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_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3-08-01 22:02:42 作者:旧人揪心,



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只,仅;用于句首,表示希望;用于句首,表示语气;应答的声音,略似于现代的“是”等。

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例句

文言文唯的意思

wéi

①只;仅。《周处》:“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②用句首,表示希望。《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③用于句首,表示语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唯求则非邦也与?”

wěi

应答的声音,略似于现代的“是”。《柳毅传》:“毅伪退辞谢,俯仰唯唯。”

唯的基本字义

(1)(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只,仅;用于句首,表示希望;用于句首,表示语气;应答的声音,略似于现代的“是”等。

文言文唯的意思

wéi

①只;仅。《周处》:“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②用句首,表示希望。《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③用于句首,表示语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唯求则非邦也与?”

wěi

应答的声音,略似于现代的“是”。《柳毅传》:“毅伪退辞谢,俯仰唯唯。”

唯的基本字义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关于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邑是什么意思 yì 部 首邑 五 笔KCB 笔 顺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基本解释 城市,都城:城~。

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

3、~庠(明清时称县学)。

4、 详细解释 〈名〉 (会意。

5、甲骨文字形。

6、上为囗( 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

7、合起来表城邑。

8、“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

9、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10、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state] 组词 邑厉 邑里 京邑 骑邑 宫邑 邑侯 邑党 公邑 邑僚 邑族 邑庭 西邑 邑墓 邑收 皇邑 市邑 试邑 忿邑 启邑 邑邑 其它资讯 五 笔KCB 四 角60717 仓 颉RAU 五行土 笔画数7 郑码JYIA 字结构上下结构 部件拆解口、巴 注音ㄧˋ 统一码9091 邑名是什么意思 激起几许莫名的颤动.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尽的源头之水;心里念著的,永远有对母亲的感激,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母爱是如此的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对这些,母亲当然毫无怨言,可对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曾几何时,离家游子盼顾乡林,那嫋嫋的炊烟诱出了饭香,那陈年的老酒回味着辣辛的汗水,或许那是有些苦涩的,更或许带有咸涩的酝酿,泪水渗和著老酒,一番的回味,一轮的回忆,不由得,那句垂言便流到嘴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异恐迟迟归",昔日的尘沦,再续 品邑词语是什么意思? 好像没有‘品邑这个词’,但是有‘邑号’这个词,指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

11、参考:《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

12、” 邑 是什么意思? 邑 拼 音 yì 部 首 邑 笔 画 7 五 行 土 五 笔 KCB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城市,都城:城~。

13、 2.旧指县:~人(同乡的人)。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3、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4、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中穷的意思 文言文中穷的意思是什么

1、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形>走投无路,处境困窘。形>不得志;不显贵。动>穷尽;用尽。动>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2、穷基本字义

(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

(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

(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

(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

(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文言文中欲穷其林的穷的用法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

想探寻那片桃树林到哪里为止。

欲:想要。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其:代词,这(片)。林:桃林

欲穷其林,“穷”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用法为: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与其用法相同.

山穷水尽的“尽”和“穷”在这儿是同义,都是“完”的意思,引申为“尽头”.为形容词.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①走投无路,处境困窘。②不得志;不显贵。③穷尽;用尽。④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穷基本字义

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改变一~二白的面貌。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极为:~凶极恶。~奢极侈。

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讲究。~折腾。~开心。

穷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读音:qióng

①走投无路,处境困窘。

《〈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双急。”

②不得志;不显贵。

《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穷尽;用尽。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④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⑤贫困;贫乏。

《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又】贫困的人。

《赵威后问齐使》:“振困穷,外不足。”

⑥彻底;到头。

《察变》:“实则今兹所见,乃自不可穷诘之变动而来。”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辨】贫,穷。先秦两汉时期,“穷”才指贫穷、贫乏、缺少衣食钱财。



遂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遂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行,往

遂,往也。——《广雅·释诂一》

不能遂。——《易·大壮》

遂贤良。——《礼记·月令》

2、又如:遂行(通行;顺适地进行)

