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分析_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名单

2023-08-01 00:00:32 作者:提刀杀红眼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 人物分析

1、赵云 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

2、关羽 性格;正气凛然。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

3、张飞 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

4、刘备 性格;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

5、诸葛亮 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6、太史慈 性格;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7、曹操 性格; 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目光敏锐。

8、庞统 性格;敢于冒险,自负,倔强,自信,沉着,丑陋。

9、吕布 性格;有勇无谋,忘恩负义,刚愎自用,莽撞,唯利是视。

10、袁绍 性格;文武双全,多疑,优柔寡断,好谋无断。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名单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名单


刘备是“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

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三国演义的人物评价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

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

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

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

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孙权

字仲谋,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

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

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

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

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5、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扩展资料: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

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刘备:

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

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

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

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孙权:

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周瑜:

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吕布:

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曹操:

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马谡:

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司马懿:

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陆逊:

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姜维:

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魏延:

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

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

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貂蝉糜夫人孙夫人:

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

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

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董卓:

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王允:

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

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杨修:

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

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

袁绍:

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

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他最后彻底失败也是难免的下场。

刘禅:

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

他还只知道放纵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

曹丕:

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鲁肃:

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拓展:三国演义鉴赏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可以“想平常不敢想,为平常不敢为”,一切光怪陆离、虚无荒诞的事情,在小说家的笔下都可以变得合情合理,从这个角度上讲小说是人们梦的寄托。

而另一方面,小说也可以反应现实生活,人类的一切可爱、可笑、可鄙、可怜、可恨的姿态都可以在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小说所涉及的题材也非常的广泛,大到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称斤论两,爱情的美好,理想的陷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挫折都是小说家们灵感的源泉。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东汉桓谭在其所著的《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认为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人物和情节两个基本因素,散见于诸子百家书中的寓言典故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著作已有了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时期: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4)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5)明清时期:小说开始走上了文人独立创作之路,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这一段时间内涌现了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于世。如明代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明董其昌《袁伯应(袁可立子)诗集序》:“二十年来,破觚为圆,浸淫广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说,无一不为帖括用者。”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

《三国演义》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对于里边的人物大家一定就会众说纷纭,有的会说:“曹操足智多谋,而且胆识过人,还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很喜欢他。”;也有人说:“我喜欢刘备,他的仁义天下无人不晓,也因此得卧龙凤雏相助。”;还有很多人喜欢人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还有人喜欢周瑜,因为他能文能武。但是我更喜欢关羽,关羽是一个仗义执言,豪爽,武艺高强,勇敢的人。

关羽,字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称“美髯公”。手拿“冷艳锯”——“青龙偃月刀”,被刘备封为“汉寿侯”。

关羽勇敢的故事很多,在《关云长单刀赴会》一会中,足可体现关于的勇敢,他只带一把扑刀,一个人也不带便去吴国,如中吴国之计,被杀,怎么办?他的勇敢已将顾虑去除了。好友在《关于长刮骨疗毒》中更是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骨头都在发出悉悉声,血接了一盆又一盆,可关公却全无惧色,继续与马良对弈,安然无恙!

关羽武艺十分高强,他过五关斩六将,杀过庞德、颜良、文丑擒过于禁。他斩过无数大将!被评为五虎上将之首。有一次董卓讨伐袁绍,袁绍问刘备和部下们“谁愿意去?”关羽说:“我愿往。”袁绍大骂:“一个弓箭手如何敌得过华雄?”关云长立下了军令状。袁绍为他准备了一杯温酒。关羽长:“回来再喝。”只听外面喊声一片,不一会儿,关羽提着华雄的首级回来了。这时酒还没凉呢。真乃猛将也!

关羽不仅武艺高强,十分勇敢,而且十分仁义,有一次他与黄忠交战时,忽然黄忠马失前蹄,原来因为他马久日不用,懈怠了,关于长见此景,双手拿刀,大喝一声:“回去换马,再与吾交战。”还有一次当曹操逃到华容道时,“仰天长笑”,笑孔明不会用兵,不在此处放些人马,这是一阵大吼乃是关云长,他杀败了魏军,完全可以杀死曹操,可因为他仁义。放了曹操。因此《曹操败走华容道》也成为了一篇名文!

关羽的仁义、勇敢、武艺高强令许多人对他赞赏有加,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崇拜的大英雄。关羽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最敬佩的人物,虽然是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的那些品德还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衡量自己的标尺。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人物更是性格鲜明,我最喜欢的就是——曹操。

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书中的曹操爱才惜才、奸诈多疑、妒才。曹操不杀张辽、留关羽,善待徐庶等做法都显示出了他爱才惜才的性格特点。曹操杀杨修、弥衡等做法都显示了他对才能卓越的人的`不能容。“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概括的写出了曹操奸诈、多疑、妒才的性格特点。不仅这样曹操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观沧海》《短歌行》都显示了曹操的才华横溢,这只是但看曹操一个人,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就一定还知道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他的领导下魏国成了一大强国。

除了曹操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里都展示了他的智慧,鲁迅对他评价就是“多才儿近妖”诸葛亮一生忠心为蜀,“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诠释。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发生发展与被镇压的过程。“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的主旨思想,作者显然是一如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融合了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让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魅力,那么,还在等什么呢?快打看这门书看看吧!

