下,于公元476年寿终正寝。

气候变化左右王朝命运">描述马丘比丘,最大的古印加帝国遗址,被称作印加帝国“失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