3、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庐山》

王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又如:遂怀(遂愿);遂隐(满足隐遁的愿望);遂初(旧时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本愿)

5、顺利地完成;成功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礼记·月令》

四者无一遂。——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6、又如:遂初(辞官归隐,达到原来的愿望);遂过(促成过失);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遂事(成就事业;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业)

7、推荐或举荐。如:遂贤(荐举贤能之士);遂能(荐举贤能之士);遂良(荐举贤良之士);遂材(荐举才能之士);遂举(进举,进用)

8、通达

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商君书·箅地》

9、又如:遂达(通达)

10、表明。如:遂威(展示威力)

11、生长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淮南子·修务》

12、又如:遂长(生长;成长);遂字(生长,成长)

13、养育。如:遂成(养成;成就);遂生(养生);遂滋(养育;滋养)

14、顺从,如意。如:天遂人愿;遂罪(顺受其罪);遂过(顺成过失;掩饰过失)

15、顺应;符合。如:不遂;遂非(顺着过错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顺应本性)

16、决断

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汉书·冯奉世传》

17、又如:遂事(决断事情);遂疑(决疑)

18、因循,拖拉。如:遂迷不悟(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19、延续。如:遂哀(哀而不止)

20、坠落,往下沉。通“坠”(zhuì)



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引”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读音:yǐn

释义: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造句:

一、围绕着“追星”问题,老师引导大家展开议论,畅所欲言。

二、这节课,我们随着老师的引导鉴赏了诗歌艺术。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日渐走向成熟。

四、导游小姐引导游客参观故宫博物院。

五、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积极引导。

引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 “引”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①;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动;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动;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动;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动;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动;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动;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动;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动;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动;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动;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动;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量;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名;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转)

2. 文言文中的“引”是什么意思

①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3. 【引刀裂织的文言文翻译】

引刀裂织① 孟子少②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⑤,以此戒之⑥.自是⑦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诗文翻译】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4. 引字的古文意思以及例句

引 古代术语。

见载于清施定庵《弈理指归图·凡例》。大致有两种含义:(1)指引回被敌方切断的棋子。

近人徐去疾《围棋入门》:“自远应援围中之子,使其乘机得出曰‘引’。”或相当于现代的“渡”。

(2)即“退”。徐润周《围棋术语图说》:“引,也是引回之意。”

引 yǐn (1) (会意。从弓丨。

(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

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draw a bow]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draw]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stretch]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

――《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

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lead]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remend]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incur] 必亲引问。

――《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hold]。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

指喝酒) (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elect]。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黄婆洞。

――《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resign]。如:引老(告老。

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33) 承认 [recognize] 权引咎责躬。

――《三国志·吴志》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35) 延请 [send 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36) 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 引佩刀。

――《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引文言文翻译

引 yǐn

动词义:

1、会意字。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2、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3、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4、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5、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6、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7、带领 [lead]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8、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9、援引,引用。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0、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11、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12、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13、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14、选用。如引贤:选用贤才。

15、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16、辞职。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17、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18、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19、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20、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以自酌。——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义:

1、引车前行的皮带。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卷首语;序言。

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小引。

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5、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容词义:

1、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词义:

1、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6. “引”在文言文中的解释及例句

(会意。

从弓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2)同本义[draw a bow]引,开弓也。

――东汉·许慎《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3)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4)拉,牵挽 [draw]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引相如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这里时表示友好的动作)。

――《世说新语·方正》(5)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6)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7)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8)伸着 [stretch]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9)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10)牵连;攀供 [involve in]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11)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12)引导 [guide]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13)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14)带领 [lead]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15)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16)引决、自尽 [suicide]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17)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18)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9)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20)荐举 [remend]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21)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22)招致 [incur]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23)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24)执持[hold]。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25)退避[retreat]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资治通鉴》(26)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27)选用 [elect]。