如何解读《三国演义》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如下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三国演义第八回人物分析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吕布和董卓都是好色之徒,司徒王允先规划将养女貂蝉许配吕布个这个有武艺没脑子的蛮夫。然后又让董卓(就是蛮夫他干爹)不经意间看上貂蝉并把她又许给董卓,这样看来就是当爹的强占未来的儿媳妇,然后挑拨他父子心意,再加上旁人丛勇和皇帝圣旨杀反贼董卓。

吕布水到渠成的杀了董卓。“司徒妙算托红裙,不必干戈不必兵.二战虎牢徒吃力,凯歌却奏凤仪亭”凤仪亭之前董卓就知道吕布和貂蝉联系不一般,但没有亲眼逮到,这里就是王允和貂蝉故意让董卓看到吕布和貂蝉

约会

的当地,然后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两头的火都烧到最旺了。

三国演义第八回人物分析

王允~汉朝司徒,巧施连环美人计,使董卓,吕布父子反目成仇。

董卓~阴险狡诈,惑乱朝纲,为人臣不忠。

吕布~勇冠三军,勇武绝伦,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貂蝉~王司徒歌姬,配合司徒巧施美人计。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1、善于用人。仁爱是刘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能忍也是刘备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2、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3、胆小怕事,心机很重。

4、对于能人志士,可以不计前嫌,知人善任。

5、出生市井,但是善于学习,能抓住机遇,适时而生。

6、哭是假象,主要是脸皮厚,心黑。

7、大耳朵,假仁义,装厚道。

8、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主要有这样几个性格特点。一是亲贤爱士,善待人才。二是生性善良,爱民如子。三是待人宽厚,不求全责备。四是偶有权谋颇有心计。

二.人物简介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三国演义》赏析

在创作上,《

三国

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

小说

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三国

演义》赏析,

欢迎

阅读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

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战后,

三国

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当然,《

三国

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

三国

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

三国

演义》,而不是正史《

三国

志》。例如

小说

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

小说

的虚构而已。

三国

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

三国

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清人章学诚说《

三国

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

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

三国

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

心理

,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

三国

演义》的主旨。

二、主题

对这部

小说

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

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

心理

,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1、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2、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3、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4、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5、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6、袁术,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7、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8、汉献帝刘协,汉灵帝的儿子。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公元一九○年至二二 ○年在位。董卓废少帝刘辩后上台,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连环计杀害董卓后,被李劫走。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被曹操迎到许都,成为曹操的傀儡。在位时天下大乱,战火四起。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献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阳公。

9、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一四二年,死于公元二○八年。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武成侯。刘备的同宗兄弟,生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病死后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

10、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刘备(,至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

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袁术,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汉献帝刘协,汉灵帝的儿子。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公元一九○年至二二 ○年在位。董卓废少帝刘辩后上台,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连环计杀害董卓后,被李劫走。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被曹操迎到许都,成为曹操的傀儡。在位时天下大乱,战火四起。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献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阳公。

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一四二年,死于公元二○八年。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武成侯。刘备的同宗兄弟,生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病死后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介绍(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介绍50字)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孙坚、曹操、关羽、张飞、赵云、周瑜、孙权、吕布。

1、刘备

刘备(公元166年—223年,字玄德),蜀汉昭烈皇帝,公元221年—223年在位,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2、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战略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诸葛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制作孔明灯。

3、孙坚xa0xa0

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4、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5、关羽

关羽(字云长),出身低微,因杀人逃跑而偶然结交刘备张飞。智勇双全,万军之中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果断出击曹仁,屯河聚水破襄阳,威震中华,吓得曹操有迁都之议。重情义,千里走单骑,但是性情高傲。

6、张飞

张飞(字翼德),出身地方豪强,按照血缘来看应是一名帅哥,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

7、赵云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坂之战中一人斩杀曹兵1000余人,其中名将斩杀50余人,独战张颌、徐晃,杀得二人心惊胆战落荒而走,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治军严谨,未曾败仗,常胜将军。

8、周瑜

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9、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229年—252年在位。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10、吕布

吕布(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如下:

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

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

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左慈戏奸雄,杀华佗。

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3、孙权。

事迹: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

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

4、关羽。

事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门斩车胄,相约三事,斩颜良诸文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赋会,水淹七军,大意是荆州,败走麦城,灵山显圣。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5、张飞。

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

性格特点: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xa0[1]xa0xa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3、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5、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精彩推荐
图片推荐