如:引贤(选用贤才)(28)吸引 [attract]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29)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30)辞职 [resign]。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31)举起;竖起 [lift]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32)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33)承认 [recognize]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34)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35)延请 [send for]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36)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几种意思

引:动词义:1、会意字。

从弓从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引,开弓也。——《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等。

2、拉;牵挽。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左右欲引相如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等。

3、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等。4、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等。

5、牵连;攀供。果引张胜。

——《汉书·李广苏建传》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等。6、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

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等。7、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等。

8、引决、自尽。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等。9、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等。

10、荐举。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等。11、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等。

12、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

指喝酒) 等。13、退避 [retreat]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资治通鉴》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等。

14、选用。如:引贤(选用贤才) 等。

15、吸引。引入黄婆洞。

——《广东军务记》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等。16、辞职。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等。

17、举起;竖起。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等。18、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等。

19、延请。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20、取过来;拿出。引佩刀。

——《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名词义:1、引车前行的皮带。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

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

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执引者三百人。

——《周礼·大司徒》2、卷首语;序言。恭疏短引。

——唐·王勃《滕王阁序》又如:小引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

——马融《长笛赋》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等。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等。5、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形容词义:1、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量词义:1、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

1公里=30引总结如下:1、拉弓;开弓。2、延长;延续。

3、伸着(颈项)。4、申,表达。

5、牵引;拉。6、系于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

7、指牵引柩车的绳索。后因称出殡为发引。

8、株连;攀供。9、引导;带领;疏导。

10、征引;援引。11、荐举。

12、抽取;执持;取用。13、收纳,引进。

14、招致。15、逗引;诱引;吸引。

16、收敛;退避。17、正,划定。

18、争。19、承当;自承。

20、引决,自尽。21、传唤罪人。

22、量词。长度单位。

古以十丈为一引。23、量词。

重量单位。宋以后盐或茶运销时以“引”为计量单位,每引规定的斤数,不同时期和地区各不相同。

24、乐曲体裁名,有序奏之意。25、泛指吟唱。

26、文体名。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

8. 文言文中 引 是连接意思的句子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问题一:在文言文中引字是什么意思? ①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问题二:"引"作为文言词汇是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 引 yǐn

〈动〉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draw a bow]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draw]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stretch]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lead]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remend]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incur]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hold]。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elect]。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resign]。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lift]

引其匕首......

问题三: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几种意思 引:

动词义:

1、会意字。从弓从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等。

2、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左右欲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等。

3、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等。

4、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等。

5、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等。

6、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等。

7、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等。

8、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等。

9、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等。

10、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等。

11、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等。

12、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等。

13、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等。

14、选用。如:引贤(选用贤才) 等。

15、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等。

16、辞职。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等。

17、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等。

18、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等。

19、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20、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义: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

问题四:“引”在古文中的所有解释和例句 引 y?n

1.拉弓;开弓。

《周礼?考工记?弓人》:“维体防之,引之中参。”

《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惊风八候》:“引状两手若开弓。”注:“引者,手若开弓。”

2.延长;延续。

《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孔传:“引,长也。”

《後汉书?班固传》:“固又作《典引篇》,述叙汉德。”

李贤注:“典谓《尧典》,引犹续也。”

《南史?梁纪上》:“风之靡草,不足比也,政小引日月耳。”

3.伸着(颈项)。

唐李深《游烂柯山》诗之一:“坐引群峰小,平看万木低。”参见“引领”。

4.申,表达。

元乔吉《扬州梦》楔子:“蔬食薄味,不堪献敬,聊引饯意耳。”

5.牵引;拉。

《礼记?檀弓上》:“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淮南子?务训》:“引之不来,推之不往。”

唐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女萝,引蔓故不长。”

6.系於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

《荀子?王霸》:“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

杨注:“引读为。,引轴之物。结引,谓系於轴所以引车也。”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建二年》:“其後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

胡三省注:“引,与同。”

7.指牵引柩车的绳索。後因称出殡为发引。

《仪礼?既夕礼》:“设披,属引。”

郑玄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曰绋。”

《礼记?檀弓下》:“吊於葬者必执引。”

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三》:“古以车载柩,挽车之索谓之引,亦谓之绋。”

8.株连;攀供。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河南治建,辞引淮南太子及党与。”

《汉书?K建传》:“虞常果引张胜。”

9.引导;带领;疏导。

《诗?大雅?行苇》:“黄T台背,以引以翼。”

孔颖达疏:“使人以礼在前导引之。”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宋曾巩《水利》:“宋人引淠,魏人引河。”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我和二嫂引着安住孩儿,趁熟走一遭去。”

王老九《张老汉卖馀粮》诗:“你引咱娃去讨饭,把你心血没劳干?”

10.徵引;援引。

汉刘向《列女传?代赵夫人》:“袭灭代王,迎取其姊,姊引义理,称说节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至若胤征羲和,陈《正典》之训;P庚诘民,叙迟任之言,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料民》:“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御史王象恒力言非策,引哥舒翰出潼关为戒。”

11.荐举。

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光乃引延年为给事中。”

唐杜甫《暮秋遣兴呈K侍御》诗:“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

12.抽取;执持;取用。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秦王。”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晋潘岳《悼亡诗》:“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13.收纳,引进。

《文选?张衡<西京赋>》:“五都货殖,既迁既引。”

李善注:“迁谓徙之於彼,引谓纳之於此。”

14.招致。

《东观汉记?蔡邕传》:“虹昼见御座庭前,色......

问题五:文言文中引有哪些意思? 文言文中“引”的意思:

①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问题六:引在古文中的意思举的例子是中学学过的 “引”大致有两种含义: (1)指引回被敌方切断的棋子。近人徐去疾《围棋入门》:“自远应援围中之子,使其乘机得出曰‘引’。”或相当于现代的“渡”。

(2)即“退”。徐润周《围棋术语图说》:“引,也是引回之意。”

文言文里面的引有哪些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中引有哪些意思

文言文中“引”的意思:

①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2. 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几种意思

引:动词义:1、会意字。

从弓从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引,开弓也。——《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等。

2、拉;牵挽。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左右欲引相如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等。

3、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等。4、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等。

5、牵连;攀供。果引张胜。

——《汉书·李广苏建传》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等。6、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

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等。7、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等。

8、引决、自尽。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等。9、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等。

10、荐举。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等。11、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等。

12、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

指喝酒) 等。13、退避 [retreat]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资治通鉴》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等。

14、选用。如:引贤(选用贤才) 等。

15、吸引。引入黄婆洞。

——《广东军务记》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等。16、辞职。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等。

17、举起;竖起。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等。18、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等。

19、延请。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20、取过来;拿出。引佩刀。

——《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名词义:1、引车前行的皮带。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

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

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执引者三百人。

——《周礼·大司徒》2、卷首语;序言。恭疏短引。

——唐·王勃《滕王阁序》又如:小引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

——马融《长笛赋》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等。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等。5、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形容词义:1、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量词义:1、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

1公里=30引总结如下:1、拉弓;开弓。2、延长;延续。

3、伸着(颈项)。4、申,表达。

5、牵引;拉。6、系于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

7、指牵引柩车的绳索。后因称出殡为发引。

8、株连;攀供。9、引导;带领;疏导。

10、征引;援引。11、荐举。

12、抽取;执持;取用。13、收纳,引进。

14、招致。15、逗引;诱引;吸引。

16、收敛;退避。17、正,划定。

18、争。19、承当;自承。

20、引决,自尽。21、传唤罪人。

22、量词。长度单位。

古以十丈为一引。23、量词。

重量单位。宋以后盐或茶运销时以“引”为计量单位,每引规定的斤数,不同时期和地区各不相同。

24、乐曲体裁名,有序奏之意。25、泛指吟唱。

26、文体名。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

3. “引”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①;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动;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动;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动;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动;拿;举。《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动;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动;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动;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动;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动;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动;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动;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

⒃;量;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名;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转)

4. 在文言文中引字是什么意思

① 拉开(弓)。

《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② 延长;伸长。

《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③ 拉;牵引。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④ 延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⑤ 带领。

《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⑥ 招出;牵连。

《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⑦ 拿;举。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⑧ 招引;引来。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⑨ 避开;退却。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⑩ 掉转。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⑾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⑿ 伸着。《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⒀ 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⒁ 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⒂ 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

今有“引咎辞职”。⒃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⒄ 序言。

《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5. “引”在文言文中的解释及例句

(会意。

从弓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2)同本义[draw a bow]引,开弓也。

――东汉·许慎《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3)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4)拉,牵挽 [draw]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引相如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这里时表示友好的动作)。

――《世说新语·方正》(5)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6)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7)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8)伸着 [stretch]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9)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10)牵连;攀供 [involve in]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11)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12)引导 [guide]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13)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14)带领 [lead]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15)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16)引决、自尽 [suicide]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17)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18)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9)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20)荐举 [remend]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21)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22)招致 [incur]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23)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24)执持[hold]。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25)退避[retreat]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资治通鉴》(26)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27)选用 [elect]。

如:引贤(选用贤才)(28)吸引 [attract]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29)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30)辞职 [resign]。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31)举起;竖起 [lift]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32)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33)承认 [recognize]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34)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35)延请 [send for]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36)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惊弓之鸟文言文中的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

【原文】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译文】

更羸(léi)与魏王站在高大的台亭之下,抬头看见一只飞鸟.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魏王听了,耸肩一笑:“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解 释】

异日:往时,从前.

京台:高台.

引:拉

孽:病

然则:既然如此.

谓:对。说.

息:痊愈

陨:高处坠落

引:伸展(翅膀),这里意味奋力向上飞.

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恐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这里的“惊弓”是倒装的,其意思是“为弓所惊”) 同“惊弦之鸟”.

7. 文言文中 引 是连接意思的句子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8. 引文言文翻译

引 yǐn

动词义:

1、会意字。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2、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3、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4、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5、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6、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7、带领 [lead]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8、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9、援引,引用。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0、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11、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12、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13、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14、选用。如引贤:选用贤才。

15、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16、辞职。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17、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18、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19、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20、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以自酌。——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义:

1、引车前行的皮带。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卷首语;序言。

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小引。

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5、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容词义:

1、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词义:

1、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做;干。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

2、发明;制造;制作。

《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译文: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

3、作为;当作。

《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译文: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

4、成为;变成。

《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译文: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

5、是。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译文:对于皇宫的内臣和朝廷的外臣一视同仁。

6、治;治理。

《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译文: 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7、写;题。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文: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8、以为;认为。

《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译文:认为 我私下里觉得大王这样做不可取。

9、叫做;称做。

《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译文:国号叫做张大楚国。

10、算作;算是。

《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译文:秦国无礼,并没有施舍给我们好处。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尝的意思文言文

1、没有

尝的意思除了本意品尝外,还有:

2、尝试

尝,试也。——《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3、经历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

在古文中最多的还是作副词“曾经”讲。

4、曾经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意思

一、词义:

1、形声字。本义:思虑,谋划。

虑,谋思也。出自《说文》。

非士无与虑国。出自《墨子亲士》。

弗虑弗图。出自《诗小雅雨无止》。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出自《荀子礼论》。

2、用绳结缀。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出自《庄子逍遥游》。

3、忧虑。

虑人逼取。出自清朝袁枚《黄生借书说》。

将军勿虑。出自《资治通鉴》。

虑患之具。出自苏轼《教战守》。

虑戚吾心。出自清朝袁枚《祭妹文》。

4、审察,讯察。

大理寺掌折狱详刑,凡罪系者五日一虑。出自《唐书百官志》。

二、名词义:

1、思想,意念。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自诸葛亮《出师表》。

衡于虑。